古之章第十五
古之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正举所修之境希夷,此章即明能修之智难识。境智相会,所以次之。今就此章,义开三别:第一明能修之人,智德深远。第二强为容貌,令物依修。第三显动寂不殊,故能虚会。
第一明能修之人,智德深远。
古之善为士者。
古,昔也。善者,恶相对也。为者,修学也。前章明执古御今,此章即御今引古,故援昔善修道之士,以轨则学人也。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微妙,是能修之智。玄通,是所修之境。境智相会,能所俱深,不可以心识知,故叹之也。
第二强为容貌,令物依修。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容者,形貌也。独此不可识之圣智,甚堪轨物。方欲引接群品,故于无形之理,而强为修学之容。
豫若冬涉川。
豫,犹豫也。犹豫,怖惧也。言修道行人,惧于世境,如冬涉川冰,心地惶怖,恐陷溺也。此明意业净。
犹若畏四邻。
又畏尘境,如人犯罪慎密,恐畏四邻闾里知闻也。此明口业净。
俨若客。
俨,矜庄貌。《礼记》云:俨若思。言学人应须敛励身心,勿得放纵。犹如宾对主人,不可轻躁。此明身业净。
涣若冰将释。
涣,解散也。如前修学,智惠增明,惑染消散,如彼冬冰之逢春日也。
敦若朴。
敦,淳厚也。朴,素质也。前既三业清净,惑累消除,故能德行淳和,去华归实也。
旷若谷。
尘累斯尽,心灵虚白,故道德宽旷,包容如谷也。
混若浊。
混,合也,和杂也。浊,有为也。虽复心灵洁素,障累久消,而混沌有为之中,与尘浊不异也。
第三显动寂不殊,故能虚会。
浊以静之徐清。
徐,缓也。虽复处有欲之中,同事利物,而在染不染。心恒安静闲放而清虚也。前则虽清而能混浊,此则处浊不废清闲。明动而寂也。
安以动之徐生。
虽复安静,即静而动。虽复应物而动,心恒闲放而生化群品也。明寂而动也。
保此道者,不欲盈。
保,持也。盈,满也。言持此动寂不殊一中道者,不欲住中而盈满也。此遣中也。
夫唯不盈,能敝复成。
独此遣中圣人,于有为敝浊之内,复能慈救苍生,成大功德。此重结成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odejingzhujie/75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成玄英《老子道德经义疏》十四
下一篇: 成玄英《老子道德经义疏》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