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 道德经注解

成玄英《老子道德经义疏》五十七

德玄 2024-12-26 20:35:12

以政章第五十七

以政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体道之人,天下之所尊,故次此章即明应为帝王,以示治化之方。就此章中,义开四别:第一明权实二智,用舍不同。第二明摄化苍生,莫先无事。第三假设疑问,广辩有为。第四援引圣人,显无为之美。

第一明权实二智,用舍不同。

以政治国。

以,用也。政,谓名教法律也。治,辑理也。夫圣人御世,接物随机,运权道以行兵,用实智以治国。此则偃武修文用实之时也。

以奇用兵。

奇,谲诈也。克定祸乱,应须用兵。兵不厌诈,必资奇谲。此则偃文修武用权之世也。

第二明摄化苍生,莫先无事。

以无事取天下。

文武之道,应物随时。譬彼蘧庐,方兹刍狗,执而不遣,更增其弊。未若无为无事,凝神姑射之中,不武不文,垂拱庙堂之上。以斯化物,物无疵疠。用此治民,民歌击壤。摄取之妙,其在兹乎?

第三假设疑问,广辩有为。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以此。

教主假设云:我何以知摄化天下,必须无事乎?用此。下文观之则知之也。

0979.jpg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忌讳,犹禁制也。刑法严酷,罹罪者众,民不安业,所以弥贫。治身者不能率性任真,而笃于禁忌,内无道德,故弥贫也。此一句解以政。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利器,干戈也。滋,甚也。昏乱之世,不崇文德,唯事戈矛,伤害既多,荒乱日甚。治身者锐情贪欲,心丧神昏。此一句解用兵也。

民多知巧,奇物滋起。

知巧谓机心也。奇物谓战具也。言在上好武,下必顺之,故各起异端,竞献知巧,野战攻城,机械非一,多呈奇物,以取洪勋。治身者,多知巧诈,贪取前境,分别之心,日益其弊。此一句重释用兵。

法物滋彰,盗贼多有。

法物犹法令。言刑名彰着,法令滋繁,有布凝脂,无开三面,不堪苛虐,逃窜者多,因生滥窃,盗贼斯起。所谓政之愈巧,避之愈密。此一句重释以政。

第四援引圣人,显无为之美。

故圣人云:我无为民自化。

主上虚淡无为,下民自化,改恶从善。老君自是圣人,撝谦托诸他圣。故《庄子》云寓言十九也。

我无事民自富。

心既无为,迹又无事,四民各业,六合同欢,轻徭薄赋,不富何为?

我好静民自正。

在上好静,不扰于民,民禀淳风,自归正道。

我无欲民自朴。

君上寡欲少私,清廉洁素,则百姓知足守分,归于淳朴也。自圣人以下数句,并释无事取天下之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odejingzhujie/76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