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损伤--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肝病的诊断要点
1.诊断要点
(1)根据毒物接触史(职业性或非职业性)、现场调查、流行病学史及生物监测等获得病因学资料。
(2)综合分析症状、体征、肝功能试验以及其他必要的检查,获得急性肝脏疾病的依据。
(3)从以下三方面探讨肝脏疾病是否由毒物所致。
(4)接触毒物时间、方式和发病情况。
(5)中毒品种的毒作用和临床表现。
(6)可能吸收的剂量和严重程度。
如以上三点基本相符,诊断可初步明确,应做好鉴别诊断。如有不符之点,可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检查及做好动态观察,以期明确诊断。
2.鉴别诊断要点
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急性肝脏疾病,重点是急性病毒性肝炎及急性药物性肝病。
与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鉴别要点:急性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原输血后非甲非乙型)、丁型肝炎及戊型肝炎(原流行性或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五型。
病毒性肝炎要根据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作出诊断。其中血清学标志是一项重要的指标,要正确理解及应用之。不应以单项指标来判定,目前订出病理组织学诊断标准,必要时可做肝脏活检。
与急性药物性肝病的鉴别诊断要点:根据用药史,结合临床表现及停药后一般恢复较快等特点,诊断一般不困难。误诊、漏诊多因未询问用药史所致。
注意事项:
(1) 临床上常将急性中毒性肝病误诊为急性病毒性肝炎,在接触化学毒物机会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应高度警惕。
(2) 要重视两种病因(毒物与病毒、药物与病毒等)交叉的情况,不能一旦出现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标志某项阳性,即摒除中毒性肝病或药物性肝病的可能。要强调全面了解情况,综合分析,动态观察,才能提高诊断质量,达到及时治疗的目的。
二甲基甲酰胺详细资料大全
二甲基甲酰胺(DMF)是一种透明液体,能和水及大部分有机溶剂互溶。它是化学反应的常用溶剂。纯二甲基甲酰胺是有特殊臭味,工业级或变质的二甲基甲酰胺则有鱼腥味,因其含有二甲基胺的不纯物。名称来源是由于它是甲酰胺(甲酸的酰胺)的二甲基取代物,而两个甲基都位于N(氮)原子上。二甲基甲酰胺是高沸点的极性(亲水性)非质子性溶剂,能促进SN2反应机理的进行。 二甲基甲酰胺是利用甲酸甲酯和二甲基胺制造的。二甲基甲酰胺在强碱如氢氧化钠或强酸如盐酸或硫酸的存在下是不稳定的(尤其在高温下),并水解为甲酸与二甲基胺。HCON(CH3)2+H2O → (CH3)2NH+HCOOH。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二甲基甲酰胺在2A类致癌物清单中。
基本介绍 中文名 :N,N-二甲基甲酰胺 英文名 :N,N-Dimethylformamide 别称 :DMF 化学式 :C3H7NO 分子量 :73.10 CAS登录号 :68-12-2 熔点 :?60.5℃ 沸点 :152.8℃ 水溶性 :与水互溶 密度 :0.948 g/mL 外观 :无色液体 闪点 :58℃ 套用 :用作分析试剂和乙烯树脂、乙炔的溶剂等 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安全术语,风险术语,主要用途,产品信息,消防措施,储运须知,泄漏处理,接触机会,毒作用机制,侵入途径,临床表现,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处理,治疗要点,注意事项,标准,事故案例,对环境的影响,应急处理方法,泄漏应急处理,防护措施,急救措施, 性质
物理性质
理化性质:无色、淡的氨气味的液体。分子式C 3 H 7 NO,分子量73.10,相对密度0.9445(25℃),熔点-61℃,沸点152.8℃,闪点57.78℃。蒸气密度2.51,蒸气压0.49kpa(3.7mmHg 25℃),自燃点445℃。折射率1.42817,溶解度参数δ=12.1。蒸汽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2.2-15.2 %。与水和通常有机溶剂混溶,与石油醚混合分层。遇明火、高热可引起燃烧爆炸。能与浓硫酸、发烟硝酸剧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 主要用作工业溶剂,医药工业上用于生产维生素、激素,也用于制造杀虫剂。
化学性质
【外观性质】无色液体,有微弱的特殊臭味。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熔点 】-61℃ 【比旋光度 】0.94° 【沸点 】152.8 °C(lit.) 【密度 】0.948 g/mL at 20℃ 【蒸气密度】2.5 (vs air) 【蒸气压】2.7 mm Hg ( 20℃) 【折射率 】n20/D 1.430(lit.) 【闪点 】58℃ (136℉) 【储存条件 】Store at RT. 【水溶解性 】soluble 【敏感性 】Hygroscopic 【Merck 】14,3243 【BRN 】605365 安全术语 In case of a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Avoid exposure - obtain special instructions before use. 避免接触,使用前须获得特别指示说明。 风险术语 Harmful by inhalation and in contact with skin. 吸入及皮肤接触有害。 Irritating to eyes. *** 眼睛。 May cause harm to the unborn child. 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 主要用途 【用途一】用作分析试剂和乙烯树脂、乙炔的溶剂。 【用途二】是优良的有机溶剂,用作聚氨酯、聚丙烯腈、聚氯乙烯的溶剂,亦用作萃取剂、医药和农药杀虫脒的原料。 【用途三】二甲基甲酰胺既是一种用途极广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种用途很广的优良溶剂。可用于聚丙烯腈纤维等合成纤维的湿纺丝、聚氨酯的合成;用于塑胶制膜;也可作去除油漆的脱漆剂;它还能溶解某些低溶解度的颜料,使颜料带有染料的特点。二甲基甲酰胺可用于芳烃抽提以及用于从碳四馏分中分离回收丁二烯和从碳五馏分中分离回收异戊二烯,还可用作从石蜡中分离非烃成分的有效试剂。它对间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的溶解性有良好的选择性:间苯二甲酸在二甲基甲酰胺中的溶解度大于对苯二甲酸,在二甲基甲酰胺中进行溶剂萃取或部分结晶,可将两者分离。在石油化学工业中,二甲基甲酰胺可作为气体吸收剂,用来分离和精制气体。在有机反应中,二甲基甲酰胺不但广泛用作反应的溶剂,也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农药工业中可用来生产杀虫脒;医药工业中可用于合成磺胺嘧啶、强力霉素、可的松、维生素B6、碘苷、驱蛲净、噻嘧啶、N-甲酰溶肉瘤素、抗瘤氨酸、甲氧芳芥、卞氮芥、环己亚硝脲、呋氟脲嘧啶、止血环酸、倍分美松、甲地孕酮、胆维他、扑尔敏等等。二甲基甲酰胺在加氢、脱氢、脱水和脱卤化氢的反应中具有催化作用,使反应温度降低,产品纯度提高。 【用途四】非水溶液滴定用试剂,乙烯树脂和乙炔的溶剂,有机合成,光度测定,气相色谱固定液(最高使用温度50℃,溶剂为甲醇),分离分析C2-C5烃,并能分离正、异丁烯-[1]及顺、反丁烯-[2]。农药残留量分析。有机合成。肽的合成。照相工业用。 产品信息 上游原料:甲醇-->氨-->甲醇钠-->甲酸-->二甲胺-->一氧化碳-->三氯乙醛-->甲酸甲酯-->氢酸-->5-甲基呋喃醛 下游产品:5-吲哚甲醛-->4-(1H-咪唑-1-基)苯甲酸-->1-(2,4-二甲基喹啉-3-基)乙酮盐酸盐-->1-(1-甲基哌啶-4-基)哌嗪-->1,3-苯并二氧-4-甲醛-->4-氨基-6-氯-5-醛基嘧啶-->3,4-噻吩二羧酸-->4,6-二氯-5-嘧啶甲醛-->2,4-二甲基喹啉-3-羧酸乙酯-->乙嘧替氟-->N-乙基-2-氨甲基吡咯烷-->头孢咪唑-->奥替尼啶-->4-甲基-2-(1H-吡唑-2-基)喹啉-->1-[(4-甲基苯基)磺酰]-1H-吲哚-3-甲醛-->3,5-二氟苯乙酸-->2-氰基-5-甲基吡啶-->1-甲基-3-氨基-吡唑并[3,4-B]吡啶-->4-乙酰胺基-3-硝基苯甲酸-->拉贝洛尔-->一类新的液晶聚合物-->5-硝基-2-羟基-3-氯吡啶-->吡啶-2-甲酰氯盐酸盐-->4-(N,N-二甲基氨基)-2-氯嘧啶-->甲基泼尼松龙乙丙酸酯-->1-(3-吡啶基)-3-(二甲氨基)-2-丙烯-1-酮-->2,2-联噻吩-5-乙醛-->常山酮-->依托咪酯-->奥普力农-->联苯双酯 消防措施 用雾状水、干粉、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和砂土灭火。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储运须知
包装标志:易燃液体。包装方法:(Ⅲ)类。玻璃瓶外木箱,内衬不燃材料或铝桶、镀锌铁桶。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与卤代烃、硝酸盐和硝酸酯、甲烷二异氰酸酯、四氯化碳、三氧化二磷、三乙基铝、氧化剂和酸类隔离储运。搬运时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整。
泄漏处理
首先切断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用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接触机会
主要用作萃取乙炔和制造聚丙烯腈纤维的溶剂,亦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制药、石油提炼和树脂等工业。在以上工作岗位可因接触DMF蒸汽而中毒。急性中毒发生原因多数由于生产故障,设备漏裂,或在检修设备时,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大量接触毒物所致,中毒常是吸入和皮肤吸收并存,且以皮肤吸收为主。 其他中毒情况少见,但有口服以及将该品 *** 作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而引起严重中毒的病例。 毒作用机制 DMF的毒性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现在认为与其体内代谢过程有关。DMF其甲基烃基化,生成N-甲基-甲醇酰胺(HMMF),HMMF部分脱羟甲基分解成甲基甲酰胺(NMF)和甲醛,NMF还可羟基化,然后再分解成甲酰胺 (F),还有少部分DMF以原形从尿中排出。实验表明,NMF毒性强于DMF及HMMF。NMF或HMMF生成N-甲基氨基甲酰半胱氨酸(AMCC)过程中的活性中间产物(可能是异氰酸甲酯),具有亲电性,可以与蛋白质、DNA、RNA等大分子的亲核中心共价结合,造成机体肝肾器官损伤。 侵入途径 可经呼吸道、皮肤及消化道吸收。 毒理学简介 大鼠经口LD50:2800 mg/kg;吸入LC50:5000 ppm/6H。小鼠经口LD50:3700 mg/kg;吸入LC50:9400 mg/m3/2H。兔经皮LD50:4720 mg/kg。 毒物经各种途径吸收后,主要经肝内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进行脱甲基化作用,脱去一个甲基,代谢产物为一甲基甲酰胺和甲酰胺,代谢迅速,甲酰胺在血中滞留稍长,进而代谢为甲酸和氨排出,部分二甲基甲酰胺以原形物从尿和呼气排出。人每天吸入DMF浓度为63mg/m^3·4h,共5天,停止接触4小时,血中DMF已不能检出,吸入浓度为30mg/m^3,24小时代谢物的排出量占总量的61-86%;吸入浓度为60mg/m^3,24小时尿中的一甲基甲酰胺排出量不超过30mg,48小时内已不能检出;浓度为27mg/m^3,吸入5天,24小时尿中一甲基甲酰胺量为25mg左右,从而提出24小时尿中一甲基甲酰胺超过60mg,提示接触DMF浓度已超过60mg/m^3,故认为尿中一甲基甲酰胺可作为接触DMF的一个监测指标。 对眼、皮肤和呼吸道有 *** 作用。 侵入机体后,主要由肝内代谢,排泄较快,主要靶器官为肝脏,肾脏也有一定损害,属中等毒性。 临床表现 呼吸道吸入后一般经6-12小时左右后发生急性中毒; 皮肤侵入,潜伏期可较长,也有在皮肤灼伤基本愈合后再出现中毒的报导。亚急性中毒病例,自接触至发病为2-4周时间。
临床特点
*** 症状:DMF蒸气可引起眼、上呼吸道轻、中度 *** 症状。 皮肤:污染皮肤可致轻、重不等的灼伤,皮肤起皱,肤色发白,伴有灼痛感,严重者可使皮肤胀肿,剧烈灼痛。 眼:污染眼引起灼痛、流泪、结膜充血; 严重者可引起角膜坏死。 胃肠道症状:患者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便秘等,少数病例有中上腹痛。 肝脏:急性中毒时肝脏损害常较为突出,患者有明显乏力,右上腹胀痛,不适,出现黄疸,肝脏逐渐肿大,有压痛,常规肝功能检查示异常,其中血清转氨酶升高较明显。病变一般不严重,经治疗可逐步减轻,数周内病情可完全恢复。 严重急性中毒:表现为重症中毒性肝病,职业性中毒为少见,接触高浓度,尤其是皮肤污染严重,未及时彻底洗清者,应警惕发生严重中毒。 生活性中毒:曾有原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以DMF *** ,作为治疗药物而引起肝病,病情呈进行性加剧,类似亚急性肝坏死型肝炎,2周内出现肝昏迷,预后凶险。 特殊危险者:原患有各种原因的肝脏疾病者,对DMF较为敏感。
诊断
临床表现:首先出现胃肠系统症状,以后有中毒性肝病的表现。 生物学检测:血中测二甲基甲酰胺或尿中测一甲基甲酰胺,作为吸收该品的指标。 肝功能试验异常,可作为肝脏有病变的指标。 综合分析现场、临床特点,诊断一般不困难,当一群体陆续发生肝脏疾病时,应做现场调查及流行病学调查,以作出正确的诊断。
鉴别诊断
主要与急性病毒性肝炎相鉴别,常有将该品引起的中毒性肝病误诊为病毒性肝炎,在早期更应引起注意。鉴别诊断要点是重视询问接触毒物史,现场调查,密切观察病情进展,以及正确评价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的诊断意义等。 此外要和药物性肝病相鉴别。
处理
该品尚无特效解毒剂。 皮肤污染时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如皮肤有灼伤,参见<化学性皮肤灼伤的治疗>;。 眼污染时用清水彻底冲洗,必要时请眼科检查。 口服毒物必须彻底洗胃。 治疗要点 重点针对中毒性肝病:a.卧床休息。b.清淡、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c.给予维生素B族。d.葡萄糖液注射。e.选择一、二种常用的治疗药物如酵母片、肝泰乐、肝乐、维C肝、胆碱等。f.较重者可用糖皮质激素,一般用地塞米松20~60mg/天,分次肌注,用药不超过一周,逐步减量。需特别注意副作用,尤其是胃肠道出血。 其他对症、支持治疗。中医辨证论治。参见<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肝病的治疗>。
注意事项
1. 可在皮肤灼伤愈合后出现肝脏病变的表现,故在早期即应注意,给予必要的治疗,如用维生素B族、C、葡萄糖等,应严密观察,有无迟发性肝病的发生。 2. 小工厂中套用该品,不了解其毒性,也不注意防护,故发生急性中毒的报导较前增加,卫生部门,应加强宣教,将本样品引起的中毒表现,向内科医师、传染病医师介绍,以提高早期诊断治疗的质量。
标准
车间空气卫生标准:中国MAC 10 mg/m^3。美国ACGIH TLV-TWA 30 mg/m3 (10ppm)(皮肤) 危规:GB3.3类33627。UN NO.2265。IMDG CODE 3132-2页,3.3类。 事故案例 据香港《大公报》报导:广州先艺制衣厂于1999年初发生两起由布料中所含的化学物二甲基甲酰胺导致中毒的事件。其毒源来自浙江的一批布料。广州海珠区正采取措施堵截有毒布料。先艺制衣厂发生六十一人集体中毒事件后,广东省中毒急救中心从多名重症中毒者的血液和尿中查出二甲基甲酰胺的代谢产物,由此判断为二甲基甲酰胺急性中毒,并对十多位症状较重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据厂方反映,布料一打开,工人们就闻到一股刺鼻的异味。当于下午四时开工到晚上十二时,开始有多人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经查,这十六名员工均为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据悉,病例众多、症状明显的二甲基甲酰胺中毒,在广东省尚属首次。有关人士认为,有毒布料在过去亦是较为罕见,可在广州却连续发现,原因是时下有的厂家用二甲基甲酰胺进行布料的表面处理,按生产工艺,那些处理过的布料应有烘干的工序,使布料上的二甲基甲酰胺挥发。不过,有些厂家为了省钱而省去了该道工序。 参考文献 [1]Smyth HF,et al. The inhalation toxicity of dimethylformamide. J Ind Hyg 1948; 30:63. [2]Claytan JW,et al. Am Ind Hyg Assoc J 1983; 24:144. [3]庞玉太,等. 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2例报告.劳动卫生与环境医学 1980; 315:124. [4]化学事故技术援助数据系统 对环境的影响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主要有眼和上呼吸道 *** 症状、头痛、焦虑、恶心、呕吐、腹痛、便秘等。肝损害一般在中毒数日后出现,肝脏肿大,肝区痛,可出现黄疸。经皮肤吸收中毒者,皮肤出现水泡、水肿、粘糙,局部麻木、瘙痒、灼痛。 慢性影响:有皮肤、黏膜 *** ,神经衰弱综合征,血压偏低。尚有恶心、呕吐、胸闷、食欲不振、胃痛、便秘及肝功能变化。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2800mg/kg(大鼠经口);4720mg/kg(兔经皮);LC50:94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人吸入30-60ppm,消化道症状,肝功可异常,有黄疸,尿胆原增加,蛋白尿;人吸入10-20ppm(有时30ppm),头痛,食欲不振,恶心,肝功和心电图正常。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2500mg/m3,6小时/天,5天,80%死亡,肝肺有病变;人吸入5.1-49mg/m3×3年,神衰症候群,血压偏低,肝功能变化。 危险特性:易燃,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能与浓硫酸、发烟硝酸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与卤化物(如四氯化碳)能发生剧烈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气体检测管法 气体速测管(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4. 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作业环境空气中有毒物质检测方法》 色谱/质谱法《水和有害废物的监测分析方法》周文敏等编译 5. 环境标准: 中国(TJ36-70)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0mg/m 3 [皮] 前苏联(1975) 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最大允许浓度 0.03mg/m 3 (最大值、昼夜均值)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10mg/L 嗅觉阈浓度 0.14mg/m 3 应急处理方法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废料溶于易燃溶剂后,再焚烧。焚烧炉排出的气体要通过碱洗涤器除去有害成分,从纤维沉降槽和聚氯乙烯反应器的洁净溶剂中回收N,N-二甲基甲酰胺。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化学防护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菸。工作毕,淋浴更衣。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上风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怎样自测肝毒?肝毒多会有什么表现?
肝毒堆积的4个表现:
1、指甲问题
中医认为,肝脏主筋,而指甲是筋膜的一部分,当有毒素在肝脏中积聚过多时,指甲上会有明显的信号,如指甲凹凸不平、指甲颜色发黄、指甲太软等。
2、乳腺增生
乳房属于肝脏路线上的堡垒,一旦肝脏中毒素太多,就会产生乳腺增生,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特别是当月经血即将排出时,疼痛感会更加明显。所以,女性必须要注意,当月经前乳房胀痛得厉害,不妨考虑给肝排一下毒看看。
3、脸颊两侧长出痘痘
肝毒堆积,脸上的一个明显表现是长痘痘,主要在太阳穴和脸颊两边,同时月经来临时,下腹部会出现痛经的情况。这是因为脸颊和小腹都是肝经和胆经的一部分,一旦肝脏排毒不顺畅,这些部位都会有明显的表现。
4、情绪低落
肝脏是调节体内情绪的主要器官。一旦肝脏中积有太多毒素,气体的运作就会受影响,肝郁结情绪上会有明显体现,有时无缘无故就变得情绪低落和抑郁。这时要高度怀疑是不是肝毒堆积了。
肝积毒,如何给肝排毒呢?
排肝毒,中医上推荐2个方法,主要是通过按揉穴位和食疗的方式,就可以轻松把肝毒排出体外。
⑴中药食材排肝毒
药食同源性食材养肝,在中医上应用非常广,像葛根、决明子、枸杞、荞麦等就是比较常用的养肝食材,葛根可解诸毒;枸杞提高肝脏耐受性;荞麦增强肝脏解毒功能;决明子明目清肝火。对于肝积毒的情况,中医上一般建议直接喝这些食材搭配发酵的仰甘决明子发酵液,每天坚持饮用,可促进代谢,帮助排出肝毒,进而养肝护肝,预防肝病。
⑵胆俞穴
按摩胆俞穴,可清热化湿、疏肝利胆,帮助排除肝胆里面的毒素,帮助改善肝毒堆积所引起的色斑及脸色发黄等肌肤问题。
要想知道怎样自测“肝毒”,我们首先得知道“肝毒”是什么。这里面,可能涉及到一些中医和西医的概念。今天,龙医生不去讨论“肝毒”科不科学,想从“自测”的角度探讨怎样知道自己的肝脏是不是有问题。
自测,就是自我评测,引申为自我发现和自我判断,等等。一般人一谈到毒,首先会想到有毒的物质,包括食物、药物和生物,以及其他的一些化学物质。
除了生物“毒”比较特殊之外,其他的一些物质,都可能会跟人体不断接触,或者是皮肤、呼吸道接触,也有可能是主动吃进去的。
肝脏跟这些有“毒”东西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最大的相关之处,在于肝脏是一个具有解毒作用的器官,必须不断地和他们“打交道”。
除了解毒作用,肝脏还具有合成、代谢、分解、内分泌等多种功能,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也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肝脏的这些功能和解毒功能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指这个意思。
病毒 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属于法定的传染病,分为甲肝、乙肝、丙肝、戊肝和丁肝等五种肝炎。这些都是由相应的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肝脏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检测病毒很简单,主要做的检查有甲肝抗体、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和丁肝抗体,部分病毒还可以检测病毒的核酸,有的是检测RNA,有的是检测DNA。通过这些检测,就能够知道我们是否患有这些肝炎。
毒物 毒物和药物,或者其他的进入人体的物质都可能会导致肝损害。但有些物质对甲患者能够造成肝炎的,对乙患者却不能导致肝炎,这其实跟多种因素有关系。
有两种作用方式的中毒性肝炎。一种跟摄入的剂量有关系,随着剂量的增加,这些物质才更容易伤害肝细胞,通常在48小时内发病,表现为肝脏里面的终末肝小静脉周围坏死(如感冒药中常见的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微小囊泡状脂肪变性(比如四环素)。
另外一种毒物和药物导致的肝炎,具有个体差异。也就是说,毒性的剂量和发病时间每个人并不一致,可能只有少数人才会出现。这些毒物引起的肝损害,通常伴有发热、皮疹、关节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表现。
比如,在抗结核治疗的过程中,有些人吃异烟肼没问题,有些人却可能发生严重的肝损害。还有一些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等等,也是个别人会有肝损害的表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
中药和中成药也是这样,有些人一直在吃中药,却没有出现肝损害,而有些人可能会逐渐发生累计的肝损害,甚至有些人会发生暴发性的肝炎,也就是急性肝衰竭。
肝毒多的表现 肝脏遭受损害之后,出现的表现有时候比较隐匿,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消化道的问题。比如,最常出现的表现是恶心、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等,很多人认为是胃肠炎。
由于肝脏损害是一种系统性疾病,所以会导致人乏力,其疲劳在劳累后感觉尤其明显。有的人会出现肌肉酸痛、疼痛、做事没有力气,甚至会出现发热等表现,常被误认为是劳累过度或者感冒了。
因为有这些症状,在检测的时候,如果怀疑是肝脏有问题,需要查肝功能。部分人的肝功能可能完全正常。 但如果肝脏本身就有问题的话,肝功能总是会有一些问题的,其中以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等酶 的异常为最明显。
如果是肝脏的肿瘤,则需要做影像学和肿瘤标志物的检查。肿瘤标志物的检查甲胎蛋白及其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等等,影像学检查包括彩超、CT、磁共振和肝瞬时弹性成像等等。
龙医生的温馨提醒 所谓的肝毒,其实这个说法严格上是错误的,不是肝能够产生毒素,而是肝脏的解毒功能差,使一些毒物在体内蓄积,或者某些毒物直接对肝细胞造成的损害而导致的。
完全没有依据,盲目的吃所谓的肝脏解毒药,或者解肝毒的药物,特别是胡乱地吃一些中成药,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反而可能是伤害肝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其实很多人关注这个,是在关注肝脏如何保健。这其实很简单,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不要熬夜,不要喝酒,少吃熏制、霉变、烧烤或者油腻比较重的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态就够了。非要解所谓的“肝毒”,那就多喝绿茶吧!
我是@龙大夫的肝病课堂 ,一位感染科医生。看肝病,聊感染,答疑、解惑,科普医学知识,在匆忙的临床工作中,体会温暖文字的力量!
肝毒一般就是因为肝脏受损导致,因此要学会分辨肝脏受损有哪些症状表现,了解清楚了相关症状才能及时做好预防措施,以免病情持续发展。
1、消化功能减退
如果肝脏不好就会表现为食欲减退,呕吐、恶心、腹痛等症状,因为肝脏受损后胆汁的功能会下降,导致消化道症状出现。
2、脂肪肝
因肝脏可能合成脂蛋白,如果肝脏受损就会堆积多余的脂肪,导致脂肪肝。
3、黄疸
肝脏的胆红素会通过大便、肾脏排出,如果肝脏受损,肝脏胆红素的功能会下降,导致胆红素堆积,导致黄疸的情况。
4、局部出血
肝脏能合成凝血因子,如果功能下降,遭受破坏,会导致牙龈、皮肤、鼻腔等出血的情况。
5、营养不良
缺乏蛋白质会导致营养不良的情况出现,遭受局部水肿。
特别是这些人群一定要警惕肝毒,比如酗酒、睡眠不规律、熬夜、长期抽烟、脾气差、暴饮暴食、喜爱宵夜等人群。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代谢器官,素有“将军之官”之称。
但是近些年来,很多人工作压力、不规律的作息、饮食不当甚至暴饮暴食,
都在导致肝脏的解毒压力增大,甚至出现肝毒堆积的情况。
那么怎么知道是否有肝毒呢?其实肝毒太多,身体会有6个异常表现! 1、口干、口臭以及口苦
患者在发病之后因为消化不良就会导致出现口干、口臭和口苦等症状,
肝气不顺会导致毒气在身体内堆积,
时间久了之后就会损伤肝脏,也会发生很多的病变。
长时间的口臭、口苦没有消除也需要确诊是不是肝脏疾病。
2、出现粉刺、色斑
当肝内毒素,进一步堆积,便会造成激素失衡、内分泌失调。
此时,便会出现顽固性痤疮,甚至粉刺丛生。
而毒素越来越多,导致气血失去流动能力,会向下陷,凝结成瘀血。
此时,则容易形成色斑,尤其是黄褐斑等。
3、容易过敏,皮肤瘙痒
如果身体突然出现过敏的症状,很可能是肝脏藏毒太多,肝脏会产生抵御过敏原的抗体。但是当肝脏有毒素,开始“罢工”时,身体对于一些过敏原的抵抗能力就会减弱,当太多的组胺较长的一段时间积聚在身体内,就会有过敏症状,如瘙痒。
4、出汗过多、体味过重
肝脏排毒功能降低,因为肝脏是我们身体中很大的一个器官,它很容易把热量传递给身体的其他部分,于是我们的身体就会试图通过过度出汗来冷却自己,并且会导致体味过重。
5、消化功能减退
如果肝功能不好,会有很多病人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我们的肝脏可以合成胆汁,而胆汁可以促进消化,肝脏受损后合成胆汁的能力下降,所以可以造成消化道症状。
6、局部出血
我们的肝脏可以合成凝血因子,它们主要得任务就是负责止血、防止出血,而肝脏功能下降的时候,这些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能造成鼻腔、牙龈、皮肤等的出血。
4个习惯最容易积累肝毒,为了肝脏 健康 ,尽量避免! 1、喝酒
大家都知道喝酒会伤身,而且经常喝酒会导致肝损伤。而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因为工作的需要而经常喝酒应酬,但是谢谢容易导致脂肪浸润,肝细胞变性以及肝功能异常。因此,想要预防肝病,必须要戒酒或者少量喝酒。
2、经常劳累
经常出差的人三餐容易不对时,而且又因为旅途的劳累而导致免疫力下降,这样就很容易病从口入。而这种时候最容易让肝炎病毒侵入,引起急性肝炎。
3、缺乏运动
经常运动的人身体抵抗力比较好,不容易生病。而如果平时缺乏运动,就没有办法消耗体内多余的营养,久而久之就会堆积形成脂肪肝。
4、经常熬夜
熬夜是现在很多人经常做的一个事情,而经常熬夜会很严重的伤害着肝脏。长期的熬夜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也容易一些慢性疾病。
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排肝毒呢?做好4点: 1、补充水分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体内毒素几乎都需要经过肝脏的代谢,排出体外,而这个排毒过程需要大量的水才能顺利进行。水分不够体内毒素不容易被稀释,容易滞留在体内。及时的补充水分,帮助排出身体的毒素,减轻对肝脏的负担。
2、适当补充硒元素
硒是人体免疫力的调节剂,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可以快速改善因为肝脏问题出现的多种症状,清除体内病毒,增加食欲,缓解面色晦暗等症状。
补硒可以选择富硒绿茶—— 紫阳毛尖 。优势是,平均含硒0.6530ppM,最高值为3.8536ppM,比我国非富硒地区茶叶平均含硒量(0.1158ppM)高5.5倍,另外是国内外少有的地标认证的富硒农产品,能满足日常补硒需求。
另外绿茶中含有茶多酚、脂多糖、咖啡碱和茶氨酸,这些物质能抗血凝、助消化、降低血液粘稠度和消脂,从而减轻肝脏的负担,以起到护肝的作用。而且,经常喝绿茶能预防脂肪肝。
3、充足的睡眠
肝脏要 健康 离不开充足的睡眠时间,晚上11点到凌晨3点血液会流经肝脏、胆,此时身体应该处于完全的休息状态,肝脏的代谢和修复才能顺利的进行。
4、保持锻炼
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同样可以达到养肝护肝的作用,以全身性低强度的动态运动为最佳,例如慢跑、快步走、骑单车、爬楼梯、打羽毛球、跳舞、游泳、太极等,每天运动时间不要太长,30分钟为宜。
看这个问题就知道是被洗脑宣传的人发的问题,原因就是肝没有什么毒,也没有什么肝毒存在,只有肝中毒,和肝受到了损害,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是消化酶合成的地方,也是物质进入体内后消化酶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分解的地方,有解毒的功能,有分解食物从高分子到低分子易吸收的功能.所以当肝脏出现了问题受到了伤害,比如长期吃油腻,喝酒,和房劳等会伤到肝,受到各种病毒感染也会伤到感,以及各种有肝毒性的物质进入肝也会损伤到肝像黄曲霉这些.
但是现在有一些商业上的运作,其实都不算是商业了因为这些组织和人都不是正常的生意人,也没有合法的身份和资质,就一天宣传什么有肝毒,肾毒,什么毒都有真是五毒俱全,然后让人排毒,不然就会怎么样,目的就是卖一些三无产品,你要是不买就说有多严重,你要是买了用了不用了,就说不行这样就怎么样会死人的,总之就是不断的骗人买单不断的买,你再不买,就说知道你的信息所在地就要来找你了,逼着你买,
所以面对这样的销售从一开始就不要上当,肝没有什么毒,是人体消化器官,只有肝中毒的份没有什么肝毒,所以谁在给你说什么肝毒,就远离这些人,就算他是你的熟人也要远离因为说明这样的人层面太低,低到正在上当还为虎作伥的一个状态非善类.一个不存在的事再来问表现就是错上加错了,因为这件事从开始就不是知识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37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布氏杆菌病有哪些诊断要点(布氏杆菌病···
下一篇:
心肌病的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