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白内障,由于其病因未明,所以对它的预防一直是医学家们不断探索的问题。
近年来,学者们研究发现了一些有效的预防办法:预防脱水人体在发生脱水的情况下,体内液体正常代谢紊乱,就会产生一些异常的化学物质,损害晶状体,导致白内障发生,而对已有白内障的患者,脱水可使病情加剧。因此,一旦遇到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呕吐,或在高温条件下大量出汗,都应及时补充液体,一般情况下,只需喝白开水、茶水即可。
戴深色眼镜受太阳紫外线照射时间愈长,患白内障的可能性越大。研究指出,外出时戴深色眼镜,可使眼睛受到紫外线照射减少。60岁以后视力下降的老年人,如戴上黄褐色太阳镜,就可防止视力进一步减退和预防白内障的发生。
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人眼中维生素C的含量大约比血液中高出30倍。随着年龄增长,营养吸收功能与代谢机能逐渐减退,晶状体营养不良,维生素C含量明显下降,久而久之引起晶状体变性,导致白内障发生。维生素C还能减弱光线和氧对晶状体的损害,具有防止老年性白内障形成的作用。适当服用阿斯匹林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体内氨基酸水平往往较高,其中色氨酸是唯一能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氨基酸。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与晶体蛋白结合变为棕黄色物质在晶体内沉积,形成白内障。而阿斯匹林可与色氨酸竞争,与晶体蛋白结合,从而使晶体内色氨酸水平下降。
研究还认为,阿斯匹林也有减慢白内障病程进展的作用,但该药对胃粘膜刺激性较大,故应饭后服用。
[特色中医疗法]我康复中心长期从事白内障的临床治疗与研究,深入的研究各种组方、验方,充分发挥祖国中医学医疗优势,以五轮八纲学说为中心,创立了“五轮康复明”系列化方剂。该方从肝肾脾三脏论治,以补益肝肾、滋阴降火、清肝明目、健运脾胃、通络复明、清退翳瘴为基本治疗原则,辨病辨证论治,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白内障及视力下降、目视不明、目生翳障等症均有确切疗效。多年临床观察证实,一般病人用药一疗程即有明显效果。多数病人连续用药三个疗程即可恢复视力,达到临床治愈。 [详细介绍...]
[特色中医疗效]本专家组采用纯中药“五轮康复明”系列化方剂治疗白内障1978例,老年性白内障590例,并发性白内障500例,其他白内障888例,总有效率100%,治愈率97.8%。
[名医教授推荐]点击进入
适当增加营养:多吃水果蔬菜等含维生素量多的食物,防止紫外线的照射,太阳光强烈时出门可戴防紫外线的墨镜,经常用些对晶状体代谢有益的眼药或口服药物。对患有糖尿病或其它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患者应及时治疗,及早控制。
平时注意保养眼睛:看书写字、看电视时间适当控制,每隔1-2小时到户外活动,让眼睛休息一会儿,不在暗处看书,如有远视、近视或散光等屈光不正现象,应到医院检查验光或到正规专业眼睛店,配戴合适的眼睛,以避免发生眼疲劳症。切忌随便到小摊上或不正规的眼镜店里,不经过正确验光,胡乱买一副眼镜戴上,这将对眼睛带来损害。
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脾气,性格开朗,休息与运动应合理安排
合理安排饮食:每日3餐保证足够的营养外,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少吃油腻、过咸的食物,忌烟酒,避免暴饮暴食。
人一旦上了年纪,很多人会发现除了身体老化而精力衰退变得不如从前之外,视力在渐渐减退,当有了这些感觉之后,不应该麻痹大意,把一切完全归结于身体机能的生理性衰老,还有可能是眼病在作祟。
1、老花眼:40岁后,由于水晶体老化失去弹性,调适能力降低,导致看近物时模糊,门诊时也常见许多未到40岁却已有老花眼症状,经检查后,发现许多都是所配戴眼镜度数不正确所导致。
2、白内障:成因微水晶体老化混浊,目前并无药物可以医治,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严重的白内障会影响日后生活与工作的人来说,超音波晶体糜化术并植入人工水晶体,可以帮助病患恢复极佳的视力,轻度白内障病患可配戴适当的眼镜及太阳眼镜、点眼药水及口服药物可延缓白内障进行。
3、青光眼:成因为老化使泪水出口阻塞,眼球内水分无法顺利排出,造成眼内压升高,进而压迫视神经,导致视野、视力受损。初期眼睛病不会红肿与疼痛,中心视力也不会受损,到发现时已经是末期视神经萎缩。
4、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一种和年龄增长有关的多因素复合作用的眼底病。黄斑变性,是视觉功能最敏锐的黄斑区中心或附近发生了老化或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多发生于50岁以上,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所以又称为老年性黄斑变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已成为我国老年人群不可逆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因此,50岁以上的中年人一定至少每年眼压检查一次,早发现早治疗,防止恶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71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肾病综合征为什么会出现大量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