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乳房结核房结核房结核与乳腺癌:两者均可见无痛性乳房肿块及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x线钼靶摄片也常可见到相类似的征象,如结节型乳房结核的境界不清的致密肿块影,硬化型乳房结核的星形结构,弥漫型乳房结核的巨大肿块影及皮肤增厚等,这些都与乳腺癌的表现酷似。两者的鉴别要点为:乳房结核的好发年龄一般为20~40岁,多有其他部位结核病史,且病程进展缓慢,而乳腺癌发病则以40岁以上者为多,无结核病史,且病变进展迅速;乳房结核与乳腺癌均可有乳头凹陷或乳房变形,但乳房结核无皮肤橘皮样改变;针吸细胞学检查或病理检查乳房结核可查到结核杆菌,而乳腺癌则可见到癌细胞。
(2)乳房结核与乳房脂肪坏死:两者亦均可见到乳房无痛性肿块。其鉴别要点为:乳房结核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常有结核病接触史或身体其他部位结核史,而乳房脂肪坏死则好发于肥胖的中老年女性,往往有外伤史,局部皮肤可见有瘀斑,一般不会化脓;病理检查乳房结核可见结核杆菌,而乳房脂肪坏死则可见到脂肪组织。
(3)乳房结核与浆细胞性乳腺炎:两者均可见到乳房肿块、乳头凹陷、乳房瘘管或窦道形成等临床表现。其鉴别要点为:浆细胞性乳腺炎肿块期可有急性炎症的红肿热痛等表现,其乳头凹陷多为先天性的,乳头分泌物为粉刺样并带臭味,溃后脓液中可见浆细胞及其他炎性细胞,如中性白细胞、巨噬细胞等,但无结核杆菌;溃后形成的窦道,乳房结核者常位于乳房部,且易与胸壁固定,创口与乳头孔多不相通,而浆细胞性乳腺炎者则多位于乳晕部,创口多与乳头孔相通。据此可区别乳房结核与浆细胞性乳腺炎。
乳房视诊 注意乳房的大小,形状,乳房和乳头的皮肤颜色,有无发红,橘皮样变、外伤、隆起,结节及脓疱等。牛、绵羊和山羊的乳房皮肤上出现疹泡、脓疱及结节多为痘疹的特征。
乳房触诊 注意乳房皮肤的温度,厚度,硬度,有无肿胀、疼痛和硬结以及乳房淋巴结的状态。检查乳房各部位温度时,应将手贴在相对称的部位进行。检查乳房皮肤厚薄和软硬时,应将皮肤捏成皱襞或由轻到重施加压力而判定。触诊乳房实质及硬结病灶时,须在挤奶后进行。
当乳房肿胀,发硬,其范围局限于乳腺的一叶或一个叶的某部分,也可侵害整个乳房,皮肤呈红紫色,有热痛反应,有时乳房淋巴结肿大,这是乳房炎的表现,如乳房表面出现丘状突出,急性炎症反应明显,以后有波动感,则提示是乳房脓肿,如乳房淋巴结显著大,硬结,触诊无热无痛,常见于奶牛乳房结核。
1.病史和症状体征
(1)症状体征情况:肺结核患者的症状一般没有特异性,但明确症状的发展过程对结核病诊断有重要参考意义。体征对肺结核的诊断意义有限。
(2)诊断治疗过程:确定患者是新发现还是已发现病例。不少肺结核患者首次就诊多在综合医院,且接受治疗,应记录首次诊断情况特别是痰排菌情况、用药品种、用药量和时间、坚持规律用药情况等,这对将来确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如果是复发患者,治疗史对判断耐药情况有参考意义。
(3)肺结核接触史:主要是家庭内部接触史,对邻居、同事、宿舍等有无肺结核患者也应了解。记录接触患者的病情、排菌情况、治疗方案和用药规律情况、接触时间、接触密切程度等。
2.影像学诊断
胸部X 线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方法,可以发现早期轻微的结核病变,确定病变范围、部位、形态、密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病变阴影的伴随影像;判断病变性质、有无活动性、有无空洞、空洞大小和洞壁特点等。肺结核病影像特点是病变多发生在上叶的尖后段和下叶的背段,密度不均匀、边缘较清楚和变化较慢,易形成空洞和播散病灶。诊断最常用的摄影方法是正、侧位胸片,常能将心影、肺门、血管、纵隔等遮掩的病变以及中叶和舌叶的病变显示清晰。
CT 能提供横断面的图像,减少重叠影像,易发现隐蔽的病变而减少微小病变的漏诊;比普通胸片更早期显示微小的粟粒结节;能清晰显示各型肺结核病变特点和性质,与支气管关系,有无空洞,以及进展恶化和吸收好转的变化;能准确显示纵隔淋巴结有无肿大。
常用于对肺结核的诊断以及与其他胸部疾病的鉴别诊断,也可用于引导穿刺、引流和介入性治疗等。
3.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
确诊肺结核病的主要方法,也是制订化疗方案和考核治疗效果的主要依据。每一个有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肺部有异常阴影的患者都必须查痰。
(1)痰标本的收集:肺结核患者的排菌具有间断性和不均匀性的特点,传染性患者查一次痰也许查不出,所以要多次查痰。菌阳患者1 个痰标本涂片检查约80% 阳性,2 个痰标本涂片检查约90%阳性,3 个痰标本涂片检查约95% 阳性。通常初诊患者要送三份痰标本,包括清晨痰、夜间痰和即时痰,如无夜间痰,宜在留清晨痰后2 ~ 3 小时再留一份痰标本。复诊患者每次送两份痰标本。无痰患者可采用痰诱导技术获取痰标本。
(2)痰涂片检查:简单、快速、易行和可靠的方法,但欠敏感。
每毫升痰中至少含5000 ~ 10000 个细菌时可呈阳性结果。常采用的是齐-尼氏染色法。痰涂片检查阳性只能说明痰中含有抗酸杆菌,不能区分是结核分枝杆菌还是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由于非结核性分枝杆菌少,故痰中检出抗酸杆菌有极重要的意义。
(3)培养法: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为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常作为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同时也为药物敏感性测定和菌种鉴定提供菌株。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费时较长,一般为2 ~ 6周,阳性结果随时报告,培养至8 周仍未生长者报告阴性。常用的培养方法为改良罗氏法和小川法。近期采用测定细菌代谢产物的BACTEC TB460 或BACTEC MGIT 960 法,约2 周左右可获得结果。
(4)药物敏感性测定:主要为临床耐药病例的诊断、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以及流行病学监测提供依据。
(5)其他检测技术: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核酸探针检测特异性DNA 片段、色谱技术检测结核硬脂酸和分枝菌酸等菌体特异成分以及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特异性抗原和抗体等,使结核病快速诊断取得一些进展,但这些方法仍在研究阶段,尚需改进和完善。
4.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常应用于支气管结核和淋巴结支气管炎的诊断,支气管结核表现为黏膜充血、溃疡、糜烂、组织增生、形成瘢痕和支气管狭窄,可以在病灶部位钳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对于肺内结核病灶,可以采集分泌物或冲洗液标本做病原体检查,也可以经支气管肺活检获取标本检查。
5.结核菌素试验
广泛应用于检出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而非检出结核病。结核菌素试验对儿童、少年和青年的结核病诊断有参考意义。由于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推行卡介苗接种,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不能区分是结核分枝杆菌的自然感染还是卡介苗接种的免疫反应。因此,在卡介苗普遍接种的地区,结核菌素试验对检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受到很大限制。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痨和肺病联合会推荐使用的结核菌素为纯蛋白衍化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PPDRT23,以便于国际结核感染率的比较。
结核菌素试验选择左侧前臂曲侧中上部l/3 处,0.lml(5IU)皮内注射,试验后48 ~ 72 小时观察和记录结果,手指轻摸硬结边缘,测量硬结的横径和纵径,得出平均直径=(横径+纵径)/2,而不是测量红晕直径,硬结为特异性变态反应,而红晕为非特异性反应。
硬结直径≤ 4mm 为阴性,5 ~ 9mm 为弱阳性,10 ~ 19mm 为阳性,≥ 20 或虽< 20mm 但局部出现水泡和淋巴管炎为强阳性反应。结核菌素试验反应愈强,对结核病的诊断,特别是对婴幼儿的结核病诊断愈重要。凡是阴性反应结果的儿童,一般来说,表明没有受过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可以排除结核病。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不能完全排除结核病,因为结核菌素试验可受许多因素影响,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需4 ~ 8 周才建立充分变态反应,在此之前,结核菌素试验可呈阴性;营养不良、HIV 感染、麻疹、水痘、癌症、严重的细菌感染包括重症结核病如粟粒性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等,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则多为阴性和弱阳性。
结核性胸膜炎常见的临床表现:胸痛,特点是胸痛随着积液量的增多可减轻或消失,并常伴有干咳、潮热、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胸液检查时淋巴细胞为主,间皮细胞<5%,蛋白质多大于40g/L,腺苷脱氨酶(ADA)及干扰素增高,沉渣找结核杆菌或培养可阳性(阳性率约20%),胸膜活检阳性(阳性率60%~80%),PPD皮试强阳性。应注意老年患者可无发热,结核菌素试验亦常阴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92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乳房结核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