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二者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之诱因。这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之一。
2、脊柱侧弯畸形,主弯在下腰部,前屈时更为明显。侧弯的方向取决于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如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前方,躯干一般向患侧弯。
3、脊柱活动受限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使腰肌呈保护性紧张,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由于腰肌紧张,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脊柱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制,前屈或后伸时可出现向一侧下肢的放射痛。侧弯受限往往只有一侧,据此可与腰椎结核或肿瘤鉴别。这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
4、腰部压痛伴放射痛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患侧棘突旁有局限的压痛点,并伴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此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5、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该试验阳性无统一的度数标准,应注意两侧对比。患侧抬腿受限,并感到向小腿或足的放射痛即为阳性。有时抬高健肢而患侧腿发生麻痛,系因患侧神经受牵拉引起,此点对诊断有较大价值。这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典型表现就是腰痛,有的可能会有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在咳嗽或是打喷嚏的时候症状会加重。还有马尾神经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表现为大小便障碍或失禁。
1、卧床休息:如果轻度腰间盘突出,那么只要好好的休息一阵,不从事重体力活不到一个月就能很好的恢复,这种情况比较难以坚持,但是如果坚持成功,它的复发率又是最低的,需在在床上待3周,3周之后佩戴腰围保护下床简单活动,坚持3个月就能达到效果。
2、腰椎·骨·方·世·医·贴、消炎止痛、止痛、活血化瘀,以缓解临床症状为主。百渡一下。
3、牵引治疗:牵引治疗是腰间盘突出的另一方法,也叫盆骨牵引法,相当把颈椎暂时拉开,让“髓核”回缩复位,当然这个需要在医院医生指导下进行。
4、推拿按摩:注意理疗推拿最好到医院理疗科进行,不专业的推拿是会导致全身瘫痪的,特别有腰间盘突出的患者更容易出问题。
5、髓核化学溶解法:髓核化学溶解法这个医学手段也是比较新的,注入药物,溶解部分突出的“髓核”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6、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激光气化术、髓核切吸术等手段,其实简单的理解就是削掉多余的“髓核”让髓核不突出顶到神经。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可因髓核突出的部位、大小、病程长短以及个体差异的不同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
(1)腰部疼痛: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都有这一症状。 腰痛可在有明确的扭伤或外伤后出现,也可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腰痛的范围较广泛,但主要在下腰部及腰骶部,以时轻时重的钝痛为主,急性期可有撕裂样锐痛,平卧时疼痛可减轻,久站或弯腰活动时疼痛加重。 疼痛的机理是髓核突出纤维环破裂产生的代谢产物刺激了周围组织的神经纤维所致。疼痛剧烈时可使腰椎活动明显受限。
(2)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下肢放射痛可在腰痛发生前出现,也可在腰痛发生后或同时出现。疼痛主要沿臀部、大腿及小腿后侧至足根或足背,呈放射性刺痛,严重者可呈电击样疼痛。为了减轻疼痛,病人往往采取屈腰、屈髋、屈膝、脊柱侧弯的保护性姿势。放射痛一般多发生于一侧下肢,即髓核突出的一侧。少数中央型突出的患者可有双侧下肢放射痛,一般一侧轻、一侧重。下肢放射痛的直接原因是突出物及其炎性代谢产物对神经根的刺激。
(3) 下肢麻木及感觉异常:下肢麻木的发作一般在疼痛减轻以后或相伴出现,其机理主要是突出物的机械性压迫神经根的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麻木或感觉减退的区域与受累的神经根相对应。下肢的感觉异常主要是发凉,患肢温度降低,尤以脚趾末端最为明显,这是由于椎旁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引起下肢血管收缩的缘故。
(4)肌力减弱或瘫痪: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严重时,可产生神经麻痹而致肌肉力量减弱甚至瘫痪。这多为腰4-5椎间盘突出,腰5神经根受压麻痹所致。一般可出现胫前肌、腓骨长短肌、伸拇长肌、伸趾长肌麻痹,表现为伸拇力或屈拇力下降,重者表现为足下垂。
(5)间隙性跛行:患者行走时,可随着行走距离的增加而加重腰腿痛的症状,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又可行走,再走相同的距离又出现同样的症状。这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后继发地产生腰椎椎管狭窄,行走后可促使椎管内相应脊神经节的神经根部血管生理性充血,继而静脉瘀血,出现神经根炎,加重症状。
(6)马尾神经症状:中央型的腰椎间盘突出,若突出物较大,或椎管骨性狭窄,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会阴部的麻木、刺痛,排尿、排便无力;女性可出现尿失禁,男性可出现阳萎。此型应尽快手术治疗。
(7)体征:腰椎生理前凸减小、平直或后突:正常情况下,脊柱从侧面观有四个凸起,即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骶椎后凸。由于椎间盘突出后,刺激了相应的神经根而引起疼痛,为了使突出物的张力变小以减轻对神经的刺激,椎间隙的后部增宽,因而在外形上出现生理前凸变小,甚至平直或后凸,以尽可能加宽后部间隙,使后纵韧带紧张度增加,而髓核部分还纳。同时可使黄韧带相应地紧张,增大了椎管容积。主要体征如下:
①腰椎侧弯:腰椎侧弯可凸向患侧或凸向健侧,这取决于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如突出物在神经根的内侧,腰椎就向健侧侧弯,从而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相反,如突出物在神经根的外侧,腰椎则向患侧侧弯。部分病人出现交替性侧弯的变化,这往往是由于突出物位于神经根的正前方,当腰部活动时,神经根可移向突出物的内侧或又移向外侧。这种迹象表明神经根与突出物没有粘连。一般来说,腰4-5间盘突出出现腰椎侧弯的程度比腰5、骶1明显。
②压痛点:腰椎旁的压痛点,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压痛点多位于病变间隙棘突旁。如突出发生在腰4-5间隙,则在腰4-5棘突旁有深压痛。典型者压痛可向同侧臀部及下肢放射。这是因为深压时刺激了腰背肌肉的背根神经纤维,使原来敏感性已增高的神经根产生感应痛。放射的远近程度不一,有的病人仅放射到骶尾部或同侧臀部,亦有一部分病人无明显放射痛,甚至压痛也不明显。这与压痛的部位是否准确、病人肌肉的发达程度、病变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关系。
③腰部活动受限:正常情况下,腰椎前屈约45度,后伸20度,左右侧屈分别为30度。在腰椎间盘突出时,腰部的前屈、后伸及侧屈均受限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622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