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28日讯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杨巍维研究组与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Zhimin Lu研究组的合作论文:PKM2 dephosphorylation by Cdc25A promotes the Warburg effect and tumorigenesis。该研究发现细胞周期调节因子Cdc25A可通过去磷酸化糖酵解关键酶PKM2参与肿瘤细胞代谢调控。
Cdc25A (M-phase inducer phosphatase 1)在多种人类肿瘤细胞中高表达。以往研究报道其主要通过去磷酸化CDKs (Cyclin-dependent kinases)发挥促进细胞周期进展的作用。然而,Cdc25A是否存在其他底物,及该底物的去磷酸化参与何种细胞功能并不清楚。杨巍维研究组的前期研究发现在EGF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激活的条件下,糖酵解关键酶PKM2 (Pyruvate kinase M2 isoform)可转运至细胞核,并通过表观遗传的方式调控一系列原癌基因的表达(Nature, 2011; Cell, 2012);PKM2的这种核转运能力依赖于其37位丝氨酸磷酸化(Nat Cell Biol 2013)。在该研究中,他们进一步发现细胞核内PKM2该位点的磷酸化需要被去除才能与β-catenin相互作用,并发挥表观遗传调控作用。更为深入的研究表明,PKM2磷酸化的去除由细胞周期相关磷脂酶Cdc25A完成,且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依赖于c-Src介导的Cdc25A第59位酪氨酸磷酸化。细胞及动物实验表明Cdc25A介导的PKM2去磷酸化在EGFR促进的胶质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临床样本的分析也进一步提示Cdc25A的磷酸化可很好地指示胶质瘤病人的预后。
杨巍维组副研究员梁冀为该论文第一作者。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了中组部、国家科技部及国家基金委的资助。该研究数据收集工作得到生化与细胞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分子平台、细胞平台、动物平台的支持。
Cdc25A Y59磷酸化介导了其与PKM2的相互作用;与PKM2相互作用的Cdc25A去除了PKM2 S37的磷酸化,并促进了PKM2与β-catenin的相互结合,随后增强了c-Myc及下游糖酵解基因的表达。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15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