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水沟穴的主治疾病和穴位配伍

苹果养生 2023-06-01 00:55:27

水沟穴的主治疾病和穴位配伍

提到水沟穴,相信我们有些朋友们是比较熟悉的,但是有些朋友们则是比较陌生的,其实水沟穴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水沟穴能够帮助我们治疗很多的疾病,尤其是缓解惊风,面肿以及牙痛等等这些症状的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水沟穴的主治疾病和穴位配伍。

主治疾病

水沟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位于上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为急救昏厥要穴。主治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等症。水沟穴有着治疗昏迷,晕厥,暑病,癫狂,臆语,痫证,急慢惊风,鼻塞,鼻出血等这些疾病的作用,另外,水沟穴还能够帮助我们人体预防和缓解风水面肿,牙痛,牙关紧闭,黄疸,消渴,遍身水肿,霍乱等这些疾病,所以说水沟穴的药用功效也是非常好的。

穴位配伍

配百会穴、十宣穴、涌泉穴治昏迷急救。中暑加委中穴、尺泽穴,溺水窒息加会阴穴,癫狂加内关穴,癔病发作加合谷穴透劳宫穴;配上星穴、风府穴治鼻流清涕;配委中穴(泻法)治急性腰扭伤们,其实水沟穴还可以和三阴交穴、血海穴等等这些穴位配伍的,这些穴位搭配起来,对于帮助我们女性朋友们治疗和预防月经不调、崩漏等这些症状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上面我们详细的了解了水沟穴的主治疾病和穴位配伍,我们可以看出来,水沟穴的主治疾病也是非常多的,对于惊风,面肿以及牙痛等这些疾病的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所以我们大家如果在生活中出现了上面介绍的这些疾病了,那么我们就是可以通过按揉或者针灸水沟穴来治疗的。

每日一穴:大包穴

大包穴位于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简要取穴法:侧卧举臂,在腋下6寸、腋中线上,第六肋间隙处取穴。

大包穴的作用

大包穴的功效:宣肺理气,宽胸益脾。

大包有统诸络,束筋骨,利胸胁的作用。

大包穴属脾之大络,脾为中土,灌溉四旁,主四肢肌肉,总统全身阴阳诸经,故取之可治疗全身疼痛。

大包穴位于侧胸部,近于肺脏,故可治疗咳嗽、气喘、胸胁胀痛。

大包穴总管阴阳诸经之络,能治全身络脉疾病,但后世多用于治疗胸胁及脾胃疾患,有理气活络之功。

主治疾病

大包穴可治疗气喘,支气管哮喘,胸闷,心内膜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胸胁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全身疼痛,四肢无力,食多身瘦。

大包穴主治胸胁胀满,咳嗽,气喘,哮喘,胁肋痛,全身疼痛,四肢无力,胁痛,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胸胁满痛,胸胁胀痛,心内膜炎等。

大包主治胸、肺、胁肋部疾患:如胁痛、气喘、全身疼痛、四肢无力等。

现代又多用大包治疗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

大包主治胸胁满痛,气喘,全身疼痛,四肢无力等。

大包穴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痛;全身疼痛,四肢无力。

呼吸系统疾病:哮喘,胸膜炎;

其它:心内膜炎,肋间神经痛,全身疼痛,无力。

穴位配伍

大包穴配三阳络穴、阳辅穴、足临泣穴(《针灸学简编》)治胸肋痛;

大包穴配脾俞穴、章门穴(《增订中国针灸治疗学》)治食多身瘦。

大包穴配外关穴、水沟穴、阳陵泉穴,治关节疼痛。

大包穴配肝俞穴、阳陵泉穴、支沟穴,治胸胁疼痛。

刺灸法

斜刺或向后平刺0.3~0.5寸。治颈部扭伤可向上斜刺,局部酸胀。可灸,艾炷灸3壮,艾条灸10~20分钟。

针刺法

斜刺或向后平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

治颈部扭伤可向上斜刺,局部酸胀。

注意:内为肺叶下部,严禁深刺。

艾灸法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艾炷灸3壮,艾条灸10~20分钟。

注意事项:严禁深刺,以防刺伤肺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29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