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陈抟老祖是谁陈抟到底活了多久(陈抟简介)

华里士 2023-12-03 09:43:00

陈抟老祖是谁陈抟到底活了多久

历史内容除了大家在上学期间的历史书可以学到一些,但其实在历史的海洋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等待大家来挖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陈抟老祖是谁,陈抟到底活了多久这一内容。

陈抟老祖是谁,陈抟到底活了多久

陈抟:北宋著名道家学者与养生家

陈抟(871年11月25日 - 989年8月25日),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出生地亳州真源(今河南省鹿邑县,另有说法在今亳州市)或云普州崇龛县(今重庆市潼南区崇龛镇)。他是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也是尊奉黄老之学的养生家。

在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陈抟受皇帝召见并被赐号“清虚处士”。随后,他前往京城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然而名列孙山之后。在后唐清泰二年(935年),陈抟隐居在武当山的九石岩,而后的937年,他返回古蜀,并拜邛州天庆观都威仪何昌学习锁鼻术。他所著有《胎息诀》、《指玄篇》等专著。在后晋天福四年(939年),他游峨眉山讲学,并被尊称为“峨眉真人”,并且还拜麻衣道者为师,并从事《易》学研究。他著有《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太极图》和《先天方圆图》等著作。

后来陈抟于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年)与麻衣道者一同隐居在华山的云台观,经常在华山和武当山之间游历。后周显德三年(956年),他受到后周世宗柴荣的召见,并被任命为“谏议大夫”,但他并不谋求官职,得以赐号“白云先生”。

陈抟是一位在道家学说和养生方面有着重要贡献的学者,他的影响在当时和后世都非常深远。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返古蜀,拜邛州天庆观都威仪何昌一学锁鼻术。著有《胎息诀》、《指玄篇》等专著。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游峨眉山讲学,号“峨眉真人”。著有《观空篇》等。并拜麻衣道者为师,从事《易》学研究,著有《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太极图》和《先天方圆图》等,现流传的著作托名者居多。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年),陈抟同麻衣道者隐居华山云台观。常游历于华山、武当山之间。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受后周世宗柴荣召见,任命“谏议大夫”,不仕,赐号“白云先生”。

传说陈抟能长时间辟谷,睡功了得。他在武当山九室岩辟谷修道20多年,每天不吃食物,只是饮几杯酒。后来他先后移居华山云台观和少华山石洞中,潜心修炼内丹,以先天睡功闻名天下,可以连续一百多天一直睡觉不醒来,还写过一首著名的“对御歌”,其中有“展开眉头,解放肚皮,打一觉睡!更管甚,玉兔东升,红轮西坠”的诙谐诗句。

陈抟能用易经算数预测未来,还能感知人心中所想。他的房间墙壁上挂着一个大瓢,道士贾休复心里想要这个大瓢,就专门来拜访陈抟,还没等他开口,陈抟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就对他说:“你来没有其他事情,只不过想要我的大瓢而已。”随即就让侍者把大瓢取下来给了贾休复。贾休复大吃一惊,一个劲地说陈抟是仙人。988年的一天,陈抟忽然对弟子贾德升说:“你可以在张超谷凿石为室,我将要在那里休息。”第二年七月,石室凿成,陈抟亲自给朝廷写了几百字奏表,说“自己气数将尽,圣朝难以依恋,将在七月二十二日化形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后来果然如期仙世,过了七天,四肢还有余温。当时有五色彩云遮盖洞口,一个月都没有散去。陈抟身后有位四传弟子邵雍,精通算命、卜卦和看相,是后世算命先生供奉的祖师爷。

陈抟是五代宋初著名道士,字图南,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今安徽亳县)人。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成功,便隐居山水。

陈抟的主要贡献是他的易学新理论、新思路,陈抟易学的特点是从宇宙变化的角度解读易经,而不是从人伦秩序的角度。

他的这一思路对宋代理学、道教影响重大。后来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等无不受其影响,陈抟是易学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人物。

在道教史上,陈抟是开宗的一代大师,当时宋代著名的道教学者多是陈抟的弟子,所以后世尊他为“陈抟老祖”。

这是一位具有神话色彩的道家人物,关于陈抟老祖的传说是很多的,但他最具传奇的就是睡觉和能活,与赵匡胤也有着一段故事。

以上是本文关于陈抟老祖是谁,陈抟到底活了多久的所有内容了。如果你对历史人物感兴趣,还希望了解更多关于历史相关内容的话,我们强烈推荐你关注我们。

陈抟简介

陈抟简介

  陈抟(?——公元989年),字「图南」,自号「扶摇子」,曾受后唐明宗赐「清虚处士」、后周世宗赐「白云先生」、宋太宗赐「希夷先生」等号。唐末至宋初的著名隐士,生平事迹见《太华希夷志》、《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宋史˙隐逸列传》等书。从历史文献来看,陈抟的出生年代不只一说,籍贯则有以下四处:1.亳州(今安徽亳州)真源、2.西洛(今河南洛阳洛水西)、3.普州(今四川潼南)崇龛、4.夔州府(今重庆奉节),学术界至今仍未做出定论。

  陈抟四五岁时,在河边受青衣老妇哺乳,才开始学会说话,自此聪慧过人,十五岁已博览群书。历经考进士落榜,家庭变故,加上唐末五代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社会纷乱,陈抟领悟功名利禄如虚幻浮云,决定四处云游,寻仙访道。曾到四川邛州天庆观,跟随何昌一学习「锁鼻术」;隐居武当山九室岩二十余年,恬默自处,修习服气、辟谷等方法;后移居华山云台观、少华山石室。陈抟的学识和诗文书画造诣极高,为当时朝野所共赏,今日犹存几件书法石刻,如河南洛阳的「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四川峨嵋山的「福」 、「寿」字碑。陈抟除了曾结识钱若水、张咏等人以外,鲜少与一般士大夫交涉,其来往对象多为隐士和佛道二教的人物,如李琪、钟离权吕洞宾、麻衣道者、谭峭等人;后周世宗、宋太祖、宋太宗等历代皇帝都曾诏令陈抟入宫、赠与官职,皆不仕,仅答以酬和诗词。北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陈抟在莲花峰张超谷的石室中仙逝。

  陈抟喜爱研读《周易》,曾为麻衣道者的《正易心法》做注解,他对六十四卦的解说,充分展现其象数易学思想。陈抟的易学作品及传承可整理归纳如下:1.《易龙图》、《河图》、《洛书》:陈抟 →种放→李溉→许坚→范谔昌→刘牧, 2.《先天图》:麻衣道者→ 陈抟 →种放→穆修→李之才→邵雍,3.《无极图》:陈抟 →穆修→周敦颐→程颢、程颐。不难看出,北宋理学家或多或少受到陈抟易学影响,进而建构自己的学说,如刘牧的《易数钩隐图》发挥象数之学;邵雍的《皇极经世书》阐发先天象数之学;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便是将《无极图》儒学化的成果。

  陈抟的内丹修炼著作有《指玄篇》八十一章、《胎息诀》、《观空篇》、《阴真君还丹歌注》(疑为托名之作)等,其《无极图》将内丹修炼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得窍→炼己→和合→得药→脱胎。整体而言,陈抟继承了《周易参同契》和钟吕内丹学说,加上易学和老庄思想,又吸收佛禅旨趣,将原本的概念赋予新的意义,进而阐述自己的修行理论,并影响到北宋时期的内丹名家,如张无梦、陈景元、张伯端等人。陈抟亦以睡功著称,主张安卧守静可凝神聚气、休养生息,经常一眠数十日不起。他曾对弟子讲述「世俗之睡」与「至人之睡」的差异,一旦懂得诀窍,即便睡中也在修炼。这类偏向于静态炼养的睡功或坐功,在后世可能相当流行,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收录〈陈希夷左右睡功图〉两幅,另有《华山十二睡法总诀》、《华山十二睡法图》流传于世;今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陈希夷二十四气坐功导行治病图》、《陈希夷坐功图》也被认为是陈抟所传。《宋史》记载陈抟的作品还有《三峰寓言》、《高阳集》、《钓潭集》,诗六百余首。其著述大多散佚,中国学者李远国长年收集佚文,含《指玄篇》、《观空篇》、《胎息诀》、易说类、诗文类等,计四、五万字。

  中国传统的戏剧、艺术、民俗作品,时常以陈抟作为题材。如学习古琴的入门曲《仙翁操》,曲名、歌词中的「仙翁」即指陈抟;元杂剧名家马致远(公元1250年——公元1321年)的《西华山陈抟高卧》,讲述宋太祖受陈抟指点而当上皇帝,欲以功名富贵报答,但陈抟只想清静隐修的故事。在中国安徽、山东、河北、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等地,民间流传许多关于陈抟的传说故事,近人汇集整理成《陈抟传说故事》一书。几部术数类的典籍,如《紫微斗数全书》、《神相全编》、《人伦风鉴》(又称《龟鉴》)等,被认为是陈抟所传、或托名陈抟所作,可能和文献记载陈抟拥有预知、言人吉凶的本领有关。福建、台湾的道教禅和派则将陈抟奉为科仪坛场的监坛师。

陈抟老祖简介 陈抟老祖怎么死的?

  陈抟是古时候著名华山派道士,常被人当做神仙来看待,有陈抟老祖、希夷祖师等尊号。陈抟老祖以睡觉出名,主张以睡养生,人称“睡仙”,常常一眠数日。

  陈抟生卒年以及籍贯不详,有很多种说法,到现在都没有确定。有道教教徒说,陈抟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二年,如果这种说法是真的,那么陈抟在宋太宗端拱二年仙逝,也就是说他活了一百一十八岁。百岁以上,别说是在医疗条件和生活条件落后的古代,就是在现在也是长寿中的长寿。所以各位爱睡懒觉的小伙伴们,要是以后再有人吐槽你们懒的话,你可以拿陈抟说事啦!

  听过陈抟这个人的都知道,他是有名望的道士,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当道士之前,实际上陈抟还是文采过人的知识分子。

  陈抟幼时聪慧,少时读百家之书,过而不忘,五代后唐长兴终年参加科举考试,可惜落第不中。本来有大志,想要干出一番大成就的陈抟,在接连几次都不中第之后,渐渐有了“出世”思想。五代战乱,加上交往的多是隐士高人,陈抟受他们影响,最终选择了远离红尘。

  此后的二十多年间,陈抟便寄情于山水,四处游历。根据后来陈抟自己所说,后来他遇到孙君仿、皮处士二人,对他说可以在武当山九室岩隐居,于是他便来到武当山,过起了隐居生活。在武当山隐居之后,他每天不吃饭,只喝几杯小酒,服气辟谷。

  在后周朝前后,陈抟又移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石室。此前陈抟就已经沉浸于睡梦中,到了华山之后“睡觉养生”已经渐渐形成,“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与吕洞宾、李琪等人交往甚密。

  后周显德三年,陈抟受后周世宗柴荣召见,问飞升黄白之术。陈抟以陛下是天子,当治理天下,怎么能寻求飞升回答。后周世宗命为谏议大夫,陈抟不接受,又赐以“白云先生”之号,命华州刺史每月供奉。

  也不知道陈抟是真有一些奇异的感知能力,还是他根据时局分析来判断。总之相比于其他人,在赵匡胤还没有当上皇帝的时候,陈抟就将天下一统的希望放在赵匡胤身上。据说当他知道赵匡胤登基之后的消息,他大笑道:“天下这回定叠也!”

  宋朝之后,陈抟曾经先后两次受宋太宗赵光义召见。赵光义命宰相宋琪询问养生之道,然陈抟以宋太宗是治世仁圣之主,不可白日飞升拒绝。此事不仅没有惹怒宋太宗,反而使宋太宗对他更加看重。后来下诏赐以“希夷先生”的尊号。“希夷先生”的称号来自《道德经》,“希指视而不见,夷指听而不闻”。不久之后放还归山,命有司增葺华山云台观。

  宋太宗召见陈抟的时候,他已经是年近百岁之人。回归华山之后,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去世,死在莲花峰下张超谷中,是古时候有名的长寿之人。

  在宋太宗召见之时,他曾言:“数行丹诏,徒叫彩凤衔来,一片野心,已被白云留住。咏嘲风月之清,笑傲烟霞之表,遂性所乐,意得何言?”可以看出,陈抟早就看破红尘,求得心中自在了。 ?

陈抟详细资料大全

陈抟(871年—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唐咸通十二年(871年),陈抟出生于亳州真源县(今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陈庄村)(或云普州崇龛县,今重庆市潼南区崇龛镇)。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养生家,尊奉黄老之学。

唐文德元年(888年),陈抟受皇帝召见,赐号“清虚处士”。五代吴越宝正七年、后唐长兴三年(932年),陈抟去京城洛阳应考进士,名落孙山。后唐清泰二年(935年),隐居武当山九石岩。后晋天福二年、南唐升元元年(937年),返古蜀,拜邛州天庆观都威仪何昌一学锁鼻术。著有《胎息诀》、《指玄篇》等专著。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游峨眉山讲学,号“峨眉真人”。著有《观空篇》等。并拜麻衣道者为师,从事《易》学研究,著有《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太极图》和《先天方圆图》等,现流传的著作托名者居多。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年),陈抟同麻衣道者隐居华山云台观。常游历于华山、武当山之间。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受周世宗柴荣召见,任命“谏议大夫”,不仕,赐“白云先生”。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太宗赵光义召见陈抟。北宋雍熙元年(984年),太宗再次召见陈抟,赐“希夷先生”称号。北宋端拱初年(988年),仙逝于华山张超谷,享年118岁。

基本介绍 本名 :陈抟 别称 :白云先生、希夷先生、清虚处士 字号 :字图南,号扶摇子 所处时代 :唐、五代十国、北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亳州真源县或普州崇龛县 出生时间 :公元871年 去世时间 :公元989年 主要作品 :《指玄篇》、《三峰寓言》及《高阳集》、《钓潭集》 人物生平,少时落第,隐居名山,进觐二帝,通易能预,石室仙逝,史籍记载,出身地考,重要成就,老庄,象数,主要作品,《指玄篇》,《易龙图》,《先天图》,《无极图》,人物评价,后世纪念,陈抟庵与陈抟公园,亳州陈抟庙, 人物生平

少时落第

陈抟,抟读作tuán(音同“团”),字图南,亳州真源县(今河南省鹿邑县)或普州崇龛(今安徽省涡阳县义门镇)人。才四五岁时,在涡水岸边游戏玩耍,有青衣老妇给他哺乳,从这以后陈抟日益聪明颖悟。长大后,他读经史百家,一见成诵,一点都不会忘记,以诗著名。 五代后唐长兴年中(931年),赴试进士落第。从此不求俸禄官职,以山水为乐。 陈抟学术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以《老》学为主,兼融道家易。从《老子》等书中的宇宙人物生成论,又以道家反本说和《老子》返朴归真、归根复命的信念为旨归,将《周易》卦爻变化的节序性、规律性的思想与《老子》论道体的自然无为思想相结合,将道体的虚无自然看作是具象个体变化的本质,而具象个体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规律性和节序性又是虚无自然道体的内容和显现,道体不离个体变化之用,个体变化之用显现道体的内容,从而以体用的方式贯通道体与器用,沟通形上与形下,为道教修持确立形上的本体依据,也为形上的道体奠定形下的现实的、物质的基础。做到既“穷高极远”,又能落到实处。系统地构筑起人物生成及修炼还元的理论体系。从隋唐内丹道的流变看,内丹道流也多征引《老子》“专气致柔”等语为典要。这是陈传学术思想的主要来源。陈传将内丹理论系统地建立在对《老》与道家易的阐发上,他以老庄易相发明的思想方法,深受先秦道家与王弼及唐人的影响。 陈抟像 陈抟继承先秦两汉等道家易思想,在《正易心法》的注文中,陈传引用《列子·天瑞篇》的说法,以《老子》“视之不见”的道、解释《周易》所谓“易”,说: 易者大易也,大易未见气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日易。易者,希微玄虚凝寂之称也。及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 《老子》书中有“道生一”云云,陈传继承《列子》的观点,以“通”与“易”相论释,谓易变为一,是万物形体生成变化的开始,这是从探绩万物之“原”’的意义上将二者融合起来,在《无极图》中,这个“原”被概括为“复归于无极”。

隐居名山

陈抟自己曾说过遇见了孙君仿、獐皮处士二人,他们道行高尚,对陈抟说:“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 后唐清泰二年(935年),陈抟就前往栖居在那里。在那儿陈抟服气辟谷修道二十多年,只是每天饮几杯酒而已。后陈抟移居华山云台观,又再次移居少华山石洞中。每当他睡觉时,多是一百多天不醒。

进觐二帝

周世宗喜好道士烧炼丹药点化金银的法术,有人把陈抟的名上奏朝廷。 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周世宗命令华州把陈抟送到朝廷,留陈抟在皇宫中居住了一个多月,周世宗向陈抟询问点化金银的法术。陈抟回答说:“陛下为四海之主,应当以致力治国为念,怎么留意黄白方术这样的事情呢?”周世宗不责怪他,任命他为谏议大夫,陈抟坚决辞谢接受这一职务。已经知道陈抟没有其他方术,周世宗就放他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诏令该州长官逢年过节慰问陈抟。 陈抟像 后周显德五年(958年),成州刺史朱宪向皇帝辞别赴任时,周世宗命令他带五十匹帛、三十斤茶叶赐给陈抟。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陈抟来宋朝进觐,太宗对待他很优厚。 太平兴国九年(984年),陈抟再次来朝觐,皇帝更加以厚礼对待他。对宰相宋琪等人说:“陈抟独善其身,不为势态利益所干扰,才是真正的方外之士啊。陈抟在华山居住已经四十多年,估计年龄将近一百岁了。陈抟自己说他经历五代离乱之世,庆幸现在天下太平,所以来朝廷进觐我,与他交谈,听听他说的是值得的。”于是派中使送陈抟到中书省,宋琪等人从从容容询问陈抟说:“先生得到的玄默修养的方法,可以传授别人吗?”陈抟回答说:“我是一个山野隐士,对当下的世道没有什么用处,我也不知道神仙炼丹化成金银之事、吐纳养生之理,无此类方术可以传授。假使能让白日冲天,对当今世道又有什么好处呢?现在圣上龙颜秀异,有天人一样的外表,博古通今,深究治乱,真是有道德仁义圣明的君主。现在正是君臣上下同心同德,兴起改革以使天下太平的时候,勤行修炼的功劳也不及此。”宋琪等人称好,把陈抟的话告诉皇上,皇上对陈抟更加器重。 北宋雍熙元年(984年)下诏赐号希夷先生,并赐给一套紫衣,挽留他住在朝宫,命令官吏扩增修葺他所居住的云台观。皇上多次与陈抟和唱诗赋,几个月后放他回山。

通易能预

陈抟喜好读《易经》,手不释卷。常常自号扶摇子,撰写《指玄篇》八十一章,阐述引导养生及使水银还成丹的事情。宰相王溥也撰写了八十一章来笺注《指玄篇》的要旨。 陈抟石刻像 陈抟又有《三峰寓言》及《高阳集》、《钓潭集》,六百多首诗。 陈抟能预知人意,他的斋室中有大瓢挂在墙壁上,道士贾休复心里想要这个大瓢,陈抟旋即知道他的意思,对贾休复说:“你来不是有其他事情,是想要我的大瓢而已。”陈抟叫侍者取瓢给贾休复。贾休复大为吃惊,认为陈抟是神仙。 有个叫郭沆的人,小时候居住在华阴,曾夜宿云台观。陈抟半夜叫他赶快回家,郭沆犹疑不决;过了一会儿,陈抟又说:“你可以不回去了。”第二天,郭沆回到家中,果然他的母亲在那天半夜突然得心痛病几乎死去,一顿饭的功夫又好了。

石室仙逝

北宋端拱初年(988年),陈抟忽然对弟子贾德升说:“你可以在张超谷凿石为室,我将要在那里休息。” 宋端拱二年(989年)秋七月,石室凿成,陈抟亲自写几百言作为奏表,奏表大略说:“我气数将尽,圣朝难以依恋,随后将在这个月二十二日化形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后果然如期仙世,经过七天四肢身体还有余温。当时有五种颜色的彩云掩盖堵塞洞口,经月不散。 史籍记载 《宋史·隐逸上·陈抟传》。 《太华希夷志》。 《宋史·艺文志》。 出身地考 历代名人著作中皆多称陈抟为“西蜀崇龛人”。 北宋李宗谔编《祥符图经》分册《普州图经》记载:“陈抟,字图南,崇龛人。”“既长,辞父母去学道”。 陈抟 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记载:“钦真观,在安岳县之崇龛镇,即陈希夷故宅。”“希夷故宅,在安岳县崇龛镇二里,国初,即其宅为灵山观。宣和间,赐额‘钦真’。” 宋人冯叔豹的《过崇龛寨题希夷宅》一书中也说:“希夷故宅,在安居县崇龛镇二里,国初,即其宅为灵山观,宣和间赐额‘钦真’”。 明代文学家杨慎在他的《太华山歌送陈子学巡方三泰》诗中写道“君家老仙旧隐处(自注陈希夷崇龛里人),丹垆石榻荒苍台”。 《潼南县志》乡贤一章中,首列其名,并记称:“陈抟,普州崇龛里人,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遂离家隐居于武当九室岩”。 陈抟在他所著的《易龙图》的自序中,也称自己为“西蜀崇龛人”。 重要成就

老庄

在陈景元《道德经注》、《南华经注》中。

象数

所谓“象”,就是指《周易》中卦象和爻象,以及用卦象和爻象表现世界生成发育的万有现象,从中寻求万物变化的规律。陈抟的《先天图》是其象学代表。《宋史·朱震传》说:“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邵雍的易学被称为先天易学,据一些史料称,其与陈抟所传之先天图有关。所谓先天图,主要指的是乾坤坎离的图式。 先天图 所谓“数”,就是指《周易》中的数学、数理以及“河图”、“洛书”中的符号数学规律。陈抟的《易龙图》是其数学代表。《宋史·艺文志》易类有陈抟《易龙图》一卷,《宋文鉴》卷八十五保留有《龙图序》一文。陈抟创作的《易龙图》,在中国道教史和科技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无论是以“易图”建构各学科的框架体系,还是以易理为指导思想规范各学科的学术走向,都对中华文化学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主要作品

《指玄篇》

共81章,阐述引导养生及使水银还成丹的事情。

《易龙图》

此书是陈抟对《河图》、《洛书》研究的专著,卷前有作者自序云“龙马始邓负图出于伏羲之代,在太古之前,今存已合之位,或疑之以陈其未合之数耶。于仲尼三陈九卦之义,探其旨所以知之,且龙图本合,则圣人不得见其象。所以天意先未合,而陈其象。圣人观象而明其用,是龙图者,天散而示之,优羲合而用之,仲尼黜而形之。今略述其概焉。”是《易》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先天图》

主要指的是乾坤坎离的图式。据史记《朱震传》记载,邵雍的《先天图》即传自陈抟。

《无极图》

丹道养生的符号图式。 人物评价 自我评价:伏念山野生居昊地,长自汉南,成童以习业儒林,壮岁而褊游洞府,性同猥乌,心若土灰,不晓仁义之浅深,安识行藏之去就。败荷作服,脱摔为冠,体有青毛,足无草履,有意慕羲轩之道,无心诵管乐之篇,《南华》、《道德》频看,黄阁玉堂绝念,数行紫诏,徒烦彩凤衔来,一片闲心,已被白云留住。苟临轩陛,贻笑圣明。 宋太宗:抱道山中,洗心物外,养太素浩然之气,应上界少微之星,节配巢由,道遵黄老。怀经纶之长策,不谒王侯;蕴将相之奇才,未朝天子。 北宋魏泰:图南有经世之才。 南宋陆九渊:希夷之学,老氏之学也。 清代胡渭:希夷,老氏之徒也。 后世纪念

陈抟庵与陈抟公园

在河南省鹿邑县城东南隅、紫气大道南侧,有一个占地300余亩的公园,叫陈抟公园。公园内湖水荡漾,绿树掩映,青草如茵。公园东南角建有陈抟庙和陈亭,这里就是鹿邑人纪念陈抟的地方——陈抟庵。据史料记载,陈抟庵,又名白云庵。明朝嘉靖年间,为纪念陈抟,鹿邑有一位张姓乡绅捐献土地300余亩,始建陈抟庵,后清朝又重修。 陈抟塑像

亳州陈抟庙

陈抟庙位于亳州市南郊陈庄,庙内有山门、碑亭、主殿、后殿、左右配殿及陈抟文化长廊组成。希夷故里陈抟庙是一座庙祠,同时也是陈抟纪念馆和重要文化旅游景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06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