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论语》中讲六十而耳顺这里的耳顺是什么意思?

历史典故 2024-01-01 06:17:20

在《论语.为政第二》中,有一段孔子的自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用这六句话,简单总结了自己的一生学习、成就的过程。孔子在十五岁的时候,就立志做学问;到三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学有所成,有些根底了;到了四十岁的时候,就已经事事明了,没有疑惑了;到了五十岁,就已经了知上天赋予自己的使命了;到六十岁的时候,就已经耳顺了;到七十岁的时候,就可以随心所欲,不管做什么事,都不会违反规矩了。

孔子人生的这六个阶段,其他的都比较容易理解,就第五句“六十而耳顺”,有点让人费解,下面我们就简单分享下这句话的含义。

什么是“耳顺”呢?郑康成在他的注解里说:“耳顺,闻其言,而知微旨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听到对方的言语,就能了知对方说话的意思,乃至于对方内心深处的想法,他都能够清楚明了。

有的人很执着,脾气很倔,特别有主意,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情和看法,别人给他提什么意见,他都听不进去,就直接给人否定了。其实呢,他根本就不了解别人的意思,根本就没听不进去,这就是耳不顺。我们的耳朵是用来听人言语的,了解别人内心想法的,这是耳朵的基本功能,但是人一旦执着起来,这个功能就被障碍住了,他就听不进话去了,也无法了解别人的内心想法了。

我们普通人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听话还有分别,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坏话。在别人夸奖他、赞叹他的时候,他听得很认真,一句都不落,全能记在心上;要是别人批评他、教导他,他一句也听不进去,都当耳旁风了,在这种情况下,耳朵的功能也是被障碍住了,就不能了解别人的意思,无法接受别人的意见,阻碍自己进步了。

我们凡夫,正是因为有严重的执着、分别习气,所以这个耳朵的功能,并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只能选择性地发挥出部分的功能,很有局限性。

而孔子呢,他不是凡夫,他是圣人,所以在他六十岁的时候,就已经“耳顺”了。就是什么话都能听进去了,不管好话、坏话,喜欢听的、不喜欢听的,他都能没有任何障碍,都顺着耳朵听进去了,并且能够完全了知别人言语的意思,以及内心的想法。

再深一点讲,就是孔子已经没有执着和分别了,不但没有成见、执见,并且没有好话、坏话、喜欢、不喜欢的概念了。他耳朵的功能,已经得到了完全的发挥,已经了无障碍,畅通无阻了,这在佛经上来讲,就是耳根圆通,回归自性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37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