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癸卯年的春节是1月22日,算是一个比较早过年的年份了,在本世纪当中,据说是第二早过春节的年份。那么,在传统文化当中,和春节相关的风俗讲究有哪些呢?2023年是一个很特殊的年,据说有两个立春?具体特殊在哪些方面,来看看具体的介绍。
2023年春节是21世纪第二早春节
2023年的1月22日是传统农历新年正月初一,在这一天,大家将迎来2023年春节,是21世纪第二早春节,比21世纪最早春节只晚1天。据介绍,春节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它在公历中的日期并不固定。就21世纪而言,最早春节出现在公历1月21日,最晚春节出现在公历2月19日,两者相差近1个月。21世纪最早春节有2次,为2061年和2099年;第二早春节有4次,为2004年、2023年、2042年和2080年,到下一个早春节就要等到2042年了。
下一个双春年出现在2025年
通过对农历历法的进一步演算,每19年就会出现7次双春年,上一个双春年在2020年,下一次则是2025年。“闰月”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计算时间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达到“春秋有序”。古时候人们以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制定了阴历历法,一个月约29.53天,而阳历以太阳公转计算,一年365或366天,比阴历年多了约11天。如果任由阴历和阳历间的天数如此相差下去,四季都会乱套,为了协调阴历年与阳历年之间的天数,古人总结规律,形成阴阳合历的“农历”,每19年增设7个闰月来补齐差距。有趣的是,如果在这个农历二月出生,第二年就可以过两个农历生日,如果在这个闰二月出生,下一次过农历生日。严格来说,就要等到19年之后的下一个同闰月了,不严格的话,就按照农历二月过也是可行的。
喜过“双春年”,闽南人也爱“春”
兔年2023的立春是2月4日、农历正月十四,而2024年2月4日也是立春,在农历的算法中,是2023年农历的腊月二十五,仍属于癸卯兔年,也就是说,农历的2023年将出现两个立春,被称为“双春年”。立春前后,闽南地区有“祈春福”的习俗,向神农大帝祭拜,祈求五谷丰登。春,意味着万物萌发、欣欣向荣,代表着生机与希望,而“双春”,则成了喜上加喜;在闽南话中,“春”和“剩余”的“剩”同音,“囊中有余钱”就被称为“春钱”,“双春”也就意味着格外富余;闽南话中,还会祝大家“呷春”——“吃有余粮”,这代表着食物富足有余的美好祝福。
为什么“闰”的是二月
在2023癸卯兔年当中,农历二月三十是节气“春分”, 下一个月只有节气“清明”,节气“谷雨”则落到了再下一个月的第一天。而古人将二十四节气安插在12个月中,每月两个节气里,前一个是“节气”,后一个是“中气”,农历历法规定, 凡是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的月份要作为上一个月的闰月——于是,癸卯兔年农历二月之后的那个月份,就被定为“闰二月”,因此2023年闰的是二月。
文章,转载请联系!
1、2023总共365天,是平年。
2、公元2023年是农历癸卯年(兔年),闰二月,共384天,春节是1月22日。21世纪第3个10年的开端或第2年,匹配1年计算或0年代计算,2023年代的第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
年三十到正月。。
正月有着很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但是同时还有很多不同的有趣说法,比如有一句正月剃头死舅舅是比较有名的,这句话是来自古话正月不剃头思旧所谓的思旧特指的思念明朝的意思。当天的风俗:1.吃汤圆:这是南方居民很喜欢吃的美食,主要是糯米制作的皮,包的馅有豆沙、芝麻和花生等,搓成圆圆的形状,象征着一家团圆美满。2.放鞭炮:很多人家一大早都要在门外放一大串爆竹,寓意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因为鞭炮声有去邪避凶的说法,很多人都会趁此机会赶走家中的霉气晦气,具有辞旧迎新的意味。3.走亲戚:大年初一应该说是拜年的好日子,人们纷纷穿上新衣出门,去亲朋好友家坐一坐,聊聊天,说说家常话,再送一些祝福,就显得很有过年的氛围。
? ? ? ?虽然距离明年的立春还有一些时日,但是,按照农村的老话来说:“明年两个春,寡妇遍地分”,明年闰二月,为啥叫孤鸾年?怎么理解呢?我慢慢地解释,你就会明白呢。
通过计算以后我们就明白,那就是2023年的农历里面就有两个立春,分别是农历2023年的正月十四日,以及农历的十二月(腊月)二十五日,所以在明年的农历里面就有两个立春日,所以说明年是双立春,就是这么得来的。
按照农村的老话来说,“三闰两不闰,一年两头春”,也就是说一年当中要有两个立春,就只能是“闰年”当中才有,农历和阳历都是12个月,但是阳历有365天,阴历有354天,为了弥补在每年11天的差距,所以农历就有“闰年”的说法,从而能弥补这11天的不足,而且实行的是“三年一闰,五年再闰”,从过去的2019年来看也是“闰年”,所以到2023年也是“闰年”,也就说得清了,也容易理解。
2023年有两个农历的2月,就是为了弥补农历与阳历不足的天数 ,所以2023是“闰2月“呢。
但是事实反过来说,在现实生活中,在这样的年份里面,按道理说双春,会使结婚的人幸福,但是在这样的年份里结婚的人家反而少,这是为什么呢?
对于寡妇这样的说法,是在古代,是指死了丈夫以后,家里没有了顶梁柱,没有男人,生活很辛苦,所以叫做寡妇。
按照古代的说法,“双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一年打两春,春寒逢秋旱”,从这些人老话来说,就是在这样的年份里面,对农业生产很不利,容易造成粮食减产,家里没有男人的妇女,为了生活,要出来寻找活计,就要到田里面去做农活,才能把生活过下去,所以2023年就有两个“立春”,就导致2023年在农历上没有“立春”节气,故称“寡妇年”,所以说叫“明年两个春,寡妇遍地分”,这样的说法就是这样得来的。
2023年是双春年、闰二月,也就是说在这样的年份里,就是人们称之为“孤鸾年”,就是说男女结婚以后,在这样的年份里,容易发生离婚,双春年里面,按照老人的话还说,在这样的年份里面,粮食的产量会有所减少,在以前靠天吃饭,农村老话“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就会有许多的“孤鸾”产生,所以2023年又叫“孤鸾”年。
当然这些只是民间的传说,不一定有科学依据,但是2023年,在农历上有两个二月(闰二月),就是为了解决农历和阳历和矛盾的问题,让农历跟上阳历,当然各家的婚姻幸福,要靠自己争取和解决,各家的幸福生活要靠勤劳的双手去创造,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的生活才会到来。
? ? ? 所以对于2023年是属于兔年,也叫“寡妇年”、“孤鸾年”是没有道理的,你认为我分析得对吗?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hierxingzuo/362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国古代婚礼的六礼,古时候婚姻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