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日是道教的一个术语,又叫做“戊不朝真”,是道门的诸多禁忌之一,谓之“避戊”。相信很多信士也都知道“戊不朝真”这个道教禁忌,此日一般不烧香、不朝拜,不建斋设醮,也就是不做祈福和超度的道场。现实中,很多宫观也会将此日作为休息日。
六十甲子按天干地支演算排序,一轮有六十个数组。戊日就是按照天干地支组成的六十甲子从黄历上排列而来,六十甲子每六十天为一轮。十天干每个都对应六个地支,戊日就是天干逢戊的日子,禁奏表章,但当逢日自行忏悔。凡是逢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这六天就叫戊日,也称“六戊”、“明戊”。
“戊不朝真”禁忌由来已久。
东晋著名的高道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天地逢戊则迁,出军逢戊则伤,蛇逢戊不进,燕逢戊不衔泥”。
《云笈七签》中也有关于朝真避戊的记载:“若其日遇值戊辰、戊戌、戊寅即不须朝真,道家忌此日辰。”
当然,对于戊日到底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还有一定的争论,不过对于普通的居士信众而言,则不必过多执着。这条戒律是对于住观或者火居道士,以及皈依道门的居士之规定。
《女青天律》云:“若法官道士焚香诵经,不禁六戊,钟鼓齐鸣,进表上章关奏天曹者罪加一倍;禁戊不犯者功德无量”。
可见,普通信众在此日诵经学习,持念天尊圣号,也是无碍的。
对于识别戊日,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干支纪日”,作为是农历的一部分,其中,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用干支相匹配的六十甲子来记录日序,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六十天为一周,循环记录。
其次,对于六戊,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日。
就是我们说的“戊日”,由于干支上明确有个“戊”,所以这也叫“明戊”。
另外,念皇经和拜静斗的老修行,亦忌“暗戊”,口诀为:“正羊(未日),二犬(戌日),三在辰,四月期间不犯寅,五午六子七鸡(酉日)位,八月周流又到申,九蛇(巳日),十猪(亥日),十一兔(卯日),十二牛头(丑日)重千斤”。(这里都是指的农历)
其实就是,农历的正月中的未日,二月的戌日,三月的辰日等也是要遵循“戊不朝真”的日子,因为没有干支上无“戊”字,就称之为“暗戊”。比如2023年1月7日,是农历十二月的乙丑日,结合前面提到的“十一兔(卯日)”,所以也能判断出此日是暗戊。
暗戊日是修行人禁忌的,不能烧香,诵经,作法。对一般人无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各位信众可以拿出老黄历,再从附表中自行印证,多多学习。
典籍有记载的最早应该是源自汉武帝时期了。
据《九天神霄戊口禁忌》记载:
当年汉武帝好道求仙,在元丰元年七月望日这一天,感应到西王母降临了。
于是汉武帝就问:现在天下多事啊,什么蝗灾,水灾,旱灾的搞的民不聊生啊,这是为什么呢?
王母娘娘就说:这不能怪我们神仙啊,这是民众自己造的灾,在一年四季里面,有六个戊日是禁忌的日子,大家都要休息,民众在这一天动土耕地的,就是犯了阴阳禁忌了,天道自然降下灾祸,于是就有了缺水干旱,百谷不收,自然民众要遭受饥饿了。
汉武帝一听,明白了,就又问:既然这个戊日的禁忌这么厉害,那怎么避免和攘解呢,我来教给大家,让大家都不再犯。
王母娘娘说:戊日的禁忌最厉害,根本没有办法攘解,而且不光是蝗灾,水灾,旱灾之类的灾祸。四季里不同的犯禁,有不同的灾祸,你们可要小心。戊日这一天不可浇灌肥粪,也就是施肥,因为会触秽地灵。春天犯六戊,那这个人就会寿命变短,子嗣变少。
如果动土,那就犯了帝星。夏天犯六戊,那这个人就会眼目失明,飞灾横祸不断,动土,就犯了主府星辰,那自然不会保佑人了。秋天犯六戊,那么这个人就会遭瘟瘪时病,动土,就犯了五岳四读。冬天犯六戊,这个人就会有很多官非口舌,还会耗散财物,如果动土,就犯了后稷皇社。如果大家都能敬畏天地,不去触犯戊日禁忌,那自然是时和岁检,衣食自然。
说完这些,王母娘娘便飞走了。
于是乎从汉朝开始,在我们汉民族中就有这样一个禁忌产生了,就是在遇到戊日的时候不动土,不干活,大家都放假休息。
现在看起来这是一个很科学的民俗,让早在2000年前的先民就知道劳逸结合了。
当然民间如此看重这个禁忌也不光是因为汉武帝问王母这一段,《抱朴子内篇·至理》中说:“鹤知夜半,燕知戊己,而未达于它事也。”水鸟在半夜的时候能感知水位,体味到自然界的生气后便会高兴地鸣叫,燕子在戊己日不衔泥垒窝,这不是说燕子聪敏得能通达其他事理,而是自然界给它的一种感知。
《太平广记·禽鸟·千岁燕》中也记载:“齐鲁之间,谓燕为乙,作巢避戊己。”戊己为土,土为中央。燕子知道在戊己日不衔土筑巢,以免犯土。
1、而从唐宋后,戊日的禁忌开始进入了宗教之中。
《女青天律》称:“法官道士焚香诵经,不禁六戊,钟鼓齐鸣,进表上章关奏天曹者罪加一倍;禁戊不犯者,功德无量。”
这里就是说,如果法师,道士等,在戊日的时候烧香进表,那就罪加一等,从重处罚。
所以现在的宫观到了这一天都不烧香,不动法器。一般不知道的信众在这一天去庙里上香,也是不鸣磬。
2、看重这个禁忌是有道理的。
“法官、道士等人,凡六戊日烧香诵经,建斋设酸,关申天曹者,丧体减身。知而故犯,殃及九祖,万劫不原,并无宽育之门。若干人非接法篆者,罪又减三等。惟道家戊日烧香,玄律最重,倘犯六戊禁忌者,并无解释之几可不慎之。”
这里是说,如果在这一天烧香诵经做法事,那就要有灾祸了。要是明知故犯,那更厉害,要殃及祖先,而且还绝不宽待,不接受认错悔改。但如果是一般人犯了这个,那就略减轻些处罚。要是道士犯了,就绝不宽待,一律严惩。
而在彭祖百忌里面还说了,这一天大家也不要去算卦,看风水之类的,这属于给自己招祸。于是乎,也就有了名正言顺的法定节假日了,呵呵。
3、说了这么多了,下面说下什么是戊日。
戊日是按六十甲子的排列顺序从老黄历上推,每六十天为一轮,其中凡是逢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这六天就叫戊日,也称“六戊”。
4、六戊,分为“明戊”和“暗戊”。
“明戊”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日。这叫“明戊”。
也就是说在天干地支记时中,到了有戊的这一天,就是明戊日。大家就要禁忌这一天了。
跟明戊对应的还有个“暗戊”。
这个是靠一套手诀来确定时间的,一般的人只需要禁忌明戊日就可以了。暗戊日是修行人禁忌的,对一般人无妨。
“暗戊”口诀为:“正羊(未日)二犬(戌日)三在辰,四月期间不犯寅,五午六子七鸡(酉日)位,八月周流又到申,九蛇(已日)十猪(亥日)十一兔(卯日),十二牛头(丑日)重干斤”。
就是说,正月里遇到地支里有未的日子,二月遇到有戌的日子,三月遇到有辰的日子,四月遇到寅,五月遇到午,六月遇到子,七月遇到酉,八月遇到申,九月遇到巳,十月遇到亥,十一月遇到卯,十二月遇到丑日,这些就是暗戊日,修行人就要禁忌了,不能烧香,诵经,作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uzibaijia/1377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三十立什么、四十惑什么、五十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