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道德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佚名 2023-11-04 00:38:35

老子道德经里面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要理解这句话,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德。

道德经,顾名思义,是讲道和德的,实际上,道德经应该是德道经,德经在前面,由此可见,德的重要性。

成书于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的帛书甲本《老子》,是迄今发现的最接近老子原著的版本,帛书甲本德篇在前,道篇在后。体现了老子尊德归道的本义,是最能体现老子思想的真本,称为《德道经》,而此版本开篇第一句就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那么,究竟何为德?

德,就是道的具体体现,或者说,道具备的属性,当然,德和道一样,是不可名说的,但是在人的思维辨识里面,为了便于传道,权做方便之说,而强名曰德。

德是什么?如果非要用语言文字来表达,那么,道就是存在,德就是表现。

我打个比方,你一听就明白了,比如说,一盏灯在发光,照亮整个房间,那么光这个存在就是道,而“照亮”这个表现就是德。

再比如说,冬天北方需要供暖,屋子里面有了热量,人就会感到温暖,那么热量这个存在就是道,温暖就是德。

2

老子说,万物遵道贵德,就是说万物都遵循道而珍惜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老子为什么这么说?

就是因为具有上等智慧的人,不会人为的表现,因为不表现,才是真正的具有,而所谓不失德,就是说总是喜欢表现,一表现,也就走样了。

打个比方,当然只是为了便于理解而已。

比如说,有的人做了好事,但是他不说,只是默默地帮助别人,甚至不让对方知道,那么他这才是德。

而有的人做了好事,喜欢满世界宣扬,捐了款,就会举着一大牌子,上面写着,我捐了多少多少,然后各种媒体宣传自己,这虽然是做好事,但并不是德,或者如老子所言,是“下德”。

其实这种行为是什么?并不是真心帮助别人,只不过是以帮助别人这种形式来谋求私利,想要通过宣传来获得更多名利而已。

所以老子说,这种刻意表现的所谓“德”,其实本质是什么?——是“无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uzibaijia/1390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