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是什么时候?是唐朝,是一个随便掷出一个名字,都在诗的天地里星光熠熠的时代。有一个叫张打油的人,在一场漫天大雪后,山都白茫茫了,院子里的狗正跑得正欢,他突然诗兴大发,念了一首《咏雪》:这首诗,用现在的话来点评叫很接地气,也不怎么讲究平仄,不过是押韵的。标题是《咏雪》,可是一个字都没有提到雪,可是处处都是雪。比如远处的山,是白花花一片晃得看不清,近边的井口是个黑黑的窟窿,黄狗的毛发变得白色。更好笑的是这句“白狗身上肿”,白狗上压了一块块白雪,不是肿是什么?当然,那时候张打油吟出这首诗,并没有想到它就像一道闪电,“轰隆”炸开了诗词界新的大门,从此中国的诗词版图上有了一个新的诗体,叫“打油诗”。
打油诗,就是指这一类用词通俗有趣,不太讲究格律,却一定会是押韵的诗。它们多以五言、七言为主,表达嘲讽、自谦,或是打谜语。一首好的打油诗,都有让人发笑的功力,关键在于你有没有那份机智的幽默感。那天,天正下着小雨,年少得志的他大踏步走在马路上。兴许是太开心了,结果,“啊”地一声,他滑倒在潮湿的地上。解缙笑着摇了摇头,拍了拍早已湿透的衣裳,人还是不能太得意啊,出口念道:自己摔倒了,要怪是春雨像油,才会滑得让我解学士跌倒,再笑笑那些笑的人都是牛。解缙这诗又是解围,又有点抖机灵,逗得大家伙都乐了。
李白和杜甫是惺惺相惜的好朋友,都是大诗人,但李白做诗多是信手拈来,兴起而作。有一次,李白遇见杜甫,发现他又变瘦了,就笑他是不是因为写诗的缘故,还做了首《戏赠杜甫》:千百年来,总有人认为这首诗说明李白在嘲笑杜甫,但这明明是朋友间的戏谑调侃,因为了解你,所以能一眼看出你瘦了,看出你在愁苦什么。杜甫是个老实人,估计就是笑笑回李白说哪有哪有,因此历史上也少了一首《戏赠李白》了。
但像苏东坡和苏小妹,互怼起来就好玩了。苏小妹额头高眼睛凹,苏东坡就做打油诗:
打油诗还是历史上有名的高情商好工具,尤其是陪伴在帝王身边的人们,需靠一点急智。
还是大才子解缙。有一次朱元璋想考考他,便说有位妃子生了个孩子。解缙头一点,不假思索地说:“化作仙女下九重。”暗中松了一口气。每一句都是急智,若非心中藏有万卷书,哪能这么开卷有益?
有次参加位老太太的寿宴,他一上来就是“这个婆娘不是人”,全场哗然,老太太的儿子们都想打他了。然后,纪晓岚又调皮了,“生的儿子都是贼”。啊,儿子们觉得非打不可了。他却笑眯眯,“偷来蟠桃献母亲”。大家都笑着竖起了大拇指。可他只是穷秀才,家中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为了让小偷知难而退,他信口念道:我们总是说做人要情商高,但情商是什么,却又说不清楚。但能够在危机中,用首简短小巧的打油诗,四两拨千斤地化解危机,又赢得掌声,这不仅是才华,也是一种高情商吧。世界那么大,总有不平事,无须骂骂咧咧,不如轻轻松松地点破就好。
有一回,欧阳修去吃饭。店家一看是欧阳修大文学家,可开心了,赶紧上好菜。吃完还特地询问味道如何。这四句分别是四句谜语,对应“无檐(无盐)”、“无算(无蒜)”、“无缰(无姜)”、“无将(无酱)”。欧阳修没有直接说出不好,给了谜语,既保全了饭店的面子,又暗暗地点评了一番。
我想,也许是下雨天时,即使你说不出“天街小雨润如酥”,也能说“春雨贵如油”。也许是天下起大雪时,即使你说不出“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也能说“白狗身上肿”。
也许是去给老人祝寿,不会只有一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也会开个玩笑说是“天上王母下凡尘”。
也许是吃到不好吃的饭菜,不是直说难吃,而是优雅地打个哑谜,“大雨哗哗飘湿墙”,给人面子,又机智地点评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uzibaijia/1391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国水墨画的意境之美
下一篇:
《写秋》太美了太有才了中国字太伟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