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说:“喜气迎人,比兄弟还亲;怒气迎人,比兵戈还伤人。”
庄子在《南华经》中也说:“兵莫惨于志,镆铘为下”,说的是没有什么兵器能比人的志气更锋利,从这一意义来说宝剑莫邪也只能算是下等。
由此看来,有积极上进或做成某事的决心和勇气尤为重要,虽然暂时还不能够帮助别人,普度众生,但他所蕴藏的祥和之气就如痛饮陈年老酒,善因善果响应的速度一定快如鼓槌弓鼓。
从前禹稷辅佐尧舜治理天下,使受水患的百姓能够安居,使受饥饿的人民能够吃饱,功德非常浩大,几乎覆盖了全天下的人民!然而,尼山孔子,他是一介布衣,虽然也有一腔抱负,但因地位低下也一筹莫展。他周游列国,到处游说,弘扬正道,难道是空说而未有所作为吗?当然不是。
单单是他的“让老年人得到安养,让朋友们互相信任,让少年人得到关怀”的心志,他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勤奋精神,就能与那些拥有天下的帝王将相相比,其功其德,足可以让万世师范,千古留芳。
要知道宇宙一切唯心造,我们的心具备整个宇宙的一切。修行的人就是要能够滋养自己本有的真性,淡泊平和,养出活泼泼一团元气,再也不动那种浮躁之气。
能做到这些的人,那么他们遇到亲人就能孝敬,遇到众生就能仁慈,遇到善事就能成就,遇到侮辱就能忍受。无论面对有情众生,还是无情山石,无论是有事,还是无事,都有一团活泼的生气,充满整个虚空界,这样修行所得到的福德无量。
这才是为善积德所要做的第一件最重要的事。
小善报近,大善报远;近报福轻,远报福重。
柳蒲那样质地的植物, 种下去晚上就会发芽,易生而早凋。但松柏却不然,被野草所困,受牛羊践踏,但长大后却成为有用之才,人类受用千年万年。
今人我们这个世界行善的人并非没有,可是能够坚定长久地做下去的却不多。因为他做了几件好事,中间遇到挫折,就荒谬地认为天地万物的规则难以知道,对到底有没有因果报应也产生了怀疑,修行至此半途而废。
这都是求善报速成之心所耽误的,欲速则不达。
因此,积德不多的人,他福报的基础就很薄;经历艰险也坚定不移的人,他能辨别道德的价值胜过一切。
古语说:“树德如滋,除恶务尽”说的是树立德业一定要滋长蔓延,广泛充分,消除邪恶一定要连根铲除,不能有遗留。我们看那些有着吉利征象的家庭,想想他们的过去,有的是多世积德,有的是多年行善。
《易》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个“余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修来的。如果只做了几件小小的好事,就希望得到大的福报,那可能吗?根基很差的人,怎么可能聚集吉庆呢?
古人言“有心为感感不灵,有心祈应应不至,这应当顺其自然,不能妄生揣度。”
因此,做事贵在坚持长久,对于积德是尤其重要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uzibaijia/1398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一生卖米功德却胜过高官百岁后尸解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