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要做的事,简而言之,一修己,二涉世。修己是为了更好入世,而进入社会也能帮助修炼身心,二者相辅相成。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于是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人们常听到的“独处守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独处就是一个自我修养的方式。清心,无论处在何种氛围中,都能保持独处时的清醒理智,梳理内心想法,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一个人心若清,会从外貌表现出来,外貌干净清爽的人,内心不会太复杂,心能依托一个整洁的身体,贪恋艳丽色相的烦恼,自可消除。人一生有太多苦,生老病死,心灵困苦等,不可避免地陪伴人的一生。但苦出现的意义并不是为了折磨人,是为了告诉人知苦而不贪图欲乐,心就不为外界所改变。“心”是生命的本质,是人的中心。轰轰烈烈,低谷茫然这都不是好的状态,或大喜或大悲太都过极端,中间平和的状态才适合“心”。大喜,不骄躁,大悲,不消沉,以平常心,看无常世界,大智。信念使得人有生存的方向,一旦有了信念,人的需求、信仰、欲望都会朝着同一方向发展。但是不正确却仍然坚持的信念,就成了执念,执念一形成,就会出现“自我”,以自己为大的思想,是万万无法达到清心的。入世之法,每个人都能总结出长篇大论,可是对症下药才可药到病除。但凡大家名师,都喜欢留下“慎言”的忠告,这其中的用意,究竟几人能知。“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在社会上产生影响。一个人的心境,从言语上也能知晓个大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涉及的领域,要谦卑,莫惹笑话;说符合场合的话,做该做的事;多说无益,不如多做;祸从口出,涉世的保身法宝便是“慎言”。带着清心入世,入世磨砺清心,周而复始,人生不会没有意义,一定会得到最深的福报。把修己、涉世都做好,哪怕还没做好仍在路上坚持着,这都是可贵的人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uzibaijia/1399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做人:高在忍贵在让心在善(精辟)
下一篇:
白居易写给元稹的几百首诗中,-最伤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