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周易》应用之纳甲筮法:占卜方式的巨变

佚名 2024-06-15 17:02:21

据相传,《周易》最初只有卦图——除了卦图之外,其它都是后人补上去的。

其中卦名与卦辞,是周文王昌姬被拘于羑里城时,推演出来的,而爻名与爻辞则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公旦所创。

易经

但是,这本书传到春秋时,已经很少有人能够读懂它了,就连圣人孔子也讲自己“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他认为自己五十岁之后,才勉强读懂《周易》。

由此可见,《周易》这本书并不容易读懂,以至于后来出现了许多解读或诠释《周易》的文章,其实最出名的就是“十翼”,当然,“十翼”出现之后,并没有让《周易》变得简单,反而让它变得更加复杂。

于是到了汉代的时候,就有人另辟蹊径,如梁人焦延寿,就著有《焦氏易林》一书,又如京房所创立的“京氏学”,更是将五行之学说纳入其中,自成一派。

而纳甲筮法,就是出京房所创。

正是这种筮法的出现,让占卜方式以及解读《周易》的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京氏起卦标记图

以下我们就来讲京房的纳甲筮法。

所谓纳甲,指的是把天干与地支纳入到八卦与各爻之中(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而天干以“甲”为首,所以称之为“纳甲”,地支则以“子”为首,所以称为“纳子”。

因此,京房所创立的纳甲筮法,就是在综合五行与《周易》之卦辞与爻辞的基础上解读卦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uzibaijia/1582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