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曰:建议使用真人、至人、神人、圣人、贤人这五大阶梯,来描述修炼境界。
首先是我们都来自人间,立足“人”,从基本做人开始,最后成就真人――至真至善至美之人,始终不离人间。
图片仅作为配图使用,与原对话场景无关
其次,从经典来看,《黄帝内经》《庄子》《淮南子》等源头性经典,已经系统提出从贤人到真人这几大阶梯,而“仙”的说法,见诸经典很晚,形成系统的描述,更是要等到道教成型之后的事情了。
再次,真人至人神人圣人贤人的说法,更普世,可以描述任何其他宗教或修炼体系的证果阶梯――这与道学普世之作风是非常相符吻合的。
可以这样说:天主、真主、基督、佛、金仙……不同名词,都是指向真人境界。都是真人的不同描述。贤人:身心健康、自主掌握生死。真人:洞彻并掌握宇宙终极奥秘。 修大成净土,通过服务人间而积功累德,首先成为的,是世间之贤人。然后才可望最终回归神洲净土――成为真人。
从“人”做起吧!
保精养血是优秀种族之根。
黄老师曰:太上感应篇是难得的做人规范。
所谓“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就是我们讲的承负之理。后面一大串具体的当做与不当做的条例,尤其适合当代这个打着“自由”“解放”名义实现情欲至上的社会。
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自己扪心自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功夫不到,往往是基础不牢啊。
转发请声明原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tyxsdy/62505.html.
上一篇: 隐仙派(文始派)法脉传承
下一篇: 缘由愿来,愿去缘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