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羲黄大学 >> 学术之声 >> 道家养生

CT导引下肺穿刺活检术

大道家园 2023-04-21 12:04:11

CT导引下肺穿刺活检术

作者: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 张韡

CT导向下活检CT-guiding biopsy

肺部病变纵隔病变肝脏病变其它部位病变

CT导引下肺病变穿刺活检

1883年Leyden在无导向设备下行肺活检诊断肺炎60年代中期Dahlgren在电视透视下行穿刺活检1976年Haage在CT导向下行肺活检术

CT导向的优点

病灶分辨率高定位准确穿刺安全穿刺结果的成功率高

CT介入器械

穿刺针穿刺针外径分为14~25G(Gauge),14~19G为粗针,20~23G为细针,24~25G为超细针,20G针外径0.9MM,内径0.7MM,18G为1.2MM和1.0MM切割针

肺活检适应症

肺内孤立或多发结节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困难肺转移性病灶的分期及分类临床考虑肿瘤,放疗或化疗前取得细胞、组织学诊断

肺活检禁忌症

临床有严重出血倾向者血管性病变患者(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等)行CT增强扫描,以确定病灶与心脏大血管的关系一般情况很差,不能耐受手术者严重肺气肿,肺广泛纤维化患者严重心功能不全者疑为包虫病患者,穿刺后囊液外溢引起种植高龄患者,诊断结果对治疗已经不起指导作用

术前准备

病人准备,有恐惧感的术前可用适量镇静剂术前有胸部CT片或者胸片其它:穿刺包、穿刺针,切割针,麻醉药,5~50ml针筒,玻片等

穿刺方法

病人的体位根据病灶部位而定,可取仰卧、俯卧位、侧卧位等。用自制的体表标志贴于相应的体表部位,CT扫描定位。测量进针方向和深度,可取多个穿刺靶点。

腺CA

鳞癌

穿刺方法

常规消毒,局麻下行病灶穿刺CT扫描确定穿刺针位于病灶内或根据需要调整针尖所在位置负压抽吸病理组织(抽吸时针尖可前后移动5mm,并加以适当旋转),涂片送病检。(目前少用,细胞学诊断)使用穿刺枪取病理组织术后CT扫描观察有无气胸及出血等并发症

穿刺时几点注意事项

要求患者平静呼吸时屏气,不要深呼吸穿刺时进针和出针时速度要准确且快病灶可以多点穿刺,特别是近胸壁处病灶针尖于病灶内应回吸以免位于小血管内退针时抽吸的负压应慢慢解除同时伴胸水的病灶不应吸入胸水以免减低阳性率

CT导向穿刺活检成功率

病灶抽吸活检其准确性达82~93%Laurent等对肺内135个大于2cm的病灶进行活检,其阳性率为95.5%,小于2cm 的病灶阳性率为89.5%张雪哲等报道阳性率90%左右

胸壁处病灶

腺CA

鳞CA

空洞或伴坏死性病灶

穿刺注意事项:

穿刺针尖应位于洞壁及非坏死组织区

鳞CA

肺内小病灶

穿刺进针速度要快沿着设定好的进针方向和角度

腺癌

腺鳞CA

鳞CA

伴胸水病灶

穿刺针应位于肿块病灶内。抽吸时注意不让胸水进入针管。

鳞CA

腺CA

伴肺不张病灶

CT上不易区分肺肿块和肺不张。肺不张病灶,仔细阅读其CT片,找出肺不张位于其所属的叶或段,如上叶、中叶或下叶。肺不张近肺门处有无结节状肿块影,穿刺时针尖进入肺门肿块处。对于肿块不明显的病灶,针尖的位置也应尽量接近肺门。第三对于肺不张病灶可采用多点取样的方式,即对肺门处不同靶点穿刺,可取2~3个靶点进行活检。

腺CA

咯大量泡沫痰,纤支镜3次阴性,活检腺CA

鳞CA

咳嗽,以肺结核治疗3月余,活检腺CA

术后病人处理

无气胸及出血等并发症的病人可休息半小时回去。嘱病人观测自身呼吸、胸痛、气喘、局部出血等情况。

细针穿刺活检并发症

气胸:肺活检的主要并发症。

气胸发生率为15%~40%不等。Siner用18~20G针,气胸发生为25%。Yeow等报道在117例病灶活检中14例发生气胸,为12%。Yamagani等报道气胸发生率为34.3%(46/134),其中3例置管引流占2.2%。

细针穿刺活检并发症

省人 医对568例细针穿刺统计气胸发生率为72例为12.3%。大部分为少量气胸(5~30%)。极少数为严重气胸,大于30%。

气胸的处理

少量换胸无需处理,卧床休息2~3天可自行吸收。大量气胸大于30%或有明显呼吸困难需进行置管进行排气引流。

细针穿刺活检并发症

出血。

文献报道10%发生中度咯血,穿刺针尖刺伤了小血管所致。我们所穿刺病人中未发现术后咯血情况。

细针穿刺活检并发症

空气栓塞。

空气栓塞很罕见,但后果十分严重,可能为穿刺针进入肺静脉内或由于穿刺造成支气管与肺静脉异常交通,气体进入肺静脉。穿刺时避免长时间拔出针芯,可防止空气栓塞发生。如发生及时处理,左侧卧位、头低足高、高压氧及复苏等。

肿瘤扩散,肿瘤细胞沿针道种植于胸膜上。

文献报道1/10万。

纵隔病变穿刺活检

穿刺时注意事项:

掌握好进针方向、深度胸壁血管心脏大血管

胸腺瘤

来源:影领学苑

【版权声明】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希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04/22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