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马同学: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常善救人
【原文】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zhé),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注释】1、撤迹:轨迹,行车时车轮留下的痕迹。
2、善言:指善于采用不言之教。
3、瑕谪(zhé):过失、缺点、疵病。
4、筹策:古时人们用作计算的器具。
5、关楗:栓梢。古代家户里的门有关,即栓;有楗,即梢,是木制的。
6、袭明:内藏智慧聪明。袭,覆盖之意。
图片仅作为配图使用,与原对话场景无关
【大意】善于处事的人,顺自然而行而不留一点痕迹。
善于说话的人,能够沉默寡言而一点也不会过火。
善于计算的人,应世接物,“无心”、“无智”,所以不用筹策。
善于笼络群众的人,推诚相与,纵使不用门户拘限,群众也不会背离。
善于结纳人心的人,纵使不用绳索来捆缚,别人也不会离去。因此,得道的圣人,善于使人尽其才,没有废弃的人;善于使物尽其用,没有废弃的物。这就叫做“袭明”。因此,善人可以做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做善人的一面镜子。不尊重他的老师,不珍惜他的这面镜子,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糊涂。这个道理,真是精微玄奥之至,只有懂得“袭明”的人,才能知道。
黄老师答:二十七章的“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说的就是无漏。
固精、化精真正做到的标准,是男女回复童体。这里尚需要些技术。
夫妻之间,如果完全断绝,建议双方都入道修炼,避免一些问题。
如果不能,就用“节”的方法处理,在一定年龄、完成人道之后,再断绝并化精。
转发请声明原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tyxsdy/62401.html.
上一篇: 至道修炼的三大主干
下一篇: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知白守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