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淮军的第一劲旅刘铭传武装是最新上映的热门电视剧中重要剧情桥段,这部剧在吸引了大批观众的关注同时也在剧情和演员表现方面取得了相当成功,堪称一部成功的佳作。清朝淮军的第一劲旅刘铭传武装是最近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就这个话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某一天当地的团总传唤刘铭传的父亲刘惠到团部,责问老人近期"军需供应"工作为何屡屡延误。刘家世代都是普通农民,自从开办乡团后,家里的钱粮已经被折腾得一空,实在没有办法继续供应。老人依实实情禀告,并请求捐免。团总大发雷霆,扬鞭立马,当众将老人骂得狗血淋头,并严厉警告:如果再有延误,老不死的你可得小心着你的老命。老人回到家,羞愧惧怕,全家人面面相觑,束手无策。
就在这时刘铭传外出归来,了解情况后,振臂一呼对众人说道:"我还不相信就没有天道王法了!我要跟他死磕!"说完,十八岁的铭传已经决然地走出门,直奔团部所在地,准备单挑那个无良团总。
随后,左手提着首级,右手挥动钢刀,刘铭传跃身上马,面对呆若木鸡的观众发表演讲:某团总为害乡里,兄弟我已替天行道,为民除害。从今往后,就由兄弟我带领大伙儿办团练,愿意跟我干的站左边,不愿意的站右边,啥也不干的站中间。演讲毕,全场肃然。几分钟后,掌声雷动,数百人争先恐后站到左边。自此,不管是抵抗太平军、捻军,还是与其他民团进行械斗,铭传率领的这支民间武装都能所向克捷,成为安徽境内知名的劲旅。
后来,铭传带着这支队伍投奔李鸿章,南征北伐,战功赫赫,其所统领的“铭军”,遂成为淮军乃至天下的第一劲旅。
以上就是关于清朝淮军的第一劲旅刘铭传武装的全部内容了,小伙伴如果觉得不错,还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历史类的相关的小知识、小趣闻和人物故事的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们。
刘铭传
(1836年9月7日,道光十六年生-1896年1月12日,光绪二十二年逝世),
字省三,号大潜山人。
在家中排行第六,因为脸上凹凸不平,被称为六麻子、刘麻子或刘六麻子。
安徽合肥西乡人(今肥西县铭传乡),是中国清朝末期的一位将军和大臣,
是淮军重要将领,台湾省首任巡抚。
刘铭传出生穷苦,11岁丧父,生活极为艰苦。18岁时放弃读书,落入江湖,曾一度上山做强盗。1856年他的母亲因为受牵连自杀。刘铭传还乡做团练。他曾一度想加入太平天国,但没有这样做,同时他一开始也反对清政府积极对抗太平天国。1857年刘铭传拒绝当时合肥知县的求救而被捕,此后不久又被释放。从此他投靠李鸿章的淮军开始加入对太平天国的战争。1864年刘铭传所率部队攻克常州,俘虏陈坤书,被因此晋升为直隶提督。1867年刘铭传因对捻军作战有首功,被封为一等男爵。
刘铭传在北京做官时与其他官僚相处不和,因此他辞职或被免职还乡。他在家乡进行了一些建设工程(如:创办肥西书院等),修祖祠。
1884年因中法战争爆发,使得刘铭传被清廷重新启用派往台湾。刘铭传在台湾时多次击败法军登台的计划,在沪尾大捷中最终使法军放弃登台。1885年清廷将台湾从福建分离出来建立台湾省,刘铭传任巡抚。到1891年为止刘铭传在台湾设立防御措施,整理军备,同时也在台湾开发和建立了许多基础设施,督台期间台湾铁路开通,台湾与福建之间的第一条电缆被铺设,此外他还建立了电报局、煤务局、铁路局等一系列管理机构,为台湾近代化的先驱。但是刘铭传的新政并没有考虑到官吏的廉洁以及台湾本身财政负担的问题,导致台湾省财政负担大幅增加,官员贪污,地方乡绅的抗拒;1889年彰化就曾经因为清田赋问题而爆发「公道大王」施九缎的叛乱。
1891年刘铭传告老还乡,由邵友濂接任。1896年底病逝於故乡。著作有《刘壮肃公奏议》、《大潜山房诗稿》。
今日为了纪念刘铭传担任巡抚内为台湾近代化所做的贡献,许多机关以他为名,包含在台北的铭传大学。 基隆市有一条刘铭传路,在仁爱区的爱七路与爱九路之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163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