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内容除了大家在上学期间的历史书可以学到一些,但其实在历史的海洋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等待大家来挖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卢象升和孙传庭谁厉害?卢象升死的很冤是怎么回事?这一内容。
明朝时期卢象升和孙传庭都是备受赞誉的名将。但究竟谁更加厉害呢?这一话题引发了广大人民的讨论。有许多人认为卢象升战死时非常冤枉,那么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呢?为什么他的死带来如此大的争议呢?
卢象升是明朝天启二年的进士,出身于文人家庭,但却怀揣着战略家的雄心。1629年,满清太极突破关内,率领十万大军直逼京师,明朝廷陷入了巨大的震动。崇祯皇帝发出招募各路人马进京勤王的命令。当时仅29岁的知府卢象升,居然能够招募到一万多年轻的民兵,带领他们前往京师抵抗清军。崇祯立即看中了这个忠心耿耿的年轻人,于次年命他整顿军备。
经过三年的努力,卢象升成功地训练出了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部队,被称为“天雄军”,成为大明朝廷的精华力量。在崇祯六年到九年期间,卢象升经历了数百次战斗,多次击退了闯军的进攻。他总是激情澎湃地率领部队冲锋陷阵,从未尝过失败,威震湖广。崇祯皇帝甚至亲自赐予他尚方宝剑,农民军一听到卢象升的部队来了,便生出恐惧之心,将其尊为“卢阎王”。
然而卢象升的英勇事迹和威名并没有为他带来幸运。1644年正月,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攻破了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自缢而死。而卢象升则因为在守备京城时抵抗失败而战死,其死因成为了众多争议的焦点。有人说他在守城时缺乏足够的准备,有人则认为他是为了保护朝廷,不惜牺牲自己而战死的。如此英勇而充满牺牲精神的死法,也让他的去世倍受争议。
卢象升和孙传庭都是明朝的名将,他们各自在抵抗满清入侵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卢象升因为其战死而成为了历史的焦点,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家,更是一个无所畏惧、舍生忘死的将领。无论是卢象升还是孙传庭,他们的壮举都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崇祯十一年,多尔衮率领清军8万攻打紫禁城,卢象升立刻率领关宁铁骑等精兵,在保定与清军对峙,卢象升下令全军死战,不得后退。而此时监军太监高起潜因畏惧清军势力,居然擅自率军潜逃,不予支援。最后巨鹿一战,卢象升仅率1万多的士兵平民厮杀,最后力战而亡。
孙传庭也是进士出身,却有勇有谋,崇祯九年任陕西巡抚,打造出大明的另一支劲旅“秦军”。在陕西长安子午谷,一战击溃农民军,俘虏闯王“高迎祥”。之后两年,孙传庭多次进攻闯军,连战连捷。潼关一战,打的李自成全军覆没,最后仅带18骑逃走,陕西境内的农民军几乎被完全镇压。当时明朝能有此战绩者,仅传庭一人而已。
如果再给孙传庭2年左右时间,说不定明朝内乱就此平复。可惜就在崇祯十一年,清军率部攻打北京,卢象升战死,崇祯招正在剿匪的孙传庭入京协防,孙传庭也因此愤愤不乐,被崇祯下狱,这一举措让闯军得以喘息,最终推翻了明朝。
崇祯十五年,因闯军势大,崇祯再起启用孙传庭。此时闯军势力与当年已不可同日而语,孙传庭铁血治军、镇压豪强,防治瘟疫,被迫仓促出潼关迎敌,战败身死。孙传庭死后2年,大明王朝灭亡。
卢象升,明末著名将领,浙江宜兴人。崇祯二年十月,皇太极率大军直逼京师,在京师被围,各路援军畏缩不前的危难之时。时任大名府知府的卢象升在当地招募了一万多名团练,不辞劳苦赶到京师驻防,这对于坐困愁城的崇祯来说不亚于雪中送炭。
不久,卢象升被委任为右参政,整顿大名、广平、顺德三府的兵备,卢象升采用戚继光的练兵方法练成了一支精锐部队。当时西北贼兵纷起,肆虐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卢象升临危受命,率军开赴山西,在山西冷水村大败农民军数万人。战斗中,卢象升身先士卒,率大军将农民军逼至一处山崖,对方用冷箭射伤他的额头,卢毫不畏惧,满脸是血的提刀带头冲锋,把农民军击溃。战后,卢象升得了个“卢阎王”的绰号,他带的这支精锐部队称为“天雄军”。
随后,卢象升率领天雄军在湖北,安徽历经大小阵战数百起,大败高迎祥,张献忠,马回回等各路义军。崇祯闻奏大喜,升任卢象升为兵部侍郎,节制七省军务,授尚方宝剑,专管东南平贼事务。崇祯九年,卢象升上书,论述贼兵四起,屡扑不灭的原因是百姓因为灾荒缺少粮食,不得已而从贼,如果不从根源上解决吃饭问题,即使招再多的兵也难以平贼。很可惜,这个建议崇祯没有采纳。
崇祯十年,皇太极命多尔衮率八万清军再度进攻京师外围,崇祯急召宣大总督卢象升火速驰援,委任他“总督天下兵”,拱卫京师。可兵部尚书杨嗣昌却主张与后金和议,联合监军太监高起潜陷害卢象升。崇祯诏令卢进兵巨鹿,实际上他能指挥的兵马却只有两万人,在嵩水桥与八万清军接战。当时,卢象升派人向监军高起潜求援,可离巨鹿只有50里之遥的数万关宁铁骑却在高起潜充耳不闻的情况下,眼睁睁的看着卢象升孤军奋战,深入重围。
卢率部奋勇冲杀,炮尽矢穷。最后,卢象升在亲手击杀数十人后,身中4矢3刃,仆地而亡。其亲兵杨陆凯伏在卢象升身上,保护其遗体,身中24箭而亡。而高起潜在听到卢象升战败的消息后,率军撤退却遇到清兵埋伏,大败而逃。
战后,由于杨嗣昌和高起潜的故意吊难,隐匿不报,导致卢象升的尸体直到80多天后才得到收敛。卢象升死后,天下震动,大明自与后金开战以来,尚未有督师战死的先例,而卢象升的死对于大明来说俨然是一根擎天柱石轰然倒塌。他的枉死不但没有抵挡住清军围困京师的战略意图,还使得肆虐西北和中原的义军更加肆无忌惮,直到另一位猛人孙传庭的出现才稍稍受阻。
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朝廷命孙传庭兼督河南、四川军务,随后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加督山西、湖广、贵州及江南、北军务,兵部侍郎张凤翔“进言孙传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将,皇上只有此一付家当,不可轻动”。崇祯帝不从。孙传庭不欲仓促出战,可是在朝廷的催逼下,传庭不得已在八月亲率白广恩、高杰等部10万人出师潼关,同时檄左良玉西上,总兵陈永福、秦翼明分别将河南与四川兵互为犄角。九月,孙传庭在汝州兵败,李自成一日内追杀四百里地,直撵孟津,明军四万余人战死,损失大量兵器辎重。
十月初,李自成攻克潼关,总兵白广恩、陈永福投降李自成。李自成以十万军围攻孙传庭,孙传庭向渭南撤退,十月初三,孙传庭战死,时年51岁。
本文涵盖了关于卢象升和孙传庭谁厉害?卢象升死的很冤是怎么回事?的所有内容,希望能够为读者们提供有关该主题的全面了解。如果您对历史人物及历史相关知识感兴趣,我们强烈建议您关注我们的,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包括历史事件、历史名人、历史文化等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163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古罗马首富克拉苏的衰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