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唐中宗被韦皇后毒死是真的吗,(韦后乱政:毒死唐中宗)

华里士 2023-10-03 09:20:57

唐中宗被韦皇后毒死是真的吗?是最新上映的热门电视剧中重要剧情桥段,这部剧在吸引了大批观众的关注同时也在剧情和演员表现方面取得了相当成功,堪称一部成功的佳作。唐中宗被韦皇后毒死是真的吗?是最近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就这个话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唐中宗被韦皇后毒死是真的吗?

唐中宗李显再次登上皇位后,他彻底摒弃了以往蛮横无理、任性妄为的行为,变得成熟稳重、胆小怕事。他经历了从皇帝到庐陵王再回到皇帝的曲折跌宕,吃了不少的苦头。

李显对自己的母亲武则天非常尊敬,他为武则天树碑立传,并追封她为则天大圣皇后,安葬在乾陵。武则天是唐朝历史上杰出的女性,她通过自己的才华和智慧,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担任过皇帝的女性。李显对母亲的崇敬之情体现了他的孝心和对历史的尊重。

为了感恩当年不离不弃、鼓励陪伴自己的韦皇后,李显竭尽所能满足她的一切要求,甚至愿意将天上的星星都摘下来送给她。他对于韦皇后和武三思之间的感情不闻不问,表现得非常冷漠。如今,李显通过神龙政变实现了君弱臣强,为拉拢武三思,他还封她的情人上官婉儿为夫人,显示了对她的重视。

然而这样的情况却让韦皇后变得嚣张跋扈,任人唯亲,产生了效仿武则天的想法。她和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也深受宠爱,得到所有她要求的东西。韦皇后甚至提出想要安乐公主成为皇太子,要求废掉太子李重俊。太子感到自己的地位不保,提前策划政变,结果以失败告终。

李显重返皇位后,他变得谨慎小心,对待自己的家庭和政治事务都变得更加审慎。他对母亲的纪念和对权臣的信任,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让韦皇后开始走上武则天的路,但他最终明白了过度纵容和宠爱的危害。他历经坎坷,最终懂得了做一个深思熟虑的君主的重要性。

这种情况下韦皇后嚣张跋扈任人唯亲就有了效仿武则天的想法,他们的女儿安乐公主也被宠上了天,要什么给什么以至于提出想要成为皇太子要求废掉太子李重俊,太子感到地位不保提前策划政变结果以失败告终。

经过神龙政变,李旦被封为安国相王,太平公主封为镇国公主,李显给了他们很高的政治地位都拥有自己参政议政的小集团导致皇权的衰弱。中宗李显为遏制功臣派的势力拉拢武三思一族,甚至于把韦皇后都奉献了出去,皇权才强盛起来但是皇帝性格懦弱韦皇后强势要学习武则天开始在朝堂培养自己的势力,打压反对的臣子与安乐公主一起做着春秋美梦。

恰在此时李显突然暴毙打破了政治平衡,这就给了有野心的相王三儿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理由他们为策划政变名正言顺就打着中宗被毒杀的旗号杀入宫中解决掉韦皇后,安乐公主稳定政局。

韦皇后与自己的女儿安乐公主两人都想要向武则天一样成为一代女皇,安乐公主想要被封为皇太子没有得到李显的同意她可能会心怀不满,韦皇后的要求皇帝都得到了满足即使再急不可耐的要当皇帝当时的局面她还没有完全掌控也没有必要担着政治风险去杀害皇帝毕竟那还是自己的丈夫呢!

一个妻子一个女儿再怎么样胆大妄为也绝不可能密谋杀死李显,于情于理都说不通。而李唐王室家族都有遗传性的心脑血管疾病这种病是突发性的不可察觉的,每位皇帝身上都有体现到李显这也就能解释得通了。因此中宗绝对不是被毒杀而是突发疾病。

唐中宗是个与弟弟相王李旦都是倒霉的人,从皇帝一下子跌到基本上与平民百姓差不多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忍受的,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

李显在韦皇后这个坚韧不拔的女子鼓励下才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此后性格突发逆转懦弱,没有坚定主意,讨好韦皇后,满足自己女儿的要求做一个慈父对于国家大事则兢兢业业尽量做好皇帝的本分让百姓安居乐业。

在本文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唐中宗被韦皇后毒死是真的吗?的相关内容。如果你想要钻研更多的历史相关内容,我们推荐你关注。在上面你可以找到详尽的历史知识和有趣的历史故事,让你更好地理解过去,开阔视野,以及深化你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韦后乱政:毒死唐中宗

唐朝是李家的天下,按照封建社会的规矩,只有和皇帝同姓的人才能封王。可是唐中宗复位以后,便立妃子韦氏为皇后,追封皇后的父亲韦玄为贞王。大臣责虚反对说:异姓不王,古来如此,陛下刚刚复位,就大封后族,天下会失望的
唐中宗不理睬
原来,在武则天的4个儿子中,除去李弘聪明练达、通晓事理以外,其余三个都不像母亲,而像他们的父亲高宗了。尤其这位中宗李显,特别庸懦。他被武则天放逐到房州的时候,只有韦氏陪着他,两人尝尽了人世间的苦难。每当听说武则天派使臣来了,唐中宗就吓得想自杀,韦氏总是安慰他说:祸福无常,不一定是赐死,何必这样惧怕呢?有韦氏在患难中的帮助,唐中宗才活了下来,所以他和韦后的感情特别好。他曾经对韦氏发誓:有朝一日,重登帝位,一定满足你的一切愿望
如今他当上了皇帝,就想实践自己的誓言,一切都按韦后的愿望办。这样一来,韦后也学起武则天来了,但是唐中宗比唐高宗更昏庸,韦后远没有武则天那样的政治才能,所以唐朝的政局又开始动荡不安了
那时候,武则天虽然死了,武三思仍然很有势力。韦后最宠爱的小女儿安乐公主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两家成为儿女亲家,关系十分密切。时间一长,武三思和韦后就勾结在一起了。唐中宗对韦后言听计从。他见韦后信任武三思,自己遇到什么重大的事,也找武三思商量,还听从韦后的意见,任命武三思当了宰相。武三思依靠韦后,比武则天当权的时候还要威风。张柬之见形势不妙,就劝唐中宗除掉武三思,削弱武氏的权力。可是,木已成舟,武三思已经深得唐中宗的信任
武三思知道了张柬之想要加害于他,忙去找韦后商量对付的办法。韦后和武三思一起,到中宗那里攻击张柬之等5位大臣,说他们恃功专权,图谋不轨。昏庸的唐中宗信以为真,忙问:这如何是好?武三思把他和韦后策划好的主意说了一遍,要唐中宗晋升张柬之等5位大臣为王。唐中宗解地问:封他们做王,不是更难控制了吗?武三思说:这叫明升暗降,实际上夺了他们的权
唐中宗依照他的意见办了。果然,5位大臣做了王,反而不能再参预朝政。武三思把持大权,被张柬之罢官的一律复职。后来,武三思又捏造了附马都尉王同皎谋反一案,把张柬之等5位大臣先发配后处死
安乐公主是韦后最小的女儿,野心勃勃,一心想做第二个武则天。因她长得又漂亮,又聪明,因此中宗和韦后格外宠爱她,一些趋炎附势的官员对她也百般巴结。安乐公主在宫中飞扬跋扈,为所欲为。她想办什么事,需要皇帝下诏,她就自己把诏书写好,却将内容部分用手掩住,不给皇帝看,只让皇帝签署。昏庸的中宗竟然笑着从命。因此对安乐公主无人敢惹
那时朝廷已经迁回西都长安。中宗和韦后生的儿子李重润,19岁时因议论二张被迫自杀了,皇家没有嫡子,只好立中宗的庶长子李重俊为皇太子。可是安乐公主对唐中宗立李重俊做太子很不满意。安乐公主竟缠着父亲要他废了太子,而立自己为皇太女,将来继皇帝位。学她祖母的样子,也来做做女皇
安乐公主朝思暮想当女皇,因此把李重俊看成眼中钉,千方百计想把他除掉。太子李重俊忍无可忍,便跟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将军李思冲等起来反抗。他们领了300多名羽林军,先杀向武三思的王府,把武三思和武崇训捉住,历数他们的罪恶,将他们一刀斩了。驸马武崇训死了,安乐公主改嫁武延秀,仍然像以前那样横行霸道。后来连宰相也出自她的门下,中书令宗楚客便是其中的一个。宗楚客是武则天堂姐的儿子,进士出身。他原来投靠武三思,作了兵部尚书。武三思死后,他又投入安乐公主门下,终于官居宰相
公元710年,有个叫郎岌的老百姓,给皇帝上书,说皇后和宗楚客将为逆乱。韦后让皇帝把朗岌杖毙。又有许州司马参军燕钦融上表说:皇上淫乱,干预国政。而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等人,也图危害宗庙社稷
中宗把燕钦融召来,当面询问。燕钦融慷慨直言,把韦后、安乐公主的丑事和不法勾当和盘讲出。中宗听了默然不语。宗楚客在一旁见了,怕燕钦融再说出他的事来,竟矫诏让侍卫把燕钦融投在殿廷石阶上,折颈而死。中宗虽然不曾责备宗楚客,但面色很难看。宗楚客知道皇帝已经生了疑心,赶忙去报告了安乐公主。公主又和韦后商量。安乐公主建议,夺权害死父亲,让韦后临朝,立她为皇太女,将来传位于她。韦后同意了,母女二人合谋要毒死唐中宗,一天,唐中宗正审阅奏章,来不及吃饭,韦后让宫女送去蒸饼。唐中宗边看奏章边吃,没等吃完,便倒在地上死了
韦后毒死唐中宗,把消息封锁起来,不发丧,然后召集韦家子弟和她的亲信,带兵5万人守卫京城,准备登基称帝。她没料到,被她陷害罢了官的李隆基,早已料到韦后会篡夺皇位,为了保住唐室江山,在长安的羽林军中结交了一批猛将,等待着时机。唐中宗被害,李隆基立即发动羽林军攻入宫中,杀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接着用武力清洗韦氏和武氏集团,把韦氏家族和武氏家族的人差不多都杀光了
最后,由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出面,恢复唐睿宗的帝位。公元712年,唐睿宗又把皇位让给了李隆基,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玄宗。

李显怎么死的唐中宗李显被谋害之谜揭秘

帝王档案李显:705年-710年在位,又名李哲,李治第7子,为第3子,性格懦弱昏暗。初封为周王,后改封为英王,高宗病逝后即位,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6年,无所作为。后被韦皇后毒死,终年55岁,死后葬于定陵。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庙号中宗
唐中宗被谋害之谜唐中宗李显,原名李哲,为武则天第三子。武后生四个儿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哲,四子李旦。其两位兄长先后被武则天所废之后,李显被立为太子。高宗于公元683年12月病死,他于同月甲子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嗣圣。中宗比高宗更为昏庸无能,即位后,尊武则天为皇太后。裴炎受遗诏辅政,政事皆取决于武则天。他重用韦皇后亲戚,试图组成自己的集团。欲以韦皇后之父韦元贞为侍中,裴炎固急以为不可。李显大怒:我以天下给韦元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武则天对中宗的举动大为恼火,684年2月,继位才两个月的中宗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先后被软禁于均州、房州14年,只有妃子韦氏陪伴,两人相依为命,尝尽了人世的艰难。每当听说武则天派使臣前来,中宗就吓得想自杀。韦氏总是安慰他说:祸福无常,也不一定就是赐死,何必如此惊恐。韦氏的鼓励、帮助、劝慰,使他在逆境中坚持着活了下来。因此,中宗和韦氏作为患难夫妻,感情十分深厚。他曾对韦氏发誓说:有朝一日我能重登皇位,一定满足你的任何愿望。但是他做梦也没想到,最后要他性命的人,正是韦氏
公元699年,中宗被武则天召回京城,重新被立为太子。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丙午日,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杀张易之、张昌宗。迫使则天皇帝传位于中宗。是年改年号为神龙,2月,复国号为唐。中宗复位后,马上立韦氏为皇后,又不顾大臣的劝阻,破格追封韦皇后之父亲为王,并让韦皇后参预朝政,对张柬之等功臣却不加信用
中宗将韦皇后的女儿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
安乐公主,唐中宗女。韦后所生,小名裹儿。先嫁武崇训,后嫁武延秀。景云元年,与韦后等人毒死中宗,不久在发动的宫廷政变中被杀
唐中宗李显生有八个女儿,李裹儿是老七,是中宗被废后,与韦氏赴房州时韦氏在途中分娩的。因当时情况窘迫,匆忙中解下衣服做襁褓,所以取名为裹儿。李裹儿十多岁时,姿性聪慧,容貌美艳,中宗与韦氏对她十分宠爱,自幼听其所欲,无不允许,所以安乐公主从小就养成了骄横任性的脾气。待中宗被召回到东宫后,武则天看见李裹儿,也格外欣赏她的秀外慧中,遂封为安乐公主
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年纪比安乐公主大一岁,常在宫中出入。武崇训常在宫中偷香窃玉,和宫女做下许多风流事情,以致外面沸沸扬扬谣传武崇训上祖姑母,传在武则天耳中,觉得太无伦理,便把安乐公主指配给武崇训,以平息浮言。临嫁时贵戚显宦,无不往贺。宰相李峤、苏味道及郎官沈期、宋之问等都献入诗文称颂。其实安乐公主与武崇训已在暗中勾搭上了。下嫁以后不出六个月,安乐公主便产下一男婴
不久武则天死后,唐中宗复位,安乐公主渐渐地恃宠而骄,权侵天下。由于中宗长期被废于房州,韦后和他共过患难,中宗在房州时曾对她说: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所以中宗复位后对韦后很放纵。韦氏效仿武则天,当中宗视朝时,也在御座左侧隔幔而坐。桓彦范劝谏中宗说:牝鸡司晨,有害无利,请皇后专居中宫,勿预外事。中宗却并不理睬
武崇训的同族兄弟武延秀姿度闲冶,且在突厥数年,通晓番语胡舞,比武崇训年轻英俊,常进驸马府闲谈。安乐公主和武延秀也不避忌,常常在一块儿说笑。武延秀见这位安乐公主长得真是天姿国色,便一心一意地在公主身上用功夫。安乐公主看他既威武又英俊,还寻欢献媚,便也把持不住,二人在背地里结下风流私情,终日在府中打情骂俏,全府上下只有武崇训不知情
中宗的太子李重俊,非韦氏所生,他经常遭受到韦后的排斥、太平公主的欺侮和武三思的戏弄,而自己无权无势,只得忍气吞声,但暗地里却积蓄势力。武崇训唆使安乐公主请中宗废太子。李重俊甚为不平,神龙三年发动部分羽林军杀死武三思与武崇训,谋诛韦后与安乐公主,因相从的羽林军倒戈,政变失败,李重俊被杀
武崇训在李重俊的叛乱中被杀死,安乐公主便乐得与武延秀共叙幽欢,武延秀骤得公主委身,自然格外尽力,沉浸在温柔乡里。渐渐的二人明目张胆起来,公然与夫妇一般同起同卧。中宗闻知,索性将安乐公主许配武延秀。韦氏见武延秀翩翩少年,也不禁惹起欲火,后来竟迫令武延秀侍寝,居然母女同欢
安乐公主与中宗的另一个女儿长宁公主竞相大兴土木,广建宅第,并在装修的奢侈豪华等方面互相攀比,不仅在建筑规模上完全模仿皇宫,甚至精巧程度上超过了皇宫。中宗在金城坊赐宅给安乐公主,穷极壮丽,国库为之空虚。长安有一个昆明池,是西时开凿的,安乐公主嫁出宫去,心中常记念昆明池畔的风景,便仗着中宗宠爱,请求把昆明池赏给她,划到驸马府园地中去。中宗拒绝说:昆明池自从前代以来,从不曾赏人,朕不能违背祖宗成例。况池鱼每年卖得十万贯,宫中花粉之资,全依靠它。今若将这池赏给你,会使妃嫔们失去颜色
安乐公主心中十分懊闷,于是自行强夺民田,开凿了一个大池,取名为定昆池,隐隐有超过昆明池的意思。池边草木风景,全照昆明池一样。池中央仿华山堆起一座石山,从山巅飞下一股瀑布倒泻在池水里。另辟一条清溪,用玉石砌岸,两岸琪花瑶草,芬芳馥郁,溪底全用珊瑚宝石筑成,在月光下照着,分外清澈。飞阁步檐,斜桥磴道,衣以锦绣,画以丹青,饰以金银,莹以珠玉。落成的这一天,满园点缀着灯彩。到了夜间,树头灯光闪耀,好似天上繁星。沿池造着许多亭台,招集了许多渔户、猎户住在那里,公主自己也打扮成渔婆猎户的形状,在池上钓鱼或在山上打猎
安乐公主集天下巧匠,在洛州昭成佛寺中,造了一座百宝香炉。炉高三尺,开有四门,架四座小桥,雕刻着花草、飞禽、诸天、伎乐、麒麟、鸾凤、白鹤等,炉身嵌着珍珠、玛瑙、珊瑚、宝石、车磲、琬琰,用钱三万,府库历年储藏为之一尽。她拥有两件百鸟裙,为旷世珍品。百鸟裙是由负责备办宫中衣物的机构尚方制作的,采百鸟羽毛织成。此裙的颜色令人眼花缭乱,不知其本色,从正面看是一种颜色,从旁看是另一种,在阳光下呈一种颜色,在阴影中又是另一种,裙上闪烁着百鸟图案。后来益州献单丝碧罗笼裙,缕金为花鸟,细如丝发,大如黍米,眼鼻口甲皆备,神奇而不可思议
安乐公主开府置官,势倾朝野。她把国家官爵分别标定价格,县长若干,刺史若干,公开兜售,价款缴足,不管是屠夫酒肆之徒,还是为他人当奴婢的人,只要纳钱三十万,便由公主立降墨敕授官。一时所授官职竟有五六千人。安乐公主常常自写诏书,拿进宫去,一手掩住诏书上的文字,一手却捉住了中宗的手在诏书上署名。中宗爱女心切,竟然也不看到底写些什么,签名了事。因此宰相以下的官员多出其门。常有土豪劣棍,走了安乐公主的门路,忽然诏书下来拜了高官,不但吏部衙门不知,中宗也莫名其妙
安乐公主自幼养在武则天身旁,很羡慕武则天独断朝纲的做法,便异想天开要做皇太女。中宗抚着公主的脖子开玩笑说:等你母后做了女皇帝,再立你为皇太女也不迟。安乐公主便天天在背地里怂恿韦氏,效仿武则天临朝听政。韦后因中宗体弱多病,便自行开始独断独行,气焰一天盛似一天。而中宗终日躲在宫中,找几个美貌的宫女调笑解闷,所有军国大事,全听韦后一个人主持
一天安乐公主忽发奇想,想起南海泥洹寺里佛像的五绺须,是以东晋谢灵运的真须装的,于是打发黄门官去将佛须一齐割下来,寺僧根本就不敢阻拦。原来时候的谢灵运须髯很美,他自己也十分珍爱,每晚临睡时候,便用纱囊装起来。后来,谢灵运被杀临刑的时候,便自愿把须髯割下来,施给泥洹寺僧,为装塑佛像之用。那寺中僧人,每见有人来随喜,便得意地将佛须指示与人看,如今见安乐公主把佛须一齐割去,心中万分痛苦。到了端午节,公主妃嫔都聚集在昆明池盛宴斗草。正斗得热闹,安乐公主忽然拿出谢灵运的真须来,众人都万分惊诧
安乐公主的儿子,只有8岁。一天韦后把孩子抱在膝上,下手诏拜为太常卿、镐国公,食邑五百户
中宗见韦皇后擅自做主下旨,不把他放在眼中,当时便拦住韦后的手诏说:且慢下诏!待朕回宫去,再做计较。韦后听了,冷冷地说道:什么计较不计较?陛下在房州时候,不是说将来一听妾所为吗?为何如今又要来干涉呢?中宗心中愈觉耐不住了,便一句话不说,传旨起驾回宫。韦后早已不把中宗放在眼中,见中宗负气回宫,也毫不惊惧,在安乐公主府中饮酒作乐直到深夜
不久,许州参军燕钦融上言:皇后淫乱,干预国政,安乐公主、武延秀及宗楚客等,朋比为奸,谋危社稷,应亟加严惩,以防不测。中宗面召燕钦融诘问。燕钦融以头叩地高声而言,神色毫不屈服,唐中宗默然不语。燕钦融才步出朝门,便由韦后的手下宗楚客擅令骑士,把他用锁链拿回,掷于殿庭石上,折断颈项,立时毙命。中宗未免动怒,查问此事为宗楚客指使,不禁恨恨地对那些骑士说:你等只知有宗楚客,不知有朕么?宗楚客听说后十分恐惧,怕皇上会杀了自己,也思来想去,还是入宫告诉韦氏说皇上已有变志。韦氏正因前次中宗负气之事而耿耿于怀,而且韦后又私通马秦客、杨均,担心事泄露而招大祸;安乐公主则希望韦后临朝后自己能做皇太女,所以母女联合起来,计议毒死中宗。韦氏亲自制饼,把毒药放入馅中。待饼已蒸熟,听说中宗在神龙殿查阅奏章,便令宫女携饼送给中宗
中宗最爱食饼,伸手取了便吃,一连吃了八九枚,还说是饼味很佳,不料过了片刻,腹中大痛,坐立不安,倒在榻上乱滚。内侍急报韦后,韦后徐徐入殿,假意惊问。中宗已说不出话,用手指口,又延挨了数刻,身子不能动弹,两眼一翻,就去了另一个世界
韦后如愿偿地临朝听政,任用韦氏子弟统领南北衙军队。宗楚客与武延秀及韦族诸人,共劝韦氏仿效武则天的故事,并除去相王李旦。谁知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已先一步动手,带领羽林军夜入玄武门,肃清宫掖,尽杀韦姓诸人。韦后疑惧之下逃入飞骑营中,有一个飞骑兵将韦后斩首,并将其首级献给李隆基。安乐公主深居别院,还不知外面的事变,正在对镜描眉,一个少年美貌男子在一旁陪侍着。突听得后面一响,正要回头看,后颈忽觉暴痛,惨呼一声便倒地而死
据太平广记:唐景龙年,安乐公主于洛州坊造安乐寺,用钱数百万。童谣曰:‘可怜安乐寺,了了树头悬。’后诛逆韦,并杀安乐,斩首悬于竿上,改为悖逆庶人。所谓预兆固不可信,但安乐公主的结局确实是她自己的胡作非为所酿成的
被妻儿毒杀的皇权殉葬者李显的整个人生都是悲哀的。因为他从出生到死亡,一直都在做着别人手中的棋子。从他出生到死亡,命运就被捏在两个女人手里。在母亲武则天的光环掩映之下,他基本没有自主的机会;终于自由了,又被操纵在韦后与女儿手里,甚至被害了性命。虽然他两次称帝,虽然他做了几年的皇帝,但是,真正自己说了算的事,可谓屈指可数。他在吃了自己最爱的妻儿送来的膳食而遭毒死的时候,不知道他可曾想过:称不称帝到底哪个更幸运?

历史上唐中宗李显是一个怎样的人?李显真的是被毒死的吗?

唐中宗李显,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唐中宗前后曾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驾崩,终年55岁。

李显是一个怎样的人?公元683年唐高宗驾崩,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年号为嗣圣。中宗比较软弱无能,虽为九五之尊,朝政却为皇太后武则天把持。后来中宗重用韦皇后的父亲韦元贞为宰相,被辅助朝政的裴炎告知了武则天,武则天认为这是中宗对她的挑战,大怒之下将中宗废为庐陵王,赶出了长安城。这时候,唐中宗李显只不过才在位了36天而已。



李显在被贬的14年岁月中,每次听说武则天派使臣前来,中宗都吓得腿软发抖。妃子韦氏安慰他说:“祸福无常,也不一定即是赐死,何必如此惶恐。” 软弱无能怕死的唐中宗,反而需要妃子韦氏的安慰才有活下去的信心,长年累月这样下去,也无形中形成了妃子韦氏日后不将李显放在眼里的性格特征。

公元705年,由于武则天年老病重。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率领羽林军闯入玄武门,杀了武则天宠臣张易之、张昌宗。并迫武则天传位于李显。李显得以重新继位,国号为唐。中宗复位后,马上封韦氏为皇后,并破格封韦皇后之父亲为王,同时允诺让韦皇后介入朝政。

唐中宗复位5年之后,于公元710年驾崩,终年55岁。唐中宗死时正在批阅奏折,而且之前完全没有一点儿征兆,那么,唐中宗是怎么死的呢?

资治通鉴:“五月,丁卯,许州司兵参军偃师燕钦融复上言:‘皇后奸淫,干与国政,宗族富强;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图危宗社。’”
这是燕钦融状告韦皇后奸淫,干预朝政,公主、驸马等人危害江山社稷。李显没有第一时间拿韦皇后问罪,但是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的淫乱之事连宫中大臣也知道了,就算李显再想睁只眼闭只眼,面子上也拉不下来,毕竟这是涉及帝皇家的颜面问题,所以一时之间李显也是大为光火。

不曾想,这竟也成了李显身亡的导火索。韦皇后和安乐公虽然没有受到问责,也没有丝毫悔改之心,反而觉得李显成了她们纵情享乐的伴脚石。于是密谋着想致李显于死地,再登上帝位,做哪武则天第二。




韦后素知中宗喜饼,便令人置毒药于饼中,饼送迷龙殿,中宗阅奏章,饿了顺手吃之,忽然腹中绞痛,倒地哀号不已,不一会中宗已是口中嗫嚅不语,随后便一命呜呼了。
按照这样的说法,唐中宗很明显就是被毒死的。大唐盛世,好好的大好河山。身为帝皇,本应该大展宏图,成就不世基业的,偏偏李显不能,因为他的母亲是武则天,这个帝皇史上的唯一女皇,李显就是在她的阴影中,养成如此阴柔懦弱的性格,两次立为储君,最后还死在了自己的老婆女儿手中,一生离不开女人的掌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367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