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有哪些名人?随着电视剧的热播,也逐渐引起了广大粉丝的关注,众所周知该剧一经播出,就以其精彩的剧情,精良的制作,精心的演绎,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拿下了收视第一的宝座,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好剧!
沈从文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文学大师,他构筑了“翠翠”和“萧萧”等一系列令人神往的人物形象,成就了一系列经典作品。他的早年生活充满了风雨和坎坷,随部队在沅水支流边的城镇游荡了近5年,而后又飘零到了完全陌生的北京。在这段时间里,他创作了著名的中篇小说《边城》和散文集《湘行散记》等许多作品,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
建国后沈从文成为一名“转业”的作家,先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工作,专心研究历史文物。他著有《龙凤艺术》、《中国丝绸图案》及《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用綾罗绸缎、坛坛罐罐、花花朵朵成就了另一个文字之外的沈从文。他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价值。
然而新中国成立后,对于沈从文来说是辛酸又漫长的岁月。作为一个不肯随波逐流的人,他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如何能不做了时代的牺牲?然而,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改初心,继续创作并研究文化艺术,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沈从文是一位真正的文化传承者,他的作品和研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道奇光。他的坚韧、勇敢和才华将永远被人们铭记,他的作品也将永远闪耀在中国文学史的长河之中。
这位高中探花的19岁青年,光绪帝曾评卷曰:“气行全球,笔憾五岳,横扫七大洲,杰作也!”这个怀揣济事救国之心的“熊凤凰”,在1913年飞临到了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的头衔上,极善理财的他还兼财政总长。
后从事慈善事业的他,又创办了香山慈幼院,推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制,在那个年代试行了一条办学新路,教育了千千万万的孤苦儿童。这样一位爱国的总理,以及这样慈善悲悯的心肠,值得后人敬仰。
在凤凰人看来,最能代表他们身上山野土气和傲骨浪漫游伕气质的人非陈渠珍莫属了。陈渠珍以智慧谋略经营了湘西大半辈于,又敢于和大人物叫板斗狠,自然得到了“湘西王”的头衔。
半个世纪后,这位在刀光剑影与颠沛流离中挣扎多年的大侠,竟写出了一段以自己为故事原型的旷世雪域奇恋----《艽野尘梦》,也正是那些两肋插刀、引颈向刃、视死如归、风花雪月的故事,支撑着这个曾驰骋天地的凤凰浪子走完了最后的生命之旅。
凤凰人对这位从小就结伙赌博杀人的山江首领----龙云飞,一直就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出走凤凰后,他曾在辰沅一带靠给人做挑夫、拉纤浪迹天涯。
而后被陈渠珍招入旗下,成为坐镇麻阳的警备司令,接着又在株洲和鄂西的抗日战役中,杀得鬼子人仰马翻。但在新中国成立后,这个豪气凛然、仗义施财、威风骁勇的苗王,在拒绝向人民政府投诚后,就走上了一条反动叛乱的不归路,最后他的首级被当众挂在了自己年轻时曾攻打过的凤凰城楼上。
湘西人常以身上的“匪气”而自豪,那是霸气和义气的同义词。一个没念完中学,也没有经过系统美术训练的人,却凭着天生才情和后天努力,成为了出色的木刻家、国画家、雕塑家、作家和诗人,这就是如今已80高龄,却依然如老顽童一般,自称带着同样的“匪气”的黄永玉。
在“春潮”、“阿诗玛”轰动了整个画坛后,又在艺术与乡愁叠加起的慰藉中,用老人特有的睿智与幽默创作了不少像《那些忧郁的碎屑》、《比我老的老头》等等饱含深切情意的文字。
这位清朝乾隆年间的大将距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但鸦片战争的爆发、英国政府向中国满清王朝宣战,是让每个国人铭记心头的时刻。
郑国鸿奉命镇守浙江定海的大门竹门山,五千将士在激战了五昼夜后,最终弹尽粮绝,65岁的郑国鸿单枪匹马冲入敌阵,挥刀连斩数十敌人,不幸中弹牺牲,演绎出一幕历史上抵抗外侮“还我河山”的悲壮史剧。
他机智灵活,骁勇善战,不久便因屡有军功,在24岁时就出任了贵州提督,后又兼贵州巡抚,从此掌管了责州的军事大权。当初因生活所迫参加了清军的田兴怒,在变幻莫测的朝廷中如有起伏的浪花,“开州教案”提督处死洋教士的事件发生后,田兴怒便被发配到了新疆,永不赦免,他在后期的著作中也曾叹道:“人事输赢无常局,贫贱吾家素有风”
湘西三杰,沈从文,熊希龄,黄永玉,郑国鸿,宋祖英,萧纪美,田应诏,龙云飞,陈渠珍,何纪光,杨炳莲,李振军,顾家齐,戴季稻,田名瑜,田应全,吴天半,唐世钧,唐力臣
以上是本文关于凤凰古城有哪些名人?的所有内容了。如果你对历史人物感兴趣,还希望了解更多关于历史相关内容的话,我们强烈推荐你关注我们。
凤凰古城的八大景点有田家祠堂、沈从文墓地、北门古城楼、陈斗南宅院、沱江吊脚楼、文昌阁小学、石板老街、万名塔。
1、田家祠堂
田家祠堂位于沱江北岸的老营哨街,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为时任钦差大臣、贵州提督的凤凰籍苗族人士田兴恕率族人捐资兴建。民国初,湘西镇守使、国民党中将田应诏又斥巨资最后修建完工。
2、沈从文墓地
沈从文墓地所在地原名叫杜母园,系清代曾任钦差大臣、云贵提督的凤凰籍苗族人士田兴恕为其母杜氏修建的花园。墓地没有凸起的坟土,没有华丽的装饰,一块从墓穴后凿起来的不规则的天然五色巨石矗立,成为沈从文墓独特的标志。
3、北门古城楼
北门古城楼始建于明朝。凤凰北面,俗称北门城楼,本名壁辉。北门古城楼始建于明朝。凤凰元、明时为五寨长官司治所,有土城。明嘉靖年间从麻阳移镇竿参将驻防于此,明嘉靖三十五年将土城改建为砖城,开设四大门,各覆以楼。
4、陈斗南宅院
陈斗南宅院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位于古城内吴家弄一号,在东门城楼和杨家祠堂之间,占地面积366.6平方米,由前进、天井、中堂及后进组成,为四水归堂回廊式院落,四周防火墙高深严密,是江南典型的四合院。
5、沱江吊脚楼
吊脚楼群座落在古城东南的回龙阁,前临古官道,后悬于沱江之上,是凤凰古城具有浓郁苗族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之一。该吊脚楼群全长240米,属清朝和民国初期的建筑。
6、文昌阁小学
凤凰古城文昌阁小学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位于湘黔边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城南,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北麓。
7、石板老街
石板老街是宽不足5米的青石板街,自道门口往西,经十字街、东正街、西正街、回龙阁、营哨冲、陡山喇、接官亭、沈从文墓地直至天下第一泉,全长3000多米,是凤凰最繁华的商业街。
8、万名塔
万名塔,位于沱江沙湾北岸,与遐昌阁、虹桥相映。塔用青砖和混合沙浆以及钢筋混泥土砌筑而成。塔为六方、七级,每层六个翘角,且悬挂铜制风铃。塔高22.98米,一层直径4.5米,向上每层直径缩小0.3米。一层有楹联六副,皆为名人所题,或颂或感,风格各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北门城楼
景点推荐。
、大师沈从文故居
1902年12月28日,湘西镇竿(凤凰古城旧称镇竿)中营街沈家的这座四合院里诞生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日后绰号“沈蛇崽”、读书天天逃学、小学未能毕业、十几岁在军队里浪荡,煮得一_好狗肉,写得一手好书法,追得一个好老婆,做得篇篇好文章,做人极其天真温和,晚逝几个月就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沈从文先生。
中营街老宅本是从文大师的祖父沈宏富(曾任清朝贵州提督)于同治五年(1866年)兴建的。房子为穿斗式木结构,前后两进,火砖封砌,小巧玲珑,古色古香,具有浓郁的湘西明清建筑特色。
游沈宅,追寻大师足迹,感受大师灵气,凤凰文化的密码,很大一部分就浸润和潜隐在这个看似极其平常的古宅之中。
内阁总理熊希龄故居
人称“熊凤凰”的民国总理熊希龄倡维新、办报纸、兴学堂、办慈幼院、救死扶伤,是对中国做出巨大贡献的风云人物。毛泽东曾评价熊希龄:“一个人为人民做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熊希龄是做过许多好事的。”周恩来也说:“熊希龄是袁世凯时代第一流人才,是内阁总理。熊希龄的事,我看后就记得很清楚。”张恨水先生的大作《金粉世家》写得就是总理公子与民女的爱情纠葛,故事的原型来源就来自于熊希龄家族。
此子是个神童,幼时勤奋好学,五岁时读《三字经》,只三四天即能背诵,年仅14岁便中了秀才,20岁,湖南学政按试沅州,熊希龄名列第一,被选调到长沙的湘水校经书院深造。相传熊希龄在沅水校经堂读书时,有一年的花朝之日,新科举人、秀才聚集在一起观赏奇花异草,吟诗作画。有的画了牡丹,以喻富贵;有的画了荷花,以喻高洁;有的画了兰花,以喻雅致。熊希龄却画了一株棉花。大家暗想这等没出息的画怎登大雅之堂?这时,熊希龄挥毫题写:此君一出天下暖。七字一出,妙语惊人。21岁,熊希龄参加本省乡试高中,阅卷官对他的评语为“边楚蛮荒,前无古人,才华之高,乃三湘有为之士”,此时弱冠年华的熊希龄,才名一时誉满三湘。22岁会试得中,24岁殿试高中二甲进士,并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这在只出军人的边缘蛮荒之地湘西实属罕见。
英雄莫问出处,谁曾想到,凤凰古城文星街的这座普通平房,竟出了这样一个人物,游凤凰没有理由不去看看熊宅。
朝阳宫
阳宫,也称陈家祠堂,是凤凰古城中至今保持最完整的一座近代仿古建筑的宗祠杰作。祠堂内古戏台两侧有副非常著名的对联:“数尺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千秋人物有贤有愚有神仙”。
朝阳宫位于古城北西侧,建于民国四年,由乡绅也是被誉为“湘西王”的陈渠珍之兄陈开炳、陈开藩发动族人捐资所建,1923年,时任湘西巡防各军统领的陈渠珍将其扩建完善,至此大门、正殿、戏台、左右包厢、厨房、厕所等14间房屋浑然一体,构成了典型的南方四合院,成为陈氏族人聚会看戏或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整个建筑重檐青瓦,飞檐翘角,檐下斗拱三层,正脊两端有鸱吻,正中有彩色葫芦宝顶,布局对称合理,堪称建筑精品。朝阳宫的大门为紫红色砖墙门楼,高8米。大门两旁镌有对联一副:“瑞鸟起蓬蒿翼搏云天高万里;嘉宾莅边隅眼看楼台总多情”。左右对称地堆塑山水花鸟浮雕12幅,门楼飞檐翘角,别具特色。面对大厅,是风情浓郁的古戏台,古戏台平时多演出古典戏曲,阳戏、傩堂戏、辰河高腔等,锣鼓丝竹与胡琴灯影中,令人恍若隔世。大师沈从文、黄永玉及很多文化名人都曾来这里观赏过。
万寿宫
万寿宫座落在风景秀丽的东门外沙湾,北靠东岭,面瞰沱江。崇垣危阁掩映在奇山秀水之间,构成一幅绝妙的天然图画。
万寿宫始建于明末清初,规模建筑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咸丰四年 (1854年)江西人杨泗在西侧建遐昌阁;民国十七年(1928)又在大门北侧建阳楼。至此,万寿宫形成建筑规模宏大,设计精巧独特,雕琢玲珑剔透的建筑群落。
就是这座万寿宫,使凤凰流传着一个建筑史上的传奇故事。据传,自元代时候起中原及沿海一带便有人陆续向西部迁徙。移民的原由大多是兵荒马乱。来到凤凰客居的一部分江西人,受到当时土司制度下的凤凰当地人排挤,大都居住在城外的沙湾。于是沙湾便成了江西街。江西人勤奋,他们住着自己搭建的简易房舍,干着提篮小卖的营生,夹着尾巴做人,小心翼翼地生活,从不与土著的凤凰人发生冲突。在月现日隐中走过了清康乾盛世后,他们终于在凤凰站稳了脚跟,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富裕,并以雄厚的经济实力打破了外乡人不得进城的戒律,纷纷在古城内购置房产,开办了布疋行、百货、南杂商店以及餐饮甚至典当行??为了在生意场上抱成团并在居家生活上相互有所照应,他们集资在沙湾处修建了一座万寿宫,为江西人客居凤凰的家庙、会馆、同乡会。同时他们还将此延伸到乡下,在凤凰县当时的第二大镇———得胜营(今吉信镇)也建了一座万寿宫。
可以说,当时的江西人在凤凰地盘上已成气候,经济实力也日照中天。这时,土著的凤凰人才大梦初醒,并惊讶地发现,江西人的“算盘子”居然胜过凤凰人的“枪杆子”。
凤凰人江西人占据了好风水,在阴阳术士的指导下,在万寿宫对面山腰修建了一座寺庙———准提庵,又叫江心禅寺。此庵造型不同,在前面土红色墙上开了两个丈余直径的圆型大窗,像两只大眼睛盯着万寿宫,江西人休想将凤凰人的“财喜”掳走!江西人在沙湾修了一座小白塔,尖顶在阳光下十分耀眼,像一根针,刺向准提庵墙上的那对大眼睛。江西人此举又很快被凤凰人察觉,于是在准提庵后殿塑了一尊“骷髅子菩萨”。此菩萨形似济公和尚,手张着一个大大的“乾坤袋”,欲将江西人算盘子上的“财喜”统而收回。
据说此后江西人在生意场上便不大顺手,上行货下行船屡遭挫折,不是在半途被土匪乱兵抢走便是在青浪滩翻船......当然,这些仅仅是传说。不过,传奇似的准提庵、万寿宫、白塔如今还在古城里巍然耸立,它的建筑风格,令后人赞叹,而客居凤凰的江西人现在已成为地道的凤凰人。枪杆子和算盘子的合成使凤凰古城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底蕴。
奇梁洞
奇梁洞位于凤凰古城以北的奇梁桥乡,吉凤公路左侧,属于典型的碳酸盐岩洞。奇梁洞集山、河、峡谷、险滩、绝壁、飞瀑、丛林、田园、村落于一体,洞内有“古战场”、“画廊”、“天堂”、“龙宫”、“阴阳河”五大景区。可谓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洞相连,它集奇岩巧石,流泉飞瀑于一洞,由千姿百态的石笋、石柱、石钟乳构成了一幅幅无比瑰丽的画卷。于是有“奇、秀、幽、峻”四大特色,更有“奇梁归来不看洞”之说。
洞口宛如巨龙张口,高50余米,宽20多米,一条清溪穿溶洞而过,水流平缓,灯光打在岩壁上,皱襞倒影在水中,如梦如幻。岩洞用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打在石笋、石幔及石花上,营造出一个流光溢彩的世界。洞长有十二余里路,边走边看边玩,走完全洞,肯怕得要三个多小时,如果你不怕苦不怕累,还兴致颇高,三个小时自然不在话下。在洞内有一大厅,据传是土匪纠集的地方,厅里立着一块带一个小孔的石头,对着小孔“呜呜”地吹,整个大厅会回荡着低沉的号角声,当年的土匪就是用这种方式传令的。
还有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宋代末年,土人首领何车聚众起义反对官府,攻城夺寨,势如破竹。朝廷举派“杨氏三兄弟”统兵征剿,被何车用“追命鼓”、“迷魂锣”、“荷花伞”三件法宝打败。后可惜因叛徒告密,法宝被破,只得退守奇梁洞中,将士全部战死。民间至今流传“三十六人杀九千,死在奇梁洞门前”的故事。小溪右岸石壁上垂下一把“荷花伞”,流水有声,传说是何车的护身法宝。
湘西先民崇拜“洞神”,敬神必奉美酒,于是形成了厚重的民族洞窖文化,并在各类敬祭和仪典活动中,创造出中国最早的“洞藏酒”。而奇梁洞为典型喀斯特溶洞,洞内终年温度18摄氏度,空气湿度在75度左右,这种恒温恒湿的天然环境造就了贮藏白酒陈酿的绝佳条件。据介绍,2001年12月18日,自治州各族群众在奇梁洞前举行盛大仪式,庆祝北京申奥成功,将370吨高品质酒鬼酒以陶坛装形式贮藏于洞中,并以公证、保险等手段保证,该酒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启封,以美酒庆奥运。
奇梁洞不仅景色迷人,还有着独特的历史底蕴,后来还成为湖南卫视《玫瑰之约》现场拍摄之地,更吸引了众多游客争相前往。
黄丝桥古城
从县城向正西三十公里,便到黄丝桥古城。此城雄踞湘黔边陲要冲,地势宽阔,东有七里冲咽喉之扼,南有亭子关之险,西有绵长牢固的边墙之塞,北有高山深谷之障。登上城埠,可以鸟瞰百里,山川野道,尽收眼底。真可谓“攻可进,拒可守”,是雄于镇竿西部一座重要古城。
据载,黄丝桥古城是国内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城堡,古城始建于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古为屯兵之所,是历代统治者防止西部苗民生衅的前哨阵地。昔日伏波将军马援及威震西藏的福康安均命丧于此,而苗民们也被迫深入大山人口剧减。
古城系青石结构建筑,城墙高5.6米,厚2.9米,宽2.4米,占地面积2900平方米,古城开有三个城门,分别为“和育门”、“实城门”、“日光门”,均建有十余米高的清式建筑格局的高大城楼,三个城楼的屋顶均为歇山式,下层覆盖以腰檐,上布小青瓦,飞檐翘角,分外壮观。城墙上部为锯凿形状,箭_300个,还有两座外突的炮台。
古城建筑艺术也是别具一格,它采用了当地土人筑屋技艺和朝廷工匠技艺结合,具有古朴坚实的特色。取材青石灰岩,此岩耐温耐寒耐潮,坚实牢固。料石都是经过严格挑选,六寸厚度均衡,石面精钻细凿,整齐划一。砌筑工艺也极为讲究,石块之间以糯米稀饭拌石灰,灌浆粘合,使砌缝柔中有刚,寒暑干湿无虑,坚不可催,锥堞箭垛,气势雄伟。黄丝桥,有其独特的历史韵味,它古老沧桑,它美不可言,虽小,但的确有味道。
书家堂古堡
书家堂又名舒家塘,是湘西凤凰的重点旅游景点,坐落在县西31公里的黄合乡境东。由于地处湘黔川(今渝)三省边界,旧时多匪患,书家堂既能守防,又具有屯兵为攻的功能。据考证,北宋杨家将后代杨六郎的第三子杨再思奉旨平南,见其地势险要,便在此安营扎寨,于是书家堂逐渐成为军事重地──屯兵之营。随着蛮夷归服,此地又成为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长城学专家罗哲文教授2000年5月到此考察,他从现存的墙基考证,断定城堡距今至少已有800年的历史。明朝万历年间,南方苗民起义,当时政府为镇压起义军,特拨白银万余两,历时4年,重新筑固了书家堂及周围的古营盘。
书家堂是在山下建兵营,山顶建连环屯,从而形成一个城堡。书家堂古城堡有两个特色:
一是古老而奇妙。古城堡周围由构筑恢宏的古城墙环绕,略呈圆形。古城墙总长1500余米,高约7米,宽2米,分上下两层,可供人行走或跑马,每隔3米有一个?望口。墙身由大块青石粘石灰糯米浆砌成,最重石块达750千克。墙形曲折蜿蜒,极富变化。全城共设3个大门,雄踞东、南、北三方,其中以与王坡屯遥相呼应的东大门规模最大,此门分两进,上有阁楼供护城卫士守护,岩石坚固整齐,易守难攻,是一座攻不可破的古老兵营。如今经千百年风风雨雨,古城堡虽残败发黑,但依然显现出一种苍凉之美。
二是古朴而秀美。书家堂古城堡东、南、西三面有山溪环绕,溪流清澈见底,还有诸多池塘围城,形成天然防线。据老人回忆,当时这里曾有48口塘,塘内鱼肥鳖圆,水藻丛生,惜如今池塘已所剩无几。南去100米的白果湾有一山银杏,一到秋天,秋叶泛金,叶落时若雨若扇,果实累累,极为悦目。
凤凰沱江跳岩
出古城北门城楼,来到沱江边,便有一排古跳岩映人眼帘。这是古城人气最旺的风景之一。其实这是一座古道桥梁,最早建于唐代,是乾州进入当时的五寨司城唯一的必经之路。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重修,仍是凤凰至乾城的古道。跳岩最初由四十多个红色长方体岩墩子组成,每墩相距二尺,便于乡民肩挑背驮入城,但每年涨洪水时总有跳岩石墩被冲倒或冲走,经常得复修增添。民国时期,县长李宗祺曾让在跳岩上架以木板,这比以前行走更为方便,但仍逃不掉连墩带跳板被冲走的厄命,洪水陡涨时节,乡民只得绕道。1950年县人民政府成立,又重新补缺换新将石墩加大,将两个墩子联成一个,跳岩全长100米,共15个岩墩,上铺厚实的木板,并以铁链在河底从岩上打眼,用铁丝系紧,这样得以稳固下来。几度风雨霜雪,几度沧海桑田,跳岩仍坚固牢实,保存完好,如今不仅仍是两岸人民来往的要道,而且成为凤凰古城颇具民族特色的亮丽风景。
2000年秋,为了进一步改善群众过河的条件,也为了更好地美化装点古城,凤凰县拨款在老跳岩几十米距离的河下游,新修了一道双墩跳岩,两排跳岩相隔一尺左右,一高一低,并排而立,横跨江上,每排跳岩66墩,一字列于江面,每个石墩之间的距离也就一小步左右,来的走一排,去的走另一排。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想上去一试身手,于是一个挨一个,摩肩接踵,不一会就出现了交通堵塞。很多人进不是,退不是,左不是,右不是,只能站在小小的石墩上等待,听着脚下哗哗的江水声,还真有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之感。因此,如今在北门河码头,你可见到跳岩的两种版本,老的令人感知风雨沧桑,新的令人倍觉赏心悦目。
田山苗寨
关田山古苗寨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境内,它傍邻209国道,交通极为便利。与凤凰古城八大景之一的地下宫殿——奇梁洞、西门峡漂流,文化艺术大师——黄永玉先生投资重建的“爱谷”等景点旅游胜地、同在209国道线上,处在张家界至凤凰古城这条旅游黄金走廊的中心节点位置,便于湘、鄂、黔、渝、自驾车旅游、各大旅行社组团加点的最佳旅游神地,是《边城》、《湘西剿匪记》、《血鼓》、《血色湘西》、《湘西往事》《湘女萧萧》、《神枪血恨》等众多著名影视剧的外景拍摄地。
这里原始古朴:一座连心桥,连起苗、汉兄弟情谊,百座土砖房,保留百年建筑风貌,毫无商业气息。这里苗民淳朴:热情而真挚,游人有口皆碑这里文化神秘:有苗族最原始文化——亮彩(苗语);有湘西最原始、最神秘、最恐怖的巫文化“赶尸”、“放蛊”。这里特色独具:交通方便,但至今是保留最完整、最原始的土石墙建筑群,家家相通,户户相连,对抗千年湘西匪患。这里充满传奇:是凤凰的神秘之地,有“神仙”地下山泉水,灌溉稻田,是湘西唯一出产“贡米”基地。
这里的苗家人心灵手巧,能歌善舞,传承着苗族优良传统和古老的民族文化。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的苗家人欢迎四海八方宾客的到来。
门峡漂流
西门峡位于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县仅20公里的吉信古镇,它傍邻209国道,交通极为便利。
西门峡漂流全程6公里,属万溶江流域,它发源于两头羊自然保护区的群山之中;沿途危崖夹峙,树木葱荣,水质清澈、急流、险滩星落棋布。共有虎跳涧、白龙滩、卧龙滩、青龙峡、鬼见愁、龙王滩等急流险滩30余个。其中以青龙滩最为著名,它全长400米,落差20余米。它和龙王滩一道堪称国内漂流之经典。
西门峡漂流区以河为界,左侧为苗族居住区,右边即为汉族居住区,此河自古以来就是苗汉不可逾越的分水岭。左右面的绝壁上还有南长城遗址(当地人称之为万里墙)。沿河两岸还有许多诸如防匪洞、烽火台、古官道、古跳岩、接官亭、古碾房等历史遗址和名胜古迹。是《乌龙山剿匪记》,《湘西剿匪记》等众多著名影视剧的外景拍摄地。
凤凰古庙有哪些庙
凤凰古城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古庙众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庙宇有三座:简峰、孔庙和文庙。以下将为大家介绍这三座古庙的历史、特点和文化内涵。
1. 简峰古庙
简峰古庙位于凤凰县城南部的芦笙山上,始建于明代,该庙的主神是古代文学家张简,是凤凰古城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在历史上,张简家族为御史中丞之家,其后裔陆续发过明清两朝的官,香火之盛可见一斑。
简峰古庙以明代建筑为主体,主要建筑有山门、钟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等。其中,大雄宝殿尤为珍贵,其内部的木雕和彩绘繁复精美,在湖南历史建筑中独树一帜。
2. 孔庙
孔庙位于凤凰古城北门外的吕洞山上,始建于南宋,是当时文化名城凤凰的文化中心,为祭祀古代思想家孔子而建。孔庙历经朝代更迭,如今保存的建筑主要为清朝晚期的建筑。
孔庙由九进院落组成,主要建筑有山门、钟楼、大成殿、明伦堂等。其中,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它的屋檐高高悬挑,和谐有序的格局和鲜明的本色风貌仍然能够令人一见倾心。
3. 文庙
文庙又称西陵文庙,始建于明代,位于凤凰古城南门外的黑岩山上。文庙是祭祀文学家、学子的古代庙宇建筑,凤凰文庙是湖南省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古代文庙建筑群之一。
文庙内有数间古色古香的建筑,主要建筑有山门、大成殿、贤良祠、东西厢房等。其中以大成殿最为著名,大成殿为牌楼形式,四角对楹方柱,呈凸字形,建筑结构精湛独特,历经五百多年的风雨洗礼,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以上是凤凰古庙有哪些庙的介绍,虽然每座古庙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建筑特点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是凤凰古城文化的精髓所在,值得游客一一细细品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00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明仁宗王丽妃是怎么样的人物
下一篇: 明朝公主谥号始于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