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0年前的今天,1900年10月30日,电影艺术家夏衍诞生。
夏衍,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曾用笔名蔡叔声、丁1之、丁谦之、黄子布、王老吉等。1900年10月30日生于浙江杭县。
1920年赴日留学,翌年2月考入日本福冈明治专门学校机电科,1925年入9州帝国大学进修,1927年因参加日本左翼文艺运动被驱逐回国。1929年参加筹组中国左翼作家同盟。同时组织上海艺术剧社,后又参与组织中国左翼戏剧家同盟。
1932年应聘为明星影片公司编剧顾问,1933年问世的《狂流》被誉为中国电影新线路的开始。同年,任中共电影小组组长。被选为中国电影文化协会履行委员。其间相继完成电影剧本《春蚕》、《上海2104小时》、《脂粉市场》、《压岁钱》等。同时以著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和话剧《赛金花》、《秋瑾传》、《上海屋檐下》等享誉文坛。
抗战爆发后参与组织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任《救亡日报》总编辑,参加话剧《保卫芦沟桥》的创作。抗战期间创作的话剧有《1年间》、《心防》、《愁城记》、《水乡吟》、《法西斯细菌》、《离离草》、《芳草天涯》等,电影剧本有《白云故乡》。1945年4月任重庆《新华日报》代总编辑。1946年6月调南京梅园新村中共中央代表团工作。同年10月赴香港、新加坡。1949年春创作电影剧本《恋爱之道》。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文联副主席、中日友协副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等职。改编了《祝愿》、《林家铺子》、《革命家庭》等电影剧本。著有《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电影论文集》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14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