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深度君:佛系公众号《深度湖州》的小编,爱吃、爱玩、会生活,愿分享,湖城吃喝玩乐事都略懂皮毛。大家身边的湖州通,愿将更深度、更实用、更生活、更快捷的湖州资讯带给大家。欢迎大家关注!
非遗档案
湖州市羽毛扇
制作技艺
2006年,湖州市羽毛扇制作技艺入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湖州已经没几个人在做了,等我们不在了,就没人做了。”狭小的工作室内,70岁的甄元友正在组装羽毛扇,这是羽毛扇制作中的最后一道工序。一盏台灯、一张长桌、一个挂钟,大大小小的工具,这便是甄元友设在家中的“小作坊”。
甄元友家中的工作台
湖州羽毛扇自古以来便与苏州的团扇、杭州的折扇并誉为中国三大名扇。“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在没有空调和电扇的年代,一把轻巧的羽毛扇便是最好的纳凉工具。如今,羽毛扇在不少人的记忆中渐成历史,但对甄元友来说,这却是他不可或缺的“伙伴”。
做羽扇是项“耐力活”,一把扇子做下来,少说也要在工作台前坐七八个钟头。“没点耐力还真做不下来。”甄师傅告诉我们,之前自己也招过学徒,但多数人学了个把月便打了退堂鼓,基本没人能坚持下来,如今只有老伴帮自己打打下手。
正在制作羽毛扇的甄元友
甄元友与羽毛扇的“缘分”始于上世纪70年代,铁道兵转业后的他,双臂有伤不能干重活,便来到当时位于劳动路的湖州羽毛扇厂学习制作羽毛扇。“当时厂子里请了很多老师傅,都是本地做了一辈子扇子的,我跟着师傅严金阳,前前后后学了十几年。”甄师傅回忆道。后来厂子拆迁,甄师傅便下岗了,但这一手做羽毛扇的技艺则跟随了他大半辈子。从当年的学徒到如今的非遗技艺后继人,羽扇轻摇之间,30年光阴悄然流过。
制成一把羽扇,要经过选毛、出片、洗片、理片、缝片、接管、串毛、装柄、整形、装绒、绘画等11道工序,全部采用手工制作,对力道与技巧的要求都很高。“这还是简单的扇子,如果稍复杂些,可就不止这十几道工序了。”甄师傅说,羽毛扇制作是流水线工作,一般是将一道工序全部完成,才能继续下一道,自己刚学时便是被分配到了组装组。
组装工序看似简单,但其实也是“绣花”般的细活。50多根羽毛,要按照大小、粗细逐根排列,用铁丝串好弯成半圆形或圆形,再用粗线固定,最后将接头处用毛管包裹。一般做传统羽毛扇需要52根羽毛,但也要根据羽毛形状微调,多了扇子不成型,少了又显得稀疏,没有标准方法照搬,全凭借经年累月的“手感”。
“
学习制作羽毛扇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费时费力、工序复杂……这是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的原因。如今已经70岁的甄元友,天天都在为这项几千年技艺的传承而发愁。“年纪也大了,也不知道还能做多少年。”甄师傅笑着说,自己这辈子跟羽毛扇有着不解的缘分,只要自己还在一天,便会一直做下去。
”
来源:爱上吴兴
以上资料来源网络,深度湖州整理
深度湖州
湖州最具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
带给你不一样的湖州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51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法国预言家诺斯特拉达姆士出生
下一篇: 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