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北京胡同的名称,很多人都会哑然失笑,因为北京胡同的名称听起来非常有意思,例如驴市胡同、灵境胡同、辟才胡同、油坊胡同等,非常具有市井气息,这些名称有以府第、人名命名的,有以官府、衙署命名的,有以寺庙命名的,还有以市场命名的,可谓是包罗万象。下面我们就来列举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
1.以人名命名的胡同
以人名直接命名的胡同有很多,大约有100多条。这些人名中既有平民百姓、小商小贩的名字,也有达官贵人、民族英雄的名字,充分体现了浓厚的人文气息。例如:如今为府学胡同的文丞相胡同,就是以南宋时期抗元丞相文天祥的官称命名的胡同;赵登禹胡同,就是以抗日爱国将领赵登禹将军的名字命名的胡同;三不老胡同,就是以明朝三保太监郑和的官称三保太监命名的胡同,郑和人称三保老爹,他居住的胡同叫三保老爹胡同,后来讹称为三不老胡同。
府学胡同
府学胡同
府学胡同
2、以建筑物命名的胡同
老北京还有许多以建筑物命名的胡同,其中尤以庙字命名的最多。在老北京的过去有这样一种说法,即“庙字甲天下”,各种古庙名利可谓数不胜数。各式各样的寺、庙、观、宫、殿、庵、阁等,不仅成为所在胡同街巷的地标性建筑,而且大多都成了地名,如白云观街、城障庙街、玉皇阁夹道、观音寺胡同、法源寺街、三庙街等等。也有很多胡同名称是以仓库、桥梁、碑、楼、塔、门牌楼等命名的,例如:石碑胡同、栖风楼胡同,塔院胡同、银锭桥胡同、禄米仓胡同等。
3、以市场、商品命名的胡同
在胡同中生活,是离不开生活所必须的商品的,所以北京胡同中有很多是以商品来命名的。而商品的买卖又离不开市场,也就是说有很多胡同也是以市场来命名的。后来很多市场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的已经变了名字,有的已经消失,但其旧名依然沿用了下来。老北京以市场命名的胡同,例如:灯市口,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后,每年的正月初入到十八,在此设立灯市,这条街于是被称为灯市大街,到清朝的光绪年间,改称为灯市口大街;肉市胡同、因旧时候这一代肉铺多而得名,着名的全聚德烤鸭店的发祥地即在此;珠市口大街,原来的名字叫作猪市口,因为在明朝的时候这一带是买卖活猪的集市,到了清朝的时候,猪市已经不存在了,因此谐音转为珠市口。
珠市口附近
以商品命名的胡同,例如:与“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有关的胡同是劈柴胡同(如今改名为辟才胡同)、媒渣胡同、炭儿胡同、油房胡同、酱房胡同、糖房胡同、盒子铺、嫩子胡间、麻花胡同、绕消胡同等:与生活用品有关的胡同是皱线胡间、帐儿胡同、毯子胡间、盆儿制同、砂钢胡同、灯宽胡间、风箱胡同、靴子胡同、娴筒胡同等。
煤渣胡同
4、以“吉样话”命名的胡同
有些胡同名称还能透露出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这些胡同的名称会带“喜”、“福”、“寿”等字眼,例如:喜鹊胡同、喜庆胡同、福盛胡同、寿长胡同、寿逾百胡同等。还有一些带“平”、“安”、“吉”、“祥”等字眼的胡同名称,例如:平安胡同、安福胡同、吉市口胡同、永样胡同等。
5、以形象标志等命名的胡同
以形象标志命名的各种胡同,例如:较宽的胡同,就被顺嘴称为宽街,较窄的就被称为夹道,较斜的就被称为斜街,稍微曲折的被称为八道湾,长方形的称盒子,短的有“一尺大街”,低洼的有“下洼子”,细长的叫“竹杆”,扁长的称“扁担”,一头细一头粗的叫“小喇叭”等,非常形象,吸引了很多游客前去观赏。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因其他原因命名的胡同。这些胡同的名称反映了当时北京的历史、人文和政治生活的不同层面,同时也记录了很多有趣的人与事展现了老北京人丰富多彩的生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55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大贪官严嵩竟是对老婆最忠诚的男人
下一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