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崩塌的无常——也说人生的终极意义

华里士 2023-12-29 23:59:19

略读红楼,总不能尽兴。总感觉有种无形的东西在阻挡我与它亲近,这样的阻隔感可能是因为我心智不足,但还是试着去走近它。看似儿女情长 ,但却是一个王朝,一个时代的兴衰历程。繁华与破落,一场烟雨醉。这场华丽的大戏,在历史的天幕下隆重上演,如一位女王尽情显现自己的尊贵和骄傲。当她疲惫衰老直至病态的时候,她所呈现的种种,会给存在带来前所未有的累赘感。于是她零落成泥,难逃化为灰烬的宿命。纵观这些,我只看到无常。人生无常,人世无常,世事无常。崩塌是不可避免的。至于崩塌后的另一个轮回,是幸福的回转,还是痛苦的延续,我们不得而知。由此生发,人生的终极意义,就是理智面对。

曹雪芹在文本的开端就渲染出一种神秘无比的气氛,神瑛侍者,绛珠仙草,听起来足够奇幻。而这样的开端,把因果轮回和宿命天定,诠释得淋漓尽致。这不是迷信,不是宗教,是作者的切身体会。

作者生在富贵之家,变故突如其来,一夜之间一无所有。如此巨大的落差,无疑是给作者上了最刻骨铭心的一课。当面对穷困潦倒的生活,他没有气馁,而是把满腔愤懑和无奈化为文字。他虽以惊人的毅力坚持不懈,但还是没能完成这鸿篇巨制。估计在闭眼的那一刻,他心里的遗憾是难以言明的。

值得庆幸的是,有高鹗的续篇。自古文人相轻,幸好他们不在同一时空。

这部名著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时至今日,它还是以最高贵的姿态,稳坐时代前沿,对一拨又一拨的追随者释放难以抗拒的诱惑力。

整个《红楼梦》,可以这样来概括:借一家族末世,折射一个时代的荣耀和狼狈。由此见证,所有的奢华,都是无限度的虚浮膨胀后,那一声惨烈的爆响过后的瞬间动魄。

等到一切结束,所有的参与者都恢复了清白或者走向了毁灭。同时,另一场相似的虚浮将会在另一个时代重新上演。

人物关联事件,事件构成历史,历史承载记忆。且从人物说起。

1

首先,说说贾宝玉。

他衔玉而生,于富鼎之家。在外人看来,人间幸福莫过如此。他本是青埂峰下一块顽石,未能如愿补天,常年哀叹,并不甘于在这广漠之野终其一生。与自然融为一体是何等惬意的事,但是这块石头却选择心甘情愿堕入忧苦的人间,成了富家公子。前面说了他是衔玉而来,“玉”就是“欲”,因此他注定要在温柔富贵乡里带着欲望找寻自己的价值。文本中多次涉及对玉的描写,连贾母都把它称作命根子,可见“玉”这个道具的非凡意义。

他是带着不一般的欲望降生,然而又很排斥甚至痛恨仕途经济。他只想安安心心做他的怡红公子,跟各位如花似玉的姐姐妹妹们玩乐于深闱。长辈的所谓语重心长,他全当作耳边风。后来林妹妹绝望而归,香消玉殒,曾经陪伴他的女子都死的死,散的散,他这块泥巴,最终没有在清水池里得到永生。

当他一身落魄,看破红尘,满眼呆滞时,他不再去奢求什么。他已经失去了所有,巨大的精神和物质落差使他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为什么?为什么他无法接受这一切?因为他沉浸在自己构筑的理想世界里不能自拔,他以为一切都会永远,他根本没有做好任何准备去接受任何变故。

当现实像断裂的钢化玻璃一样碎成一地,他终于崩溃了,连着那个病态的时代,一起崩溃了。他没有学会面对,他从来都是坐享其成。当灾难铺天盖地,他只能在撕裂般的痛楚中束手无策,眼睁睁看着一切化为虚无。

其实开篇宝玉游太虚幻境那一章,就点出了故事的所有结局。那时他的思维是混沌的,他没法也必须没法去分辨,那就是将来发生在他身边的事实。

由此可见,一个有因果的轮回,加上一个从来不知道什么是面对的痴傻人物,演绎一段凄惨断肠的故事,结局免不了是一场让人唏嘘的事故。

贾宝玉,从来不懂什么是面对。

2

其次,说说林黛玉。

林黛玉,林如海之女,丧母,入贾府,真正寄人篱下。本是仙草,却落得如此命运,可悲可叹。她每日呆在潇湘馆,除了做梦就是作诗,想念着贾宝玉,并深深爱着他,带着复杂敏感的心机去想念,去爱。

她体弱多病,闻落花,泣如诉。一曲《葬花词》,碾碎自己的心,碾碎偷偷看着她的宝玉的心。她的小小性子是那么古怪刁钻,又是那么惹人怜爱。身居贾府大院,太多勾心斗角,以她的本性,是绝对不能与那些人同流合污的。

无限的猜忌,时常一个人胡思乱想,没病者尚会生病,更何况这纤纤弱弱的林妹妹。黛玉为什么会想这么多?因为实感身如飘萍,太多委屈无人倾听,纵使一个多情细致的宝哥哥,也难以抵达她内心最深处。敢问这世间,还有什么让她感到真正放下所有牵绊,去不顾一切显现爱恨。气绝的那一刹那,她拼尽全力喊出:宝玉,宝玉,你好……尚且不去猜想,不去探究她没说出的话是什么,单单这六个字,悲恸满盈。

黛玉,走得悲凉。那边一场婚礼,这边一场葬礼。

作为一个弱女子,她想要面对的东西太多,以致于最后,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她的想要面对到底达成了几件。日思夜想的宝哥哥,成了别人的郎,蚀骨挖心之痛。她终归是走了,她幸好是走了,不然真的不敢想象她该怎样面对以后的以后。

可能太过美丽的东西,就该在最美也最孱弱的时刻,来一次残忍的被了结或者自我了结。不敢断言,黛玉的死是算被了结还是自我了结。如果非要偏向哪一面的话,我情愿说她是自我了结的。时代的悲剧不该被嵌套在一个没有缚鸡之力的弱女子身上。

林黛玉,从来不知道最该面对什么。

3

最后,把贾母、王熙凤和薛宝钗放在一块说说。

为什么要把她们三个放在一起?因为她们三个的“根本”是相同的。什么是“根本”?就是渗透在一个人骨子里的,最本质的东西。她们都有着积极进取的心,其一野心,其二耐心,其三恒心。

野心

贾母有没有野心?有。整个贾府都在她的掌控之下,她说一,没人敢说二,她说二,没人敢承认一。她像一个嚣张的女霸王统治着这个暂时兴盛的小王朝,人人巴结奉承,何其荣耀。

王熙凤有没有野心?有。她那样讨好贾母,溜须拍马,无所不能,还不是为了两个字,“权”和“利”。为了“权”和“利”,她心狠手辣,可以说丧尽天良,何其威武。

薛宝钗有没有野心?有。别小瞧这个小丫头,一脑门子机灵劲儿,圆滑世故,对内对外,得心应手,整个一个小人精。她似乎是吸取了贾母和王熙凤的所有长处,呈现出善良天使的姿态。孰不知,这个女人野心不小。何其阴险。

耐心

贾母有足够的耐心,去打理贾府里里外外,老了老了,还是大权在握。同时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神仙也不过如此吧。

王熙凤当然有足够的耐心,要不她那一张巧嘴,可就没了用武之地。她的满腹心计,怎么能一一实现。

薛宝钗的耐心,可算有致命的诱惑。小小年纪,表现得极度宽容,永远用一张精致的笑脸来应付所有。潜力无限又伴随危险。

恒心

三个女人无一例外保持着狠心的占有欲,用足够的耐心去经营,并且付诸常人难以想象的恒心。

她们三个的结局,贾母的算是最好了。没白来世上一遭,该吃的吃了,该喝的喝了,该用的用了,该看的看了,什么该享受的都享受了。王熙凤和薛宝钗呢,要么魂无归处,要么孤独至死。所有的算计,以及自诩完美的算盘,都是梦一场。

她们面对了么?是的,她们在积极面对。可是那已经超出了她们的社会地位和德行所能承受的范围,她们必将被所谓的天意和人祸压制到消亡。

贾母、王熙凤和薛宝钗,尽心竭力地面对。

不知道什么是面对是可悲的,不知道该面对什么是可叹的,太过积极的面对则是可笑的。

读《红楼梦》,看到一个字眼——无常。悟出一个道理——理智面对。无常崩塌,或早或晚。理智面对,则坦然,则通达。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70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