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问在朋友家看到一幅字,不知道写的怎么样?能评价一下吗?
个人认为这是一幅典型的江湖体书法作品。
这幅租聘是一幅行书、隶书、草书相互掺杂的一幅作品,内容书写的是宋代苏东坡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他有着江湖派书法典型的一些特征。顺便就这幅作品谈谈江湖书法的5大特征,很典型。
1、“乱炖式”的字体组合
江湖书法第一大特点就是一幅书法作品多种字体相互混杂,一会是行书一会是隶书,以表现书写者擅长多种书体、技法高超,这是很多江湖书家炫技的一种手段,但是大部分人都是把每一种书体分开书写,把多种书体写在一幅作品上就显得太低级了。
当然书法史上也有一些书法家,他们将多种书体写在一幅作品上,但都处理的非常和谐,如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裴将军诗》不会出现非常突兀的情况,像题主的这幅作品,明显让人感觉乱。
2、“一惊一乍式”的粗细大小变化
整幅书法作品中的字体粗细、大小变化也非常突兀和夸张,这也是江湖体常见的特征,比如这幅作第一个字“大江东去”的“大”字就故意写的很大,大到一个字占了2行的空间,这明显是故意的夸张,以至于都突破了行书的规则,很少见到这样写行书的。
其余一惊一乍式的粗细大小变化也有很多,比如中间的“年”字,以及最后面的“月”字,书法作品中字体的大小和粗细变化都是渐进式的,有它的合理性,这种强拉眼球的突兀的变化是低级的,偶然用一下还可以接受,满屏都是这种实在受不了。
3、“颤颤巍巍式”的用笔
这是江湖书法的第三大特点,通过这幅作品我们可以据2个例子,一个是笔画故意抖动,本来可以写的很顺畅,非要在中间拐几下,比如中间“年”字的那个长竖画,很明显就是故意颤抖了几下,第二个是最后一个字“月”,横折钩非要多拐几下。
所谓的花里胡哨的做作,就是明明可以很简洁地写出来的东西,非要把它复杂化,这种复杂化又处理的不是很合理,不合时宜,就容易让人感觉不自然,这是江湖书法的一大特点。
4、无处不在的印章
当然,江湖书法作品还有很多特征,比如无处不在的、不分场合地点的印章,只是在这幅作品中没有体现出来,只是“月”字左上角那方印章比较多余,很多江湖书法作满屏的印章,用来模仿古代传世书法的收藏印章,人家的印章是后来欣赏者盖的收藏印,自己在自己的作品上提前盖上去不太好。
5、书法绘画相结合
这种江湖写法,明显是把某一个字的造型夸张到极限,或者把书法和绘画相结合,违背了书法结构的规律,也不美观,比如把“长”字非要写的非常长,“小”字非要处理的非常小,“山”字写出山的形状,书法和绘画有着很大区别,没有必要故意去迎合象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78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印度宣称克什米尔成为印度一个邦
下一篇: 巴西圣保罗市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