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四野风月。先贤『以一管窥之,以一画测之』,诚如张岱所愿『惟吾旧梦是保,一派西湖景色,犹端然未动也』。一湖风月,诗文藉余生。
一部《红楼梦》,曹雪芹写了十年。一卷《姑苏繁华图》,徐扬画了二十四年,人生这场风月,不可名状,惟春雷惊蛰中细品,惟群芳吐沁里静闻,惟传统精魄内供养,方可安顿此生。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雨中听风,灯下玩花,帘内闻香,醉里生趣,诸般雅事,『本乎性灵,而致之心用』。我辈虽在樊笼,却能遥见先人颐养心性之景。
古人谓:『琴书诗画,达士以之养性灵,而庸夫徒赏其迹象;山川云物,高人以之助学识,而俗子徒玩其光华。可见事物无定品,随人识见以为高下』。传统文人所行,皆能成为一个人的学养,在与古为新之中,以诗家文心,借墨以茂林修竹,赋辞于崇山峻岭,情淡而不寡,意幽而不远。舒张有致,尽是东方审美之流淌,朦胧若幻,皆为传统美学之归所。
山水大物,绵亘千里。苏轼谓:『虽江山之胜,莫适为主,而奇丽秀绝之气,常为能文者用』。格物于心,可观天地风月。博者成其广,厚者载其道,高者见其远,明者清其心,悠者空其怀,静者使其恒。『惟涵养之士,澹泊宁静,心无尘翳,指有余闲』。司马光所言『天道幽远,不如静以待之』,正解此意。在静中关照自我,完成对『风月』的解读,使心性得以传统诗意般的陶养。一草一木偏幽致,一竹一石总关情,舒心雅怀,神骨俱清。正如明人袁弘道所言:『在以淡远取之,皆超逸有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79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高表仁回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