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明清小说家李渔逝世

华里士 2023-12-30 15:17:16

在341年前的今天,1680年2月12日,明清小说家李渔去世。

李渔(公元1611年9月13日,旧历8月初7-公元1680年2月12日,旧历正月103),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18岁补博士弟子员,在明朝中过秀才,入清后无意做官,从事著述和指点戏剧演出。后居于南京,把居所命名为芥子园,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王侯将相、文坛名流。著有《凰求凤》、《玉搔头》等戏剧,《肉蒲团》、《觉世名言102楼》、《无声戏》、《连城壁》等小说,与《闲情偶寄》等书。

明清小说家李渔逝世

生平

李渔诞生时,由于其祖辈在如皋创业已久,此时家素饶,其园亭罗绮甲邑内,故他1诞生就享受了富足生活。其后由于在科举中失利,使肩负以仕途腾达为家庭光耀门户重担的李渔放弃了这一寻求,决然改走人间大隐之道。公元1666年(康熙5年)和1667年(康熙6年)前后取得乔、王2姬,李渔在对其进行仔细调教后组建了以2姬为台柱的家庭戏班,终年巡回于各地为王侯将相作娱情之乐,收入颇丰,这也是李渔一生中生活得最得意的1个阶段,同时也是李渔文学创作中最丰产的1个时期,《闲情偶寄》1书就是在这一段内完成并付梓的。1672、1673年,随着乔、王2姬的前后离世,支持李渔富足生活的家庭戏班也土崩瓦解了,李渔的生活从此转入了捉襟见肘的困顿当中,常常靠举贷度日,1680年,古稀之年的李渔于贫病交加中泯然于世。

说起李渔,一开始几近是几个男人之间的谈资,稍稍有点隐私,关于如何挑选女人、关于《金瓶梅》的版本,诸如此类,以为都是秘不示人的。可是后来发现,喜欢李渔的人愈来愈多,不但男人喜欢,连女人也很欣赏。是否是可以这么说,喜欢李渔,几近出于男人的本能。由于李渔是1个酷爱生活的人,并且生活得很艺术的人。而且他能够把生活的经验又很艺术地写成书,这也是他高出许多风流才子的地方。林语堂在谈到《闲情偶寄》这本书时说:李笠翁的著作中,又一个重要部份,时专门研究生活乐趣,时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从住室与庭院、室内装潢、界壁分隔到妇女梳妆、美容、烹调的艺术和美食的系列。富人穷人寻求乐趣的方法,1年4季消愁解闷的途径、性生活的控制、疾病的防治

李渔的戏曲论著存《闲情偶寄》词曲部,以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译、格局6方面论戏曲文学,以选剧、变调、授曲、教自、脱套5方面论戏曲表演,对我国古代戏曲理论有较大的丰富和发展。《闲情偶寄》除戏曲理论外,还有饮食、营建、园艺等方面的内容。李渔在给礼部尚书龚芝麓的信中说:庙堂智虑,百无1能;泉石经纶,则绰有余裕。托之空言,稍舒蓄积。可见此书足能反应他的文艺修养和生活情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89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