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易逝,经典永存。
古典音乐虽然流传百年,
依旧有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只要你肯沉静下来,将心注入,
一定会从中发现炙热而绚烂的美。
可以聆听到胜利的喜悦、
生活的希翼、情爱的缠绵、
庄严的歌颂、生死的变迁、
西岸的斜阳、街市的喧哗,
甚至森林的朦胧和民族的悦动。
▼
1.《月光曲》
Clair de lune , Debussy
德彪西的《月光》,原属于1890年所作的钢琴组曲《贝加莫组曲》第三乐章。但作品太过唯美,以至常常单独演奏。《月光曲》采用古老的多里亚调式,以清谈的笔墨、朴素的音调,描绘出万籁俱寂、月光如洗的图画,充满了画意诗情的浪漫主义情调。透过音符仿佛能看到皎洁的月色,在暗夜的云层里忽明忽暗,灵动而充满幻想。
2.《降b小调夜曲》
Nocturne no.1 in B flat minor op.9 no.1
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
肖邦一生总共创作了21首夜曲,这首《降b小调夜曲》作于1830-1831年间,旋律婉转优美,情绪极为丰富。《降b小调夜曲》为三段形式,第一段充满柔和而朦胧的魅力,节奏处理十分自由;中段由八度音奏出降d大调的旋律,异常甜蜜,此曲之所以能使人迷醉,也全在于此。
『夜曲』在传统上主要用于表现深夜的宁静,旋律通常如梦般清幽柔美。肖邦的『夜曲』并不只是单纯地继承传统的表现风格,而是形式趋向自由,内容趋向多样,更加热情婉转。
3.《月光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4, Op.27 No.2
Beethoven
《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是为奏鸣曲形式的幻想性的抒情曲,也称《月光奏鸣曲》。
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出内心情感的波动,具有梦一般的朦胧特质和沉思意味。是古典乐派开始朝浪漫乐派转变的代表之作。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沉思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徐缓的旋律中流露出淡淡的伤感。
4.《童年情景》之梦幻曲
Kinderszenen, Op. 15
Schumann Robert
《童年情景》之梦幻曲,完成于1838年,是舒曼所作十三首《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具有诗歌般层层递进但又变化微妙的律动感。它是如此轻盈而融情,仿佛内心的旋律流泻,既叙述了对幻想的追求与希冀,也表达对美好梦幻的期望与挚爱。
5.《D大调卡农》
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 for 3 violins
Johann Pachelbel
『卡农』曲式出现于14世纪。通常由数个声部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彼此追逐。『卡农』中最广为人所知的,是约翰·帕海贝尔1678至1690年创作的《为三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创作的D大调卡农》,历经300年至今魅力依旧。
一段段优美流畅的旋律在耳畔缓缓流淌
饱含着充盈的内心对幻想的追求与希冀
也蕴含着脑海对理想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沉醉其中仿佛时间和空间同时停止流逝
这大概就是古典音乐经久不衰的原因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91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篮球飞人乔丹诞辰
下一篇: 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被宗教烧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