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是我们都很熟悉的著名作家,一代文学大师,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老舍家并不富有,他才出生1年,父亲就因为战乱去世了,家里全靠老舍的母亲做一些零碎活支撑,非常穷苦。
但老舍居然能上学堂读书,是谁帮了他一把呢?此人就是刘寿绵。读过老舍系列作品的人一定对“宗月大师”这个人有些印象,刘寿绵就是宗月大师出家前的俗名,和老舍家不同,刘家极其富有,可刘寿绵却将财富全送了出去。
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富豪即便做慈善,也是贡献部分力量,不会倾尽全力,然而刘寿绵却是个例外。他是清代内务府的人,北京西直门大街一半都是刘家产业,而且刘寿绵是这一代的独苗,一个人继承了父亲叔伯的全部资产,用富得流油形容绝不为过。
老舍祖上是刘家侍卫,但老舍出生时,两家关系早淡了很多。老舍母亲很想送儿子读书,但她承担不了学费,又拉不下面子去开口借钱,以至于老舍9岁还不认识一个字。
直到刘寿绵到老舍家看了一圈,听说老舍还不识字,没法上学,立马拍胸脯表示这事由他全部负责。刘寿绵说到做到,他真承包了老舍的全部学费,老舍上学后常常去刘家的大院子玩儿,每次都能吃到这位叔叔给他准备的美食。
刘寿绵留给老舍的印象很深刻,因为他改变了老舍的人生,老舍之后常常跟着刘寿绵一起做善事,对刘寿绵的善良深有感悟。刘寿绵不擅长经营那些财产,要么送人,要么被人骗,他也不去追回来,整天笑呵呵,好像根本不在意贫富。
到老舍中学毕业时,刘寿绵已经散尽了家财;1924年老舍出国留学,那时刘寿绵的儿子已经因为意外坠马身故,他只有这一个儿子,自然悲伤不已。1925年,刘寿绵决定遁入空门为僧,这符合他一直坚持的善良准则。
而刘寿绵的妻女,也削发为尼。刘家的产业因为刘寿绵做善事全部耗光,但刘寿绵成为宗月大师后,他还是和以前一样行善。宗月大师积极帮助难民,人望很高,抗战爆发之后,日本人就想请他去做伪满洲的国师,但宗月大师坚定拒绝了。
他为此被抓去坐牢,引发百姓不满,迫于舆论压力,日伪政府不得不将他放出。那时京津一带的战场上尸体遍布,日本只为己方的军人收尸,对中国士兵的尸体,不管不顾。其他人不敢去收尸,宗月大师却毅然带着弟子去掩埋他们的尸骸。
天气很冷,宗月大师奔波劳碌30多天,才把尸骸全部掩埋。他不仅在民族大义上为善,生活中也处处秉持一个善字,他把弟子们凑钱给自己置办的棉裤,送给街头的工人;他把除夕之夜弟子化缘得来的白面饺子,全给墙根下的流浪者吃。
1939年,宗月大师圆寂。据说,大师火化后身上出现众多舍利。半个北京城的贫苦百姓听说宗月大师走了,纷纷上街送葬。第二年,老舍写的《宗月大师》散文就发表出来,这位用实际行动证明佛家慈悲心肠的大师一生真正做到了无私,他的善意善举,感动了无数读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20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英国喜剧界元老希尔和霍华德去世
下一篇: 阿波罗16号月球考察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