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诗佛王维的名句: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体现何种禅境?

话历史 2023-12-31 17:45:04

在盛唐最牛的诗人中 ,李白是属于仙风道骨的道家,被称为诗仙;

杜甫属于忧国忧民的儒家,被誉为诗圣与诗史;

而王维被称为诗佛。

王维,少年倾心侠客精神,希望做一个“纵死犹闻侠骨香”的少年游侠,壮年则希望能于庙堂之上做一番大事业,这是典型的儒家追求。而在经历了一系列磨难,尤其是在安史之乱中,被叛军抓走被迫做了伪官,在收复长安之后被作为一个污点,差一点被砍头之后,王维一下子看清了人生浮沉世事变化。

他放弃了对人生的刻意与执着,不再沉迷于俗世的功名富贵是非荣辱,用一种随缘自适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生命,对待自己晚年的官场生活。

这种抛弃刻意抛弃执着,一切随缘的精神,其实就是佛特别是中国禅宗的精神。也就是说,王维从此时开始,真正走进了禅的世界,这也让王维一方面获得了精神的极大满足,另一方面,王维游走逍遥于朝堂与山林之间,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让他的诗歌充满了禅趣与禅机,也让他成为着名的诗佛。

终南别业这首诗,是王维写他的终南山别墅的一首诗。

王维早年做官的时候,不仅热衷于官场,还喜欢投资房产,他在终南山最美的蓝田买下了着名诗人宋之问的一个庄园,命名为辋川别墅。经过大规模的修整之后,形成了一个旅游文化和农业综合体。白天王维就在长安上班,过着儒家的生活,晚上王维就回到辋川别墅,游走于山花山水之间,心灵则逍遥于禅境之中,过一种禅的生活。

那么,禅的生活到底是什么?又是什么让王维能够忘却世事进入一种禅的境界?

第一,佛教认为,这个世界是虚幻的,如镜中月水中花,这正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所说的那样: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既然世界本是虚空,那么你要是太过认真,那就错了。

第二,建立在世界本是虚空的理论上,禅宗的人生态度是随缘自适,抛弃所有的执着,抛弃所有的刻意,让一切自然而然,让一切听任自然。

于人生而言,功名富贵来了就来了,丢了就丢了;是非荣辱本就是幻象,不必太在意,就让他一切随风吧。

王维就是带着这种禅宗的人生态度,写下了《终南别业》这首诗的。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说:

中年以后就向往禅家的境界了,在终南山边上买了个别墅。兴来之时就独自去游玩。请注意,这里的兴来之时是说,王维本人并不刻意去做,而是随着自己的心,想去就去了,没有人强迫也没有人诱惑,一切都是随着心情与缘分。

王维说,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他有时候会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有时候又会坐在林间水边,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再次提请读者朋友注意,王维这首诗中几个重要的诗眼:兴、独、自和偶然,这都说明,王维已经抛下了心中的执着,一切都是按照禅宗随缘自适的原则:它是审美的,而不是功利的,是毫无目的的漫游,如同天上的云彩,如同山间的风。这才是心灵的自由,这才是陶渊明笔下的“云无心以出岫”的状态,是“宠辱不惊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境界。

这首诗表面上是山水漫游之作,属于山水诗,但本质上却是一首禅诗。诗中虽无一个禅字,却充满了禅意。从“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中,我们还能得到另外的哲学启示。

假如人生彷徨事业失败甚至无路可走的时候,我们该做如何的选择?

王维告诉我们,这正如漫游山水一样,在无路可走的时候,不妨先坐下来静下来,看看别处的风景,换一种思路,也许就能找到人生更美的风景。

这正如宋代诗人陆游所说,山重水复疑无路,但是我们要想到,转过这座山的时候,很可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出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20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