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可怜的孩子,他对自己的父亲和继母都非常孝顺,但是他的父母却非常不喜欢他,甚至要害死他。有一次,他的父亲让他去井底下取东西,等他下去以后,居然往里面扔石头。还好他比较机智,挖条地道逃跑了。出来以后,一如既往地孝顺父母。这个孩子就是一代圣贤大舜。大舜可以为了父母放弃天下的帝位,却无论怎么做,都不能得到父母的欢心。
小时候,我们被传递了这样一种价值观:很多事情,你越是想要得到,就越是得不到。而你不那么汲汲于求的东西,反而会天降于你。
孔子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教育家。他活着的时候,尝试了一切努力去宣传自己的思想,希望能够解救天下于礼崩乐坏之际,他有很强的治国理政的能力,三个月就能取得非常显着的政绩;他不怕弟子们误会,放下自己的清高去和那些掌权者合作;在那样一个安土重迁的时代,他在不同的国家之间辗转奔波十几年,甚至被描述为“茫茫然如丧家之犬”。然而直到死去,他也没有被重用,战国时代最终随着他的去世而来临。
小时候,我们还被灌输过这样一种价值观:你想要什么,只要努力争取,最终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这两种说法其实都没有对错,只不过不能一概而论。我们所追求的东西是否最终会有结果,并不完全由我们自己决定,还和我们所追求的东西是什么有关系。
换言之,有些东西,我们越想得到越得不到,但是有些东西却需要靠我们的努力去追求才能得到。
通常而言,精神与道德层面的东西是我们可以求得的,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仁、义、礼、智、信这些道德层面的东西,其能否实现完全取决于我们个人,因此是必然可以求得的。正如你想要的孝顺父母,你必然可以做到;你想善待他人,你必然可以做到;你想认真工作,你必然可以做到。
而成功却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努力。成功是由诸多条件共同作用而成的结果,除却你自己的努力之外,还受环境、出身、机遇和与你相处的人有关。你可以做到孝顺,但却未必一定能有预期的结果。你善待他人,却未必有好报;你认真工作,也未必被看到。
怕只怕,你既想要清高之名,还觉得我比别人高尚,应该有更多的财富。你既想要嫁给爱情,又觉得我既然如此重情,就应该获得好男人和财富。
对于那些信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的人而言,书只是追求财富、美女、地位的手段,而不是帮你获得知识与道理的工具。追求知识与道理而获得财富和地位,都是不必然的事。对自己诚实很重要。
如果你追求的是德行,那么做好自己认为对的事,结果就由它去吧。努力过,不后悔就行了。这不是鸡汤,是求仁得仁。
如果你追求的是利益,那么就不要预期其他。在合理合适的手段下,尽管有诸多因素影响,但事实上也是你有多努力,就会有多幸运。这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作者:赓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21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家里有念佛的女人家族繁荣子孙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