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社会上很少听到“君子”这个称呼了呢?是因为时代进步导致很多古时候的称谓都被革去了?其实并不是。
这是由于人们在翻炒旧文化时对新事物产生了新的理解。这句话怎么说?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张中庸,老子也主张平衡,所谓事物属性的两极反转,是《道德经》的家常便饭。因此导致现在的人多言不达意,说的话有时候和心里想的,完全不同。
这就产生了“伪君子”和“真小人”的称呼。显然两者都不让人愉快,也就没有人在以君子互称了。况且,在公众的认知中,曾经日本人就以某某君称呼别人,这更是雪上加霜了。但是我们真的了解君子吗?确定不是我们“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其实君子也只是个泛称,指的是具有某些品质的人。易经里就有这么几句,为我们勾勒了古时候君子的样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乾卦》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坤卦》
“天,刚强劲健地运行;君子应像天一样积极进取,不断使自己强大。”
“地之气势敦厚和顺;君子应像大地一样载负万物,积累自己的德行。”
自从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做了那篇著名的演讲,“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成为清华大学的校训,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很多人,他们将之当作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天行健,就是天道生生不息地运行,如同北极星一样,是天的枢纽。地势坤,则是大地如江河湖海一般,包容万物。
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易经·大有卦》
君子止恶扬善,方能顺应天时,完成使命。
《周易·大有》卦中的“大有”,既大且有,是吉祥的意思。在大有之时,君子想要大有作为,完成所谓的“天命”,就只有遏恶扬善。如果没有向善的倾向,就会趋向黑暗的恶,甚至滑向腐败,那就不免招致大麻烦,最终深陷泥潭。
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易经·大过卦》
君子独处时不会恐惧,远离尘世也不会憋屈烦闷。
《象辞》说: 大泽淹没树梢,这就是大过卦的卦象。 君子由此体会到独立于世无所畏惧,逃避尘世也不郁闷。与之前的论述相比,这一点的解释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感同身受。因为现今世界,虽然人口越来越多,人却越来越孤独。一个人要有远离喧闹依旧保持自我修养的作为。
君子以居贤德善俗。《易经·渐卦》
君子积累贤良的德行,进而改善风俗。这一点是容易理解的,即使是在现今的社会,不断进行自我更新也是每个人的必需。有的人将固执视为坚持,所以一成不变,这当然是不可取的。积德的过程和学习的过程是一样的,愈久弥香。
以上五句,就是《易经》中关于君子的经典论述。
所以说,君子并非简简单单的口头称谓,他的标准,即使以今天的理解来衡量,依旧是无数人无法做到的,有人说,这个时代,何必讲什么君子呢?
事实上,这样的称谓是相对于时代而言的,以前是君子,现在也许换了一个称呼,但是每个时代的主角都是人,所以对于品德高尚,是恒久的需要。
本文由文化人大/小陈原创,感谢阅读,期待关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23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胡风集团第一批材料发表
下一篇: 苏联库存导弹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