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事件现场
1988年5月20日,台湾产生520事件。为台湾地区的农民运动与冲突事件。『520农民运动』事件是战后台湾最大范围的社会运动,警察与民众将进210小时的激战、对峙、警棍、石块,乃至燃烧汽油,台湾社会为民主付出惨重代价。
1988年春季,国民党当局决定扩大开放海外农产品进口台湾的数量与种类,引发大多数农民的质疑和恐慌。1988年5月20日林国华、萧裕珍等人带领云林农权会,以农业开放可能致使农民权利受损为抗议目标,主导南部农民北上台北请愿活动,大批农民聚集于台北车站前的街道,准备前往中正记念堂。由林国华担负总指挥,萧裕珍担负副总指挥。并且提出全面农保、全面眷保、肥料自由买卖、增加稻米保证价格与收购面积、废除农会总干事遴选、废除农田水利会会长遴选、成立农业部、农地自由买卖等7项要求。结果当天的游行爆发民众与军警的冲突。
当日的冲突始于下午两点,民众在台『立法院』前与警方爆发剧烈冲突。而后历经屡次冲突,第二天清晨,宪兵队展开驱离行动,介于警民之间要求和平的学生首当其冲,遭到殴伤、逮捕。但被遣散的大众仍与警方产生零星的冲突,总计130多人被捕,96人被移送『法办』。
1989年7月,当局全面实行农民保险,农民在520游行中的7项诉求完成3项,肥料降价、稻谷价格提高,和农地释出等。但是,示威后的代价,则是1989年5月,包括总指挥林国华等109人,以妨害公务罪被判刑一到3年不等。
『520事件』是战后台湾最大范围的农民请愿行动,而警民冲突之剧烈也前所未见。最后由学者参与进行所谓的『520调查报告』,反驳检调单位有关游行民众预藏用具进行暴力行动的指控。时至本日,检视这场历年来最严重的街头冲突事件,警察与民众将近210小时的激战、对峙,在警棍、石块、乃至燃烧汽油的情况下受伤的民众与员警,某种程度的说明了台湾人为民主所付出的代价。
事件产生后,有人从指责台当局反应过度、滥用暴力,而当局方面则反控组织游行者系预谋暴力、鼓动『假农民』滋事;在社会争辩中,『520事件』的『石头预谋』因而成为1宗『罗生门』。其后,由11名教授组成调查团,针对『石头预谋』进行调查,最后提出一份《520事件调查报告书》,该报告认为林国华等并没有暴力预谋意向,这项结果明显与后来司法判决的事实认定完全不同。
不过,虽然『520农民运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到了1989年7月,农民保险上路,包括肥料降价、稻价提高,和农地释出等政策也相继实行,总计『520农民运动』中的7项诉求,已实现了3项,可说是阵痛后换来的具体代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27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怪病少女杨晓霞捐献预防治疗余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