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关于铜镜鉴定的一点感想

历史典故 2024-01-01 11:39:59

关于铜镜鉴定的一点感想

1,现代仿品的打磨一般比较粗糙,内胎粘附有石膏,锈色是通过泥口喷漆或者酸蚀法制成,很少有层次变化。中大科鉴艺术品鉴定中 心(以下简称“中大科鉴”)以求是、严谨的学术态度为广大艺术品收藏爱好者提供专 业鉴定咨询服务,对各门类的藏品进行专家级“眼学、科技鉴定检测鉴定”服务。凭借着严谨、认真、客观的学术态度及丰富的专 业知识、对藏品做出客观、真实、公正的结论。

2,即将真器加工、改造为不合定规的奇特形制。属此类者还有不同手法。手法一,将真器主体添加部件。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殷代晚期或西周早期觯,器真,内底有真铭“父乙”二字,现此器口沿部横出一流、颈上又加了鋬,流、鋬皮色皆与器身不同,显然是后配的。又该院所藏约西周早期之卣,失盖与提梁,现此器双半环耳各增加一衔环,意欲改造成西周晚期壶形,但造型、纹饰仍与此期壶有异。手法二,将分属几件真器的残件拼凑成一件,多数不遵器制,或在部分真器残件上任意新铸接上不符合器制的部件,此种手法造出的器形亦由于非牛非马较易被识破,上引明代高濂《新铸伪造》(《遵生八栈》十四:二八)称此种手法为为“改鍬”,并云其曾在京师见到以古壶盖制腹,以旧鼎耳为耳,屑凑古墓碎器飞龙脚为足,以致“小而可用,花纹制度,人莫不爱”。但如此生拼硬凑,毫无规则,显然很好识别。此种手法伪造出来的器物,在清宫廷内府收藏品中即有,如《西清古鉴》六;十一“蟠夔纹鼎”,为取之上半截甄部,下突接三鼎足,显得颇为怪异。又如同书十:四十“周兽环尊”是在车上添加兽形饰与铺首衔环为双耳,下接三半环以为足,拼成一不伦不类之器.

3,照片的拍摄角度,拍摄光线有很大的关系,就是刚才我说的,如果这个照片拍摄的失真,真东西可能拍成假东西。而如果照片拍摄的过于完 美,假货可能拍成新货,从照片上看是具备真货特点,实际它是一件仿品。还有就是现在的仿品,有些仿的好的,通过照片已经完全不能判断,即使是实物上手,也要仔细的判断,仔细的鉴定才能分辨真假。所以说照片鉴定会出现差错照片鉴定也是有局限性的,它一时一地,每个专家的情况不一样,他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4,一般说来,流传至今的大多是出土铜器,多见有绿锈、红锈、蓝锈、紫绣等。拿到一件铜器,先要用眼看,若锈色与器体合一,深浅共同合度,坚实匀净,莹润、天然,则为天然生成的锈色。若锈色浮在器物之上,绿而不莹,表皮锈,而且不润泽、扎眼,即是伪锈了。

5,花纹和款识这是鉴别铜器的一个重 点,夏代铜器花纹简单;商代花纹则华丽繁缛,且多遍体生花;西周大致与商同,但后期趋向素朴;春秋战国的花纹则清新活泼,富于生活气息,秦汉重实用,花纹少且不及前代精细。另外,还可以从不同时代纹饰图案内容的改变来推断、判别。至于款识,则主要可从其字体加以辨别。商代字体规整,笔势遒劲大方,优美洒脱,后期多典雅秀丽的波磔体;周朝早期沿袭波磔体;春秋时书体有肥体和瘦体,还有形似蝌蚪的“笠斗文”,以及图案化的“鸟虫书”;战国金文字体大金不考究,但也有字体竖笔引长下垂,末端尖锐的“悬篆”雏形;秦朝统一了文字,通用小篆。掌握了这此若一件号称三代时的铜器上却出现了小篆字体,那就笑话了。另外,还可根据铭文字数的多少、内容来判定。

6,成物、铜锈的孔隙中发生,铜锈的多孔性越来越低,锈蚀之间也时常有反应发生。这些致使古铜器表面的锈蚀不但量多,且密度、硬度都很大,成分复杂、颜色丰富,有的锈蚀就像璀璨夺目、五彩斑斓的宝石。此外锈蚀的产生也受地域的影响,这与不同地区的温度、湿度以及土壤中的各种酸、碱、盐的含量有关系。例如,我国南方出上的铜器锈蚀的程度较北方的严重,人们常将南方地区出土的锈蚀较重的铜镜称为“水坑货”。

7,新铸之器一般的重于原器,这是通常伪器或仿制品埋藏在地下2000多年而经过长期文化腐蚀是不同的。经过数千年缓慢腐蚀的铜镜,因为发氧量,使表面略有膨胀,比重下降,而伪铸品没有这一过程,就显得较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44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