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古诗词赏析|《过香积寺》王维|唐诗三百首

人生百味 2024-01-01 13:54:42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第561首古诗词

《过香积寺》

唐·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古诗今译:

不知香积寺在哪座山中,走了数里,就进入了白云缭绕的山峰。

古木参天却没有人行路径,深山里何处传来古寺鸣钟?

山中泉水撞击危石响声幽咽,松林里日光照射也显的寒冷。

日暮时分,独自在空寂的潭边,安禅人定以治伏尘俗的毒龙。

注释解说:

过:过访,探望。香积寺:在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神禾原上。入云峰:登上入云的高峰。钟:寺庙的钟鸣声。咽:呜咽。危:高的,陡的。“危石”意为高耸的崖石。冷青松:为青松所冷。薄暮:黄昏。曲:水边。“安禅”即安静地打坐,在这里指佛家思想。安禅:为佛家术语,指身心安然进入清寂宁静的境界,在这里指佛家思想。毒龙:佛家比喻俗人的邪念妄想。见《涅槃经》:“但我住处有一毒龙,想性暴急,恐相危害。”

品鉴鉴赏: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整句读来,层层递进,顺滑如丝。起句已“不知”开头,非常之微妙,诗人虽然不知道香积寺在哪里,但是依然行到水穷处,步行数里的寻找。晚年的王维早已看破名利一心向佛,“晚年惟好静”“野老与人争席罢”“兴来每独往”正是晚年王维最真实的写照,过香积寺寻的正是心灵上的满足,虽不知目的地在哪,沿途的风景和经历也许正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步行数里之后,山峰之上,白云之间,若隐若现,似有似无。一片幽静、空灵、怡然、恬静的山谷很自然的映入读者眼帘。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诗人通过由近及远、从低往高的视角进一步刻画了山谷的幽静、空灵。苍天大树,直耸入云,环顾四周,渺无人烟,寻不到任何人迹。山谷深处,钟声环绕,浑厚悠然,响彻山谷,看似有声实则更凸显无声,寂静之中,偏远之处,有钟声传来,必定是环绕、空灵和缥缈,钟声来自何处?自然不得而知。“何处”二字不仅映衬了上句中“不知”,也更加突出了山谷幽静和空灵之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整首诗中最为令人称道的一句,对仗之工整,炼词之讲究,拟人之恰当,意境之缥缈,无一不令人赞叹。“泉声咽危石”山谷之中,山泉环绕,往返曲折,耸立的山石让原本顺流直下的山泉变得曲折、宛转,山泉和山石的碰撞发出了沉闷的声响。无法通畅流动的山泉,也给人一种喝水时候喉咙卡壳时候那种难以下咽的感觉,“咽”字生动的突出了山泉的宛转和山石的奇骏陡峭。“日色冷青松”日暮时分,夕阳斜照,落红满山,整片青翠的山林蒙上了一层金黄色的余晖,虽还是日色但是已渐黄昏,清凉的感觉逐渐袭来,仿佛是这片余晖给山林带来了清冷的感觉。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日色之所以“冷青松”,正是因为到了日暮时分,诗人在夕阳西下之际也来到了寻觅已久的香积寺。寺前潭水幽静,“空”字在王维的诗中时有出现,“空山新雨后”“夜静春山空”“积雨空林烟火迟”……,都含有空灵、幽静的意思。诗人面对这寂静悠然的潭水,心中杂念消逝,内心恬静。佛教中有一典故:在一个水潭之中,藏有一条毒龙,时常害人。一位佛门高僧用佛法制服了毒龙,迫使它离谭而去,永不伤人,毒龙其实正是人心中的欲念,佛法可以制毒龙,同样也可以克制人们心中的欲念。诗人在香积寺安禅打坐,克制心中残留的欲念,一心向佛,这正是“晚年惟好静”“中岁颇好道”的“诗佛”王维。

(该品鉴鉴赏来自网友王先森投稿!获取联系方式请联系小编。)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出生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与孟浩然齐名,合称“王孟”。诗风清新自然,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还通音乐,工书法,善绘画,多才多艺。

编辑:小孤鹜

我们倡导终生学习

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感谢你每天在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47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