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5月12日聆听从《西厢记》到《红楼梦》

华里士 2024-01-01 16:46:15

《国博讲堂》《国博好课》系列直播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系列讲座

【从《西厢记》到《红楼梦》】

主题:从《西厢记》到《红楼梦》

主讲人:段启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开始时间:2020年5月12日上午9:30

时长预计:90分钟

收看方式:在央视频或快手APP搜索“国家博物馆”

【主讲人简介】

段启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曹雪芹学会顾问、中国红楼梦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生于1939年8月,祖籍辽宁铁岭。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64—1988年任教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8—1992年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1992年至今,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红楼艺术论》、《西厢论稿》、《中国文学史长编》(元明清卷)、《中国古代小说戏曲述评辑略》等。

【内容提要】

图 | 摄自“隻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

伟大的《红楼梦》是辉煌的中华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她继承了优秀的传统戏曲的艺术精华,使“小说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度。特别是对元杂剧的“压卷之作”《西厢记》的巧妙运用,尤其值得我们细心思考和体会。

《红楼梦》中多次引用“西厢故事”和曲词原文,以构成美妙的情节,刻画人物的心理。这不仅产生了鲜明的艺术效果,而且表达了作者曹雪芹的某些思想观念和审美追求,例如第23回的“宝黛共读”和第49回“是几时”的优雅借问。而书中描写的大观园里不同人物对《西厢记》的迥然不同的态度,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与文化的真实现象。总之,我们从“红楼”里的“西厢”,更可欣赏到我们的曹雪芹的“神来之笔”!

【《红楼梦》里的“西厢”桥段·阅读】

第23回: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时,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

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

第35回:

(林黛玉)不觉又想起《西厢记》中所云“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二句来,因暗暗的叹道:“双文,双文,诚为命薄人矣。然你虽命薄,尚有孀母弱弟。今日林黛玉之命薄,一并连孀母弱弟俱无。古人云‘佳人命薄’,然我又非佳人,何命薄胜于双文哉!”

第40回:

鸳鸯又道:“左边一个天。”黛玉道:“良辰美景奈何‘天’。”宝钗听了,回头看着他。黛玉只顾怕罚,也不理论。鸳鸯道:“中间‘锦屏’颜色俏。”黛玉道:“纱窗也没有红娘报。”

……

更多桥段欢迎大家分享~

【相关展览】

展览:隻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

展期:展出中

地点:国家博物馆 北2、北3展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51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