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朱天曙《书法答问》|笔墨里的中国精神

历史典故 2024-01-01 19:04:48

点击视频,一起感受书法之美

“传统从来没有一个固定的名目,它是灵活的,就像河流,永远在流淌。”

“一种学问、一门艺术,总要和传统联系在一起,才富有生命力。如果传统成为一种口号或标本,化为一尊遥远的偶像,就失去了意义和生命力。”

“所以,艺术教育的内容和载体,也应该是鲜活的。学习者可以在习练的过程中,不断地实现自我的变化、调整、完善、巩固。”

朱天曙《书法答问》

朱天曙先生作品

了解中国艺术的第一步,就是对汉字发生兴趣。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书法,追求形与神的统一,笔法丰富而灵活,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一切艺术都是书法的延展。汉字是中国人的符号和记忆,全球各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书法。宣纸上的横竖撇捺,最能在异国他乡激发中国人的亲切感与乡愁。所以,虽说键盘和语音输入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基于一笔一画的传统书法,从来没有真正过时。

王献之《鸭头丸帖》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的书法创作完全是生活的一部分,既有艺术的一面,也有生活的一面,对他们来说,诗书画印就是日常雅趣的一部分,在书斋研习或文人雅集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好作品,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非常私人化的行为。而当代书法好像已经成了非日常性的艺术形式,较之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更多的是一种向外的社会行为——要以艺术的名义向他人展示、传递。

面对这种基于传播方式的变革,着名书法家朱天曙先生敏锐地指出,在现代这种书法“职业化”的时代,要学会独立思考:在技术品格之外,要努力提升书法的审美品格、人文品格和哲学品格。

名家正源之作,书法入门佳选

朱天曙

着名书法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全国书法高等教育协会副会长

朱天曙先生生于江苏兴化,后来又求学扬州,从唐代到明清,从李邕到“扬州八怪”,这两座古城孕育了许多卓有成就的书法大家。作为清华大学第一位研究中国书法的艺术学博士后,朱先生潜心治学,不仅在书法创作上独树一帜,诗书画印兼通,被称为我国“70后”书画家群体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对书法理论研究和书法艺术教育也深有心得。其《中国书法史》被列入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文化外译项目唯一一部艺术类着作,翻译成英文版在美国出版发行。编校整理的《周亮工全集》十八册曾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编辑出版奖,得到了饶宗颐、傅璇琮、来新夏、陈智超、薛永年等着名学者的肯定和鼓励。

我曾应国家汉办之邀,给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师学员上课,我给他们的建议是:在传播中国文化时,不要把中国书法等同于剪纸、舞狮子等类似杂耍的技艺。拿着一支笔,行走江湖,吆喝几声就写,这实际上就降低了书法的文化品格。作为一个传播中国文化的工作者,应该重视传播书法的审美品格和人文品格。

于是,在出版了多部个人作品集与学术专着之后,朱先生又别开生面,将他多年在北京语言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等高校的授课内容,和书法新生在学习中常见的疑问,整理成一部“答问”形式的普及小书《书法答问》,致力于实现与书法初学者的互助交流。

朱天曙《书法答问》

书名让人想起张之洞的《书目答问》,都是指导初学门径的举要。“答问”一体是前人治学的优良传统,从师长的视角记录一问一答,对初学者普遍困惑的问题予以入门式的点拨和阅读、实践方面的指导,问题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近代以来,章太炎、康有为等学者讲学中多用此法记录治学心得,着有《小学答问》《桂学答问》等。朱先生继承前人这一教学和治学传统,在书法艺术学习中加以运用和发展。

有问有答,内容全面,

层层解开中国书法技、艺、道的面纱

全书分“书法入门常识”“各体临习指要”“书法艺术审美”三个部分,系统讨论了中国书法从书写到书法,从技法到人文,从书内到书外的整体内容。

《书法答问》书影

上编:入门常识

上编着力讲解书法的基本入门常识,如工具、用笔、方法,从如何挑选合适的笔墨纸砚,到深入浅出地解读看似玄妙的“笔法”“墨意”,辨析“碑”与“帖”的异和同:

Q

现在常用的宣纸有哪些讲究呢?

:现在常用的宣纸有熟纸、生纸和半熟纸三种。熟纸就是经过加工的生纸,半熟纸则加工的工序更少一些。书法较常用的是熟纸,可以体现精到的笔画和笔触;而生宣遇水就会化开,能呈现斑驳的效果,在清代碑学兴起后,使用生宣的书家也变多了。另外,宣纸的新旧也会影响书写效果,放置了几年的老纸去了“火气”,比新纸好用。学习书法的人可以多买点宣纸存在家中,放置一段时间以后,书写起来更加流畅。

《书法答问》书影

Q

平常临帖和练习也都要用宣纸吗?

:平常临习碑帖时,不一定要用宣纸,用普通的“毛边纸”或“元书纸”就可以了。“毛边纸”薄一些,适合写楷书和行书;“元书纸”厚一些,写篆书和隶书效果很好。

中编:临习指要

中编系统地讲解了篆、隶、楷、行、草,并精选了书法史上各体适宜初学的经典名帖代表,一笔一画地阐释赏读临习的要诀:

《书法答问》内文图

Q

能结合《石鼓文》的笔画,详细地讲解一下具体书写方法吗?

:《石鼓文》的点画有弧线和直线两种。点写作短线,转折也多在方圆之间有弧线意,所以比起其他书体,其点、钩、撇、捺、折、挑等一律省去了。点画基本没有轻重提捺的变化,圆融匀停,内含筋骨,起止处藏锋,圆润中笔触含而不见,临摹时用“无往不收,无垂不缩”之法,行笔欲右先左,欲下先上。写“横”的时候,要逆锋起笔,先向左起势,然后圆转用笔,回锋向右行笔,书成一横,至收笔处亦如是,圆转回笔藏锋。写“竖”写“弧”的道理也是一样的。运笔要饱满,书写过程中不疾不徐,时时调整笔锋,不使散笔平刷,裹锋而行,使笔画有圆融的立体感。

石鼓文

临写的时候,要注意运笔时转指捻管,使笔锋得以调整。包世臣说邓石如写篆用笔“悬腕双钩,管随指转”,就是这个意思。《石鼓文》中重复的字很多,如“君”“子”“马”“车”等,有利于初写者反复练习,掌握要点。

下编:审美欣赏

下编则升华至书法的审美内涵,包括艺术特征、欣赏内容、“诗书画印”一体的传统和古代经典书论等。欣赏书法,归根到底是体会创作主体的心灵和精神世界,通过领会“艺术抽象”的表现,产生“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共鸣:

《书法答问》书影

Q

书法作品象征着书法家的精神和人格吗?

:书法作为人格精神象征的一种艺术,这种“象征意味”是抽象的。人们谈起书法,多由书法而论其人品,或从人品再论书法,唐代的颜真卿是个典型。宋代着名学者欧阳修在他的《集古录》里曾以“鲁公忠义之节,明若日月,而坚若金石,自可以光后世传无穷,不待其书然后不朽”来评论颜真卿其人其书。你看,欧阳修先说他的忠义,再提他的书法,重视人品与书法的关系。

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

宋代的苏东坡、黄庭坚等大家也从颜真卿的书法论述其人,如苏东坡说看颜真卿的书法,“未尝不想见其风采”,多形象啊。黄庭坚也说:“我思鲁公英气,如对生面。”都突出了颜真卿书法的人格魅力。

Q

这样说来,假如书法家的人品不好,是个奸臣,是不是书法就不行呢?

:书家的人品对书法的影响是通过对书法总体的审美取向的把握和偏好来显示的,体现的是艺术审美上的意义,而非政治和道德上的判断。不能将史籍所载的古代书家人格和书家作品作直接的对应和评判。

董其昌《书袁昂书评》

Q

既然作品的价值和人格没有必然的关系,那么“书如其人”这个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书者,如也”这个说法最初见于东汉许慎关于文字的讨论:“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着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

《书法答问》内文图

清代的刘熙载拾得这句话,在早期书法“肇于自然”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由人复天”的“书如其人”的理论。他的《书概》中有一句有名的话:“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刘熙载用了一个“如”字,把书法的精义由“物象自然”转向了“人格象征”。这种人格象征并不是书法的点画、结字、章法本身所具有的,而是基于书家自身特殊精神气质赋予书法的一种联想,使书法具有了特殊的精神品质,通过“艺术象征”对创作者作出直观抽象的感悟。

王羲之《远宦帖》

通过这些介绍,读者能由书法基本笔法初窥门径,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国书法之美。全书图文并茂,娓娓道来,有局部,有整体;有共性,有个性;有点画,有章法,立体呈现了中国书法技法、审美和哲学的人文景观。阅读起来,宛如与名师对坐,体验春风化雨般的悉心教学。

此外,书后还附有“中国书学基本书目三十种”,精选名帖、书法史、书法理论的参考阅读书目,为读者展现了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真容,协助初学者有的放矢,得以窥见豁然开朗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世界。

朱天曙先生作品

“我的老师卞孝萱先生是着名的文史专家,曾经对我说,做学问要做到‘专’‘通’‘坚’‘虚’四个字。‘专’就是学业有专攻,在此基础上强调通;‘通’就是要贯通、融通,要举一反三;‘坚’就是要坚定,爱好一个东西就要坚持下去,坚持‘一以贯之’;‘虚’就是话不要说死,要不断地补充、修订、完善。他这四字箴言也是我在艺术道路上的启明灯。”

朱天曙《书法答问》

《书法答问》书影

装帧典雅,名家推荐,

完美呈现笔墨世界

《书法答问》全书含有精美插图200余幅,有作者亲自示范的执笔姿势和墨宝,也有历代代表性碑帖和书画,多为彩色印刷。书籍采用裸脊锁线的装订形式,可以完全平摊,更好地呈现图文。在古朴的造型之外,设计师将腰封设计为双面印刷的形式,正面是图书亮点介绍,反面则是草书名作怀素的《自叙帖》,可谓别具匠心。

黄惇 朱良志

这本书也受到了诸多书法家和文史学者的赞誉。着名书法家、书法史学者、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黄惇称《书法答问》是“一本谈中国书法‘共性’的专业书”,“这种深入浅出的答问式教学,为读者提供了打开中国书法之门的钥匙”。着名艺术史学者、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朱良志,认为朱天曙教授在书中的观点“平实具体而又耐人寻味,引导读者解读中国书法从技法到审美、从人文到哲学的思想密码”。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文景”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发请注出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55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