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郭英德老师讲《三国演义》(二十):士人政治家的典型——说诸葛亮

华里士 2024-01-02 00:37:42

士人政治家的典型——说诸葛亮(三)

士人的军事谋略

“独含天灵”

作者 | 郭英德

(一)神机妙算

在《三国志演义》小说中,诸葛亮不仅是忠贞的典范,而且是智慧的化身,是一位智慧超群的士人政治家。

诸葛亮的智慧首先表现为政治智慧,尤其是“三分天下”的政治智慧,但在小说中更突出的是他的军事谋略。这一点与历史并不相符。

历史人物诸葛亮的突出品格之一是智慧,是善于把握天下大势,善于总揽全局,制定战略方针的政治智慧。在军事方面,陈寿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叙述他“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即诸葛亮善于管理军队,治军严整,但出谋划策并不是他的强项;他是治理百姓的才干,优于当统帅的谋略,却不具备在战场上随机应变、运用奇谋妙计的本领。有人认为陈寿贬低了诸葛亮,但根据历史记载,历史上的诸葛亮确实并不擅长出奇制胜。

陈寿《三国志》

《三国志演义》小说不仅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政治智慧,而且通过大量的虚构情节,着力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表现出经天纬地、出神入化的军事谋略,把诸葛亮塑造成了用兵如神的谋略大师,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

在《三国志演义》里,诸葛亮出山后取得的“火烧博望”的胜利,便有很大的虚构成分。

在历史上,刘备曾与曹操大将夏侯惇、于禁等相拒于博望,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这一事件发生在“三顾茅庐”之前,自然与诸葛亮无关,主要是刘备的智谋。但是小说却移花接木,把这一事件安排在诸葛亮出山后,还使诸葛亮成为这场战役中克敌制胜的英明指挥者。

小说先写十万曹军挥师南下,气势汹汹,而刘备只有数千人马,力量对比极其悬殊,渲染出一幅泰山压顶的紧张场景。但是诸葛亮临危不乱、从容不迫地调兵遣将。此时,关羽、张飞等人都瞧不起这位乳臭未干的军师,因迫于形势才对他言听计从,但都心存疑虑,就连大胆放权的刘备也“疑惑不定”。

结果,战斗的进程完全按照诸葛亮的预计发展,刘备军队大获全胜,关羽、张飞这两位心高气傲的大将不得不对诸葛亮心服口服,称赞他:“孔明真英杰也!”于是,诸葛亮料事如神的军师形象初步得到了确立。

连环画《火烧博望》

随后的“火烧新野”事件也是纯属虚构的情节。诸葛亮在新野一带,水火并用,层层设伏,让曹仁、曹洪率领的十万大军先遭火烧,再被水淹,损失极为惨重。

从此,诸葛亮凭借无穷妙计,不仅赢得了整个刘蜀集团的高度信任,而且使曹军在跟刘蜀军队对阵之时,像得了“恐亮症”一样,动不动就怀疑:“又中孔明之计也!”

在决定刘蜀集团命运和三分鼎立局面的赤壁大战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更是大放光彩。

中国古代描写战争,不管是早期的《左传》还是晚期的《三国志演义》小说,在写两军对阵的时候,往往是智斗的场面多于武斗的场面,在斗智斗勇当中,以斗智为主。所以整个赤壁大战实质上是敌对双方的智力竞赛。

历史上的赤壁大战,主要英雄是周瑜,诸葛亮除了出使江东,智激孙权联刘抗曹之外,究竟还有哪些具体的政治、军事作为,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但在《三国志演义》小说中,诸葛亮成了决定赤壁大战胜负的关键人物。整个赤壁大战,能够前前后后把过程和结果算计得清清楚楚、了如指掌的,就是诸葛亮。尽管他在吴国军队中身居客位,他却是“赤壁大战”的幕后策划。

不信你看:孙、刘联盟的建立,是由诸葛亮一手促成的;孙权抗曹的决心,是由诸葛亮使之坚定的;周瑜导演的“群英会”、“蒋干盗书”,黄盖的苦肉计、诈降计,都被诸葛亮一一看穿。更重要的是,这场战役关键性的计策——火攻计,也是由诸葛亮与周瑜共同商定的;而实行火攻的决定性条件——东风,更是凭借诸葛亮的高超智慧巧妙地“借”来的。

可以说,孙、刘联盟在夺取胜利的道路上每前进一步,都体现出诸葛亮独特的智慧。如果没有诸葛亮,周瑜打败曹操不是不可能,但会是相当困难的。 小说里的这种描写当然不完全符合史实,却突出表现了诸葛亮在整个赤壁大战之中的超人智力。

在孙、刘联盟与曹军之间的矛盾中,在孙、刘联盟的内部矛盾中,在与周瑜、曹操两位杰出人物的斗智中,诸葛亮的远见卓识、雅量高致和神机妙算,一次又一次地迸发出耀眼的火花。周瑜对诸葛亮是又敬重又嫉妒,多次企图除掉他,但诸葛亮都一一地从容化解,安如泰山,既使周瑜无可奈何,又维护了孙、刘联盟,保障了战役的胜利。

赤壁之战“斗智”的结果告诉人们,曹操之智不及周瑜,周瑜之智不及诸葛亮,诸葛亮才是大智大勇的头号英雄。

在随后的“三气周瑜”、“刘备取汉中”、“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情节单元里,《三国志演义》小说也安排了许多虚构的情节,从多种角度入手,把诸葛亮的智慧谋略表现得精妙绝伦、淋漓尽致。

在与对手的军事较量中,诸葛亮总是知己知彼,重视掌握情报,善于调动对方,善于打心理战,善于“用奇”,或伏击,或偷渡,或伪装,或奔袭,虚虚实实,千变万化,一次又一次地赢得胜利。在战场上,诸葛亮即使处在劣势,也能以少胜多,以劣胜强。即使失街亭打败仗,他仍然临危不乱,出其不意,“空城计”成了他智慧的杰作。

空城计

《孙子兵法·兵势篇》说:“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虚实篇》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诸葛亮正是精通这些军事原则、用兵如神、指挥若定的智谋大师。

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慧谋略,小说还常常运用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心高气傲的周瑜,目空一切,却多次感叹:“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临终时,他还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叹,强烈地表达了他力图压倒诸葛亮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善于用兵的曹操,在与诸葛亮交战时,也总是疑神疑鬼,一败再败。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更是多次承认:“吾不如孔明也!”

(二)多智而近妖

《三国志演义》小说有意强调、突出诸葛亮的智慧,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比较现实的层面,就是大家可以理解的层面;另一个是像鲁迅所说的“多智而近妖”的层面。

就比较现实的层面来说,诸葛亮一生非常谨慎,但在极其谨慎的过程中,他有时候也出一些奇招,出奇制胜,这个时候就表现出高超的智慧。

比如诸葛亮用“空城计”,必须知己知彼,既要知道自己的特点,也要知道对方的特点,更进一步地,得知道对方对自己了解的程度,这是很难的。诸葛亮知道自己的特点,这没有问题;他也知道司马懿的特点,这也没有问题的;但他还要算到司马懿能估计到我诸葛亮一生是极其谨慎的,不会采用这种极其冒险的计策,这就需要高超的智慧了。

小说写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时候虽然还是现实的智慧,却已经有点出神入化了。

比如“借东风”,你说是天意还是人算?这就有点疑问。你说是天意吧,寒冬腊月,农历十一月底,要刮东风,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按常识来说,可能几百年上千年有这么一次。而这次恰恰就被诸葛亮算中了。这里描写的主要是天意,只不过被诸葛亮恰恰算中罢了。虽然他在七星坛上祭风,煞有介事,装神弄鬼,但还算不那么“近妖”。

借东风

小说中还写了诸葛亮更“近妖”的地方。比如“五出祁山”的时候, 诸葛亮跟司马懿对阵,魏兵已经快要追上蜀兵了,这时候,“但见阴风习习,冷雾漫漫”,魏兵怎么追也追不上。司马懿心里害怕了,说:“孔明善会八门遁甲,能驱六丁六甲之神,亦能呼风唤雨,袖褪乾坤。此乃六甲天书内缩地之法也。”(卷二十一《诸葛亮五出祁山》)所以收兵败退。这么写就是“近妖”的描写。

从总体上看,《三国志演义》小说的许多具体描写中,与其说诸葛亮用的是妖术,不如说他的用智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所以大家还是比较能够接受诸葛亮的那种人间的智慧,把《三国志演义》看成一种智谋大全,而其中核心的当然是诸葛亮的智慧。

在西晋的时候,人们就称赞诸葛亮具有“独含天灵”的智慧(《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蜀记》引西晋太傅李兴祭表)。到唐代,诸葛亮己被称为“智将”。到宋代,苏轼作《武侯庙记》,更是对诸葛亮的谋略大加颂扬,说:“密如神鬼,疾若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前后应会,左右指挥;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卷二十一《武侯遗计斩魏延》)更加突出了诸葛亮智力的“神奇”。

所以《三国志演义》中诸葛亮的智谋具有传奇色彩,这是由来已久的。可以说,诸葛亮的惊人智慧和绝世才能,实际上是中国历史上各种斗争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现在是和平年代,不打仗了,但“商场犹如战场”,所以《三国志演义》可以成为商家攻略的智谋大全。“水煮三国”、“麻辣三国”之类的炒作,也可以看出作为智谋大全的《三国志演义》在现代延续着新的生命力。

作者介绍

郭英德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在戏曲小说、散文史、古典文献、学术史等方面卓有建树。着有《中国四大名着讲演录》《读三国 说英雄》等。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发请注出处

责任编辑:冯可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62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