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公孙策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包青天的故事从北宋流传至今,也给包拯吸引了不少的“粉丝”。清代贵族弟子石玉昆就根据包拯的事迹,写下了著名的唱片武侠小说《三侠五义》,其中不仅有写到包拯,还塑造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能人侠士形象。
在这部小说中的包拯,跟历史上的真人相差不多,不过小说里的包拯要更威风些,因为他手下还有一批得力干将,要文能文,要武能武。
公堂之上,包拯有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人随侍相护,还有公孙策在一旁出谋划策。江湖上,也有“五鼠”和“三侠”两肋插刀。有这么多的帮手在,包拯的日子过得可是相当舒坦。
这些人对于包拯来说,是属下也是老朋友,因为若是没有他们从旁协助,光靠包拯一人是玩不转的,更别提那么顺利的断案了,所以他们的关系十分的亲密。那么,既然大家都是好兄弟,为什么书中曾有写到,包拯差点将师爷公孙策斩于狗头铡之下呢?
大家都知道,包拯的公堂上,一直放着三个铡刀,分别是龙头铡、虎头铡和狗头铡,这是为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准备的。言下之意就是,不管犯人有多么尊贵的身份,也逃不掉法律的制裁。
为什么要用狗头铡斩公孙策?其实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公孙策也犯法了,所以铁面无私的包拯要斩了他。
有人可能要问了,公孙策一直是包拯的专用师爷,陪着包拯审过不知多少案子,放现代就如同律师,怎么会知法犯法呢?话虽这么说,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是知礼知法的公孙策,也有为私情所困的时候。
书中记载,包拯奉命南巡的时候,曾遇到过一件杀人案,作为青天大老爷,他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当下就纠集人手开始调查审案。
在调查过程中,他们发现了疑犯江龙,并猜测江龙的养女可能也是帮凶,本打算将其一起捉拿。谁知公孙策却包庇了这个养女,原因是他已证实,这个女孩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亲生女儿,作为父亲,他不忍心将自己的女儿捉拿问罪。
东窗事发之后,包拯自然要找公孙策问罪,虽然公孙策是他的左膀右臂,是他多年的好兄弟,但法律面前不讲人情,所以他必须依法处置公孙策。得亏最后宋仁宗一力担保,才让公孙策免于一死。
《包青天之七侠五义》的大结局是:包拯见芸儿丧命痛心疾首,亲手写下包公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工刊石,鉴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大结局剧情介绍:
庞太师设下圈套,包拯左右为难:若判包勉无罪则为循私,若包勉有罪则须叔侄相残,又将被批为沽名钓誉罔顾人伦,包拯在芸儿开解下。
展昭持续追查使用子午断魂钉之凶手,终逼唐飞现形,并欲杀朱瑛等人灭口,幸艾虎及时赶至相救,可惜未能留下唐飞活口。证据不足下,包勉被判无罪。
铁荣发现萧锋账本,查出收受赃银均有暗记,此时包拯竟在嫂娘行李中发现铸有同样暗记的银两。包拯将包勉再次下狱,这次罪证确凿,铡包勉势在必行。
扩展资料:
剧情简介:
北宋清官包拯进士及第之时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远离拒不受官,直至父母相继去世方才为官。初任定远县便革除衙门陋规创设鸣冤鼓任由百姓击鼓鸣冤。
任内大治诉讼不兴,百姓感戴之余尊称为“包青天”。仁宗皇帝登基包拯累升至开封府府尹,时陈州先涝后旱大闹饥荒,安乐侯庞昱奉旨赈灾却藉机苛扣银粮百姓苦不堪言。
消息传回京城群臣纷纷上书力主查赈,仁宗特派包拯为查赈钦差,并赐下有先斩后奏之权的龙、虎、狗三口铡刀。
庞昱仗恃其父庞太师与妹庞妃之势并未将包拯放在眼里,包拯得智囊公孙策献策与江湖义士南侠展昭协助下查出庞昱罪证将之处死于龙头铡下。
庞太师和庞妃虽在仁宗面前屡进谗言,却因展昭夜闯禁宫晓以大义,仁宗非但未予降罪反倒采纳建言将展昭延揽入朝,封为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并赐“御猫”封号。
人物介绍:
1、包青天(金超群?饰)
包拯,(公元999-公元1062年),字希仁、文正,庐州(今合肥)人,汉族。出身于官僚家庭。生于北宋999年,以刚正不阿而著称于世,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
宋元以来有以包公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出现,明代出现的《龙图公案》,是有关包公审案断狱的短篇故事集,这些作品多是民间传说,掺杂冥灵迷信荒诞不经的内容。
《三侠五义》中的包拯形象,集民间包公形象之大成,使包拯不畏强暴、刚正嫉恶、处事干练的形象最为饱满、得以更广泛的流传。
2、展昭(何家劲?饰)
展昭,字熊飞,常州武进人也。少年行侠,仗剑四方,好不平事,百里传名。时人因其久居江南,尊为“南侠”。及长,遇包公于危难,数活其命。包公感其人,爱其才,乃引见天子。
昭遂入仕,得“御猫”之号。其卒年未知,娶妻丁月华。历史无展昭其人,为三侠五义中文学人物,这是一位出身江湖,最后却选择了站在青天背后持剑卫道的侠士。
3、公孙策(范鸿轩?饰)
包拯身边的师爷文案,却愿以布衣身份伴随左右。因科举考官受贿,自己的考卷被篡改为他人所替,奋而发誓今世永不再考。后经了空推荐与包拯结识,从此伴随左右,对包拯来说亦师亦友。
4、白玉堂(陈浩民?饰)
白玉堂,号锦毛鼠,五鼠即五义之一。因为展昭的一个“御猫”称号而大闹东京,轰动江湖:寄柬留刀,忠烈题诗郭安丧命,盗三宝。
机缘巧合下与其他四鼠入朝拜官,性格高傲,年少华美,侠肝义胆,行事亦正亦邪。《三侠五义》中“五义”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包青天之七侠五义
最后一案中最开始发现小蛮被杀(其实是自杀,而且是假装的)
包拯、公孙策认为庞统是疑凶,审问庞统时庞统却说小风筝是凶手,并提供了有利证据;小风筝无法为自己辩白,被收监了;公孙策去探望她,并答应一定为她洗冤。
后来察出小风筝不是凶手,公孙策亲自去放她;但小风筝通过此事认为公孙策虽然优秀,却不是她心中最理想的男人;在路上,她离开了公孙策(可能去了辽国)
最后庞统与仁宗翻脸,剑拔弩张之际,探报说辽兵来犯;庞统和仁宗只能同心御敌;结果辽兵是公孙策请小风筝让耶律文才假装出兵,借以化解危机;耶律文才出兵条件是小风筝在大辽陪他半年;半年后,小风筝要走,耶律文才守信没有强留她;而这是公孙策已辞官作了教书先生。(后面没有演小风筝是否再次与公孙策相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6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