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潘美,潘仁美的历史原型,真实的他是个怎样的人

以史为鉴 2023-06-15 23:16:44

潘美,潘仁美的历史原型,真实的他是个怎样的人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潘美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潘仁美是《杨家将》书中的反面人物,描写了他和辽国勾结,处心积虑谋害杨家将的故事,是一个令人切齿的大奸臣。

无论是后来的戏曲或者电视剧、电影,都把潘仁美塑造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

其实这是历史上的千古奇冤,潘仁美的原型名叫潘美,潘美是北宋开国元勋,是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和真宗(赵恒)三朝元老。

潘仁美的形象可把潘美害苦了,可以说背了上千年的黑锅。

讲真潘美对北宋的贡献远甩金刀令公杨继业十八条街,无论从官职和成就,杨继业都无法和潘美相提并论。

潘美和宋太祖在后周同殿称臣时就是好哥们,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潘美被太祖重用。

他和北宋另一名将曹彬并称军中“一哥”,当时杨继业还在为北汉效力,后来潘美奉命征讨北汉,北汉被北宋灭国,杨继业这才被俘归宋。

换言之,杨继业曾是潘美手下的败将。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潘美一如既往效忠新帝,这完全得益于以往潘美的所作所为。

史书记载潘美言行谨慎,从不和同僚争功,是一个十分低调的将领。

太宗赵光义知人善任,潘美历任边关重要职位。

比如他一直跟随太宗北伐辽国,在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三月雁门关大捷之后,被太宗封为代国公,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改忠武军节度使,进封韩国公。

有人可能大惑不解,既然潘美如此十全十美,为何被世人贬低辱骂呢?

潘美确实在一次战斗中犯了错误,对杨继业之死负有间接责任。

事情是这样的,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发兵三路北伐辽朝:潘美为西路军的统帅,田重进为中路军统帅,曹彬为东路军统帅。

三路人马起初打得还算顺利,是时太宗想趁辽朝国丧一举消灭之,但是宋军踢到铁板上了,东路军接连失败,因此三路军不能首尾相互照应,如此下去就会被辽军各个击破,说不定还会被敌人包了饺子。

面对这种情况,太宗传令三路大军撤回。

为了防止辽国报复边民,潘美和杨继业负责保护边民撤回内地,当时杨继业是一路先锋官。

如果只是保护撤退边民,杨继业也不是死在陈家谷,这一切都是监军王侁(shen)逼迫杨继业和辽军正面死磕所致。

当时王侁讽刺杨继业畏敌如虎,按照当时情势来看,和敌人正面死磕无异于以卵击石。

王侁逼迫杨继业,杨继业为了向大宋表露忠心,只好以死相拼。

这时潘美应该出面阻止,但障于和王侁的交情没有这样做,这就进一步把杨继业推进了死亡深渊。

果不出所料,杨继业面对数倍于自的敌人,不甘被俘自杀而亡。

事后王侁被处死,潘美没及时阻止,犯指挥失当之责被连降三级。

有道是“性格决定行为”,潘美因不愿和同僚争强好胜,因此没有纠正王侁的行为,以致造成杨继业之死,这就是《杨家将》书中把潘仁美刻画成奸臣的原因,说实话这是无限放大潘美的失责行为。

事实上没过多久,潘美就官复原职,这从侧面说明他不应该承受主要责任。

潘美的第八个女儿,后来成了宋真宗赵恒的皇后,也就是戏曲中的潘皇后,历史上的章怀皇后。

潘美女儿16岁嫁给了赵恒,23岁就去世了,根本没有像书中那样帮助父亲祸害杨家将,相反颇有贤德之名。

这就应了中国一句古语:有其父必有其女”。

讲真潘美也是一个仁慈宽厚之人。

当初太祖赵匡胤夺了后周江山称帝后,有一天,搜出了周世宗的儿子。

当时丞相范质、赵普等大臣建议斩草除根,只有潘美一言不发,两只手死命抠大殿的柱子,太祖就问潘美是不是不该杀?

潘美说:“臣与陛下曾是周世宗的臣子,劝说陛下杀掉这个孩子,则辜负了周世宗;劝说陛下不杀,陛下必定对我生疑。”

潘美实际间接表明了自己意思,还是别杀为好。

宋太祖也是历史上的仁慈帝王,于是顺水推舟道:“这样吧,我把这个孩子送给你当侄子,周世宗的儿子不可以做你的儿子。”

此后,潘美为这个孩子起名潘惟吉,太祖从来没有打听过这个孩子,潘美也从不提起,周世宗的儿子就这样被潘美抚养成人,最后还做了北宋官员。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潘仁美的形象玷污了潘美形象,潘美有错误,但瑕不掩玉,潘美不应该承受千古骂名,是时候为他洗清不白之冤了。

历史上的潘仁美是大奸臣还是忠臣

潘仁美的原型是潘美,而潘美忠臣肯定是忠臣,他唯一的污点是杨业战败时没有及时出手救援。被人说是临阵脱逃,甚至更有人说他是妒忌杨业的功劳而故意设法害死杨业。实际上,我不觉得一个军事家会因为功劳问题而做出这番事情。其次,关于他为何临阵脱胎,原由是因为王侁带走了三分一的兵力。或许有人就说了,你潘美明明是主帅,会命令不了一个监军王侁?其实在那个时代监军的职位相当于钦差大臣。等同行使皇帝赋予的权力,负责“积核”在外将士的“功罪赏罚”,将帅指挥打仗,监军虽没有指挥权但有监督权,但能与“统帅分庭抗礼”。说白了,哥职位不比你高,但是哥的老爸是李刚,你咬我试试?所以,潘美虽说是主帅,但是总体上却处处受到王侁牵制,无法拥有完整的控制权。在与辽军交战时王侁非得要杨业带三分一的军队去跟辽国十万大军交战,王侁带三分一的军队,潘美带三分一的军队。结果杨业战败,王侁带三分一的军队撤离谷口。而潘美为何不去救援杨业而是跟着撤离呢?在历史上,潘美是个军事高手,必定熟读军事书籍:孙子曰:“先处战地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趋敌者劳。故善战之人,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又曰:“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意思是:凡是先到战场等待敌人的,就从容、主动,后到达战场的只能仓促应战,一定会疲劳、被动。同时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敌人,有与敌相等的兵力要设法击败敌人,兵力比敌人少就要退却,实力不如敌人就要避免决战。
杨业战败,敌人攻之,先于潘美占据战场,所以潘美属于后到战场,属于被动。在数量上潘美只有三分之一的军队。而辽国足足有十万精兵。而且打败杨业,气势如虹。这时若潘美冲过去,则触犯兵家大忌,所以潘美只得忍痛后撤。
而且潘美的儿子不叫什么潘龙,潘虎,潘豹。更没有所谓的不学无术的官二代,实际上潘美的儿子们都是诗书达理之人,根本不存在说打擂台七郎撕人的场合。所以潘美跟杨业根本就没过节。

被诬陷成陷害杨家将的凶徒的潘仁美,原型是北宋哪位功臣?

相信我们都看过杨家将,在杨家将中,杨家男儿每一个都是为北宋王朝奉献生命的功臣,后来杨家的男人死光后,甚至杨家的女人和媳妇们也拿起武器,和北方的辽国战斗!

真是真的?陷害杨家将的大奸臣潘仁美也是真实存在的吗?

真实的杨家将

首先,杨家的创始人杨老令公杨业是确实存在的,杨业本位北宋初年北宋敌对势力的北汉将军,北汉的皇帝曾经赐名杨继业。后来北汉被北宋赵匡胤战败,杨业成为了北宋的将军。

杨业的儿子杨延昭,并不是杨家将讲的第六子,而是次子,他在历史上也确实是有功绩了,杨业的其他几个儿子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大功绩。

杨业的孙子、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历史也确有其人,与祖辈相比,功绩没有很大,但也算是有所功绩。

对于杨家将的其他人物、穆桂英、杨宗保都是虚构的人物,佘老太君确实是存在的。

潘仁美的原型潘美

在杨家将的演义中,有一个大奸臣、大反派叫做潘仁美,实际上历史上并没有潘仁美,但有一个跟随北宋开国皇帝多年的将军叫潘美,潘美并不是害死杨业的凶手,但是也有一点关系。

原来宋太宗赵光义(张匡胤的弟弟)与北方的辽国开战,但是战斗不利,于是宋太宗命令撤退,并且让杨业守护百姓撤退,杨业本来打算直接撤退,因为辽国人兵锋正盛,战斗的话非常不利,但是这个时候有一个真正害死杨业的人出现了,这个人是皇帝身边的一个文官,叫王侁。


这个王侁诬陷杨业无能,不敢和敌人战斗,怕死等等,北宋那个时候文官地位很高,而且这个王侁虽然官职不大,但是皇帝身边的人。

最后的结果是杨业率兵阻敌,但是杨业知道这场阻击战凶多吉少,于是和当时的大将潘美商定,等到杨业会退进陈家谷,到时候潘美需要派兵埋伏在周围,也能打一场胜仗。

但等到杨业带领军队退到陈家谷的时候,却发现没有伏兵,潘美并没有按约定派伏兵。原因是当时王侁觉得辽军撤退了,于是就把伏兵全部撤走了,带着兵去抢功劳去了。

最后杨业兵败被俘,就在最后时刻,杨业只剩下自己一个人,连自己的战马都战死了,还不肯投降,杨业被俘后,绝食三日而亡。

而潘美也因为杨业之死连降三级。

潘美其人

首先潘美是跟随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大将,是北宋的开国元勋;

其次潘美参加的为北宋开疆扩土的战斗很多,比如攻打南汉、平定江南、攻打北汉、攻取太原等等,都有潘美的身影,可以说潘美是北宋疆域的开拓者之一,是北宋的大功臣。

朱元璋曾经评价潘美:朱元璋:如汉陈平、冯异、宋潘美皆节义,兼善始终,可以庙祀。

关于后来我们说传的潘仁美陷害杨业的故事,想必都是老百姓的杜撰。

潘仁美历史的真相是什么?

潘仁美历史的真相是一位大英雄。功勋卓著,堪称历代忠臣的典范,潘仁美是虚构人物,原型是北宋名将潘美。生于五代十国,天资聪慧,立下赫赫战功。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得后周天下后,潘美被宋太祖赵匡胤委以重任,在灭南唐的过程中,潘美披肩上阵,以一敌百,杀敌无数,为北宋开疆拓土做出了巨大贡献。

潘仁美生平

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询,河北大名府人,年轻时即有鸿鹄之志,曾感叹:“汉代结束,奸臣当道,恣意妄为,天下有改朝换代的征兆。大丈夫不在此时建功立业,反碌碌无为与万物一并灭亡,当真是羞耻。”潘美之父潘瞒,早年也从军,在常山当军校,少年潘美就跟随父亲在军中历练。柴荣任开封府尹时,潘美担任柴荣的侍从,从此后就跟随柴荣打天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69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