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宋英宗被迫登上皇位,写遗诏还得经过大臣审批

以史为鉴 2023-06-18 01:35:25

宋英宗被迫登上皇位,写遗诏还得经过大臣审批

你们知道宋英宗赵曙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我国历史上对权力没什么欲望的人其实不少,但其实大多都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非真正的不想掌握权力。不过历史上还真就有这样一个人,而且他对于权力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不感兴趣了,而是到了一个厌恶的程度,这个人就是宋英宗赵曙。

宋朝的皇帝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所有朝代中最轻松的,毕竟宋朝时期皇帝的权利绝对算不上大,更像是一个被文官架空的吉祥物。可以说当上了皇帝不仅不用操心国事,而且还能够享受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和受人尊敬。

但就是这样,赵曙还是不想当皇帝。赵曙年少的时候宋朝的皇帝是宋仁宗,而赵曙则是赵允让的儿子。所以说赵曙和皇位可以说是没有一点的关系,别说他不想当,就算是想当也轮不到他。但是最后赵曙还不得不当了皇帝,而且还是被强迫的。

宋仁宗一生一共有四个儿子,但是在第四子还没降世的时候,前三个儿子就夭折了。在古代是一定要有一个储君的,所以宋仁宗就在宗室子弟中选定了好学的赵曙来当未来的储君。这件事放在一般皇室子弟的身上绝对是天上掉馅饼,但对于赵曙来说则是无妄之灾了。

赵曙就这样闷闷不乐的在皇宫里面过了几年,后来宋仁宗的第四个儿子出生了。要说最高兴的人可能都不是宋仁宗,而是赵曙,因为他终于可以回家,以后就只当一个无权的逍遥王爷了。赵曙也确实就是这么做的,对于皇储的位置没有丝毫的留恋,直接就回家了。

后来宋仁宗的第四个儿子又夭折了,赵曙也不得不回到了宫中。不过这次赵曙则是聪明了不少,先是用病假搪塞了一段时间。后来因为赵曙的父亲去世,他又用给父亲守孝为由迟迟不当皇储。

本来赵曙想的是等宋仁宗有了子嗣就回家,但是这次赵曙进宫没几年宋仁宗就去世了。赵曙也就成了宋仁宗理所当然的接班人,赵曙可以说是对皇位深恶痛绝,甚至最后还郁郁而终了。但是赵曙可以去世,可是要留下一个接班人啊。

于是赵曙就立下遗嘱“立大王为皇太子”,可宰相却不同意,理由很简单,那就是遗嘱不明确。赵曙就只好挺着最后一口气写了立颖王顼为皇太子,之后就一命呜呼了。赵曙的命运在常人看来可能非常幸运,但是对于他来说却是非常悲惨的。

宋仁宗之后继位的宋英宗历史真实情况怎样?

宋英宗赵曙,本名叫赵宗实(被立为皇子后,由宋仁宗赐名赵曙),父亲是濮王赵允让,是宋仁宗的侄子,后来过继给宋仁宗做养子。

难道宋仁宗没儿子吗?当时还真没有,女儿倒是不少,据《宋史》记载,宋仁宗有十六个女儿。可他已经二十七岁了,在那个年代已经算是高龄了。这下大臣们不干了,这哪行啊?你不找个接班人,将来我们跟谁干哪?宋仁宗在大臣们的反复劝谏之下,不得已过继赵曙为养子,做自己的接班人。

赵曙四岁(景祐二年)时就过继给了宋仁宗,平时颇为孝顺,喜好读书,穿着简朴,不喜奢华,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可他的继位过程还是有些曲折的。

宋仁宗还是一直想有自己的亲儿子继承皇位,所以就长时间没有设立储君,每当有大臣对他劝谏,宋仁宗都会往后推脱。宋仁宗第二儿子赵昕出生时,甚至有赵曙又回到了自己父亲身边的事情,可见赵曙的坎坷命运。

这样一直到了嘉祐七年,宋仁宗都五十二岁了,生儿子的希望已经很渺茫了,这才宣布赵曙为皇子,而不是太子,还是把赵曙当做一个备胎。

一直到了嘉祐八年,宋仁宗去世,曹皇后宣布遗诏,赵曙正式继承皇帝位。赵曙继位开始,由于身体多病,便由曹皇后垂帘听政,直到治平元年五月,身体康复,开始亲政。

赵曙在位时间很短,只有四年时间,虽然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具体的作为不多。

赵曙继位后继续任用改革派的韩琦、欧阳修和富弼等人,对当时宋仁宗时期的“冗官”现象进行了改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朝廷财政上的压力。

另一个比较值得称道的是,他在治平三年,命司马光专修《资治通鉴》,这给司马光创造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在此之后的十九年里,司马光为了赵曙的知遇之恩,将全部身心都扑在了《资治通鉴》的编著上。

治平四年正月初八,“帝崩于福宁殿”,享年三十六岁,庙号英宗。

宋仁宗之后继位的宋英宗历史真实情况怎样呢?

宋英宗赵曙是宋仁宗的养子,他在位的短短四年间,主要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跟嫡母皇太后曹氏母子失和,闹得不可开交;第二件事为了给生父濮王赵允让争一个名分,跟大臣们斗了十八个月,史称“濮议之争”。

按照古代礼法,赵曙被过继给宋仁宗为子,就应该跟生父赵允让割断了亲情。他与曹太后的失和,以及追认赵允让为“皇考”,都是违背礼法的“不孝”行为。有意思的是,后人对宋英宗的“不孝”相当宽容,甚至有人把这个责任算到了宋仁宗头上。

我们先从宋英宗与宋仁宗的关系说起。

宋太宗赵光义有九个儿子,其中第三子赵元侃(后改名赵恒),就是宋真宗,第四子赵元份被封商王。宋仁宗赵祯即宋真宗的独生子,赵允让是赵元份的次子,后被宋仁宗封濮王。

也就是说,宋英宗赵曙,是宋仁宗的堂兄弟赵允让的儿子。

老赵家因为遗传病的困扰,传宗接代是个大问题,要么不生,要么成活率极低。宋真宗生了六儿二女,最后只活下来一儿一女,所以宋仁宗成了独苗。

宋仁宗更倒霉,25岁了,膝下空空。对古人来说,这个年龄还不能当爸爸,基本被断定患了“不育症”。于是在大臣们的劝说下,把年仅3岁的赵曙接入宫中,交给曹皇后抚养。不过,那时候的赵曙,身份比较尴尬,他没有被正式立为皇子,仅仅是寄养宫中。

大概是赵曙的到来,给宋仁宗“冲喜”了,两年后,宋仁宗刹不住车,儿女接二连三地出生。第一个出生的是皇子赵昉,只可惜出生当天就夭折了。虽然如此,至少他摘掉了宋仁宗“不育”的帽子。

第二年,长公主福康出生,第三年,皇次子赵昕出生。小赵昕很健康,宋仁宗很欣慰。既然有了亲儿子,再将赵曙养在宫中就不合适了,于是,7岁的赵曙被送回濮王府中。

可惜小赵昕没福气,才两岁就夭折了。也就在当年,皇三子赵曦出生,与此同时,皇女一个接一个地出生,也算给了宋仁宗一丝安慰。

然而,赵曦跟赵昕一样,也在两岁那年夭折了,从此宋仁宗陷入无穷无尽的期盼中。宋仁宗一生有十三个女儿,只有这三个儿子,全部夭折。即便这十三个女儿,也夭折了八个。

可是宋仁宗不死心,在期盼中一直等待48岁。大臣们不干了,皇上,俺们不是怀疑你的能力,万一,俺说的是万一啊......宋仁宗脾气好,他憋红了脸,同意册立赵曙为皇子。

可就在此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濮王赵允让辞世,赵曙以给父亲守孝为名,坚决不肯入宫。宋仁宗顺水推舟:不是我不想立赵曙,人家给父亲守孝呢,你总不能逼人家马上脱了孝服穿红衣吧?

这一等,整整等了三年,赵曙守孝期也满了,宋仁宗也自觉凉快了,他同意了大臣们的意见,准备立赵曙为皇子。可是赵曙还是坚决不同意:皇帝年富力强,我不能这么做。

大臣们坚决请求赵曙做皇子,赵曙坚决不肯,宋仁宗三心二意,这场皇嗣“官司”,一扯扯了一年多。宋仁宗扒扒手指头,自己都52岁了,疾病隔三差五找上门,看来这辈子没福气抱儿子了。

终于,宋仁宗拿出最诚恳的态度,要求赵曙接受皇子的册封。嘉祐七年,赵曙经过十几遍的推辞,体会到了仁宗的真诚,点头答应了册封,移居清居殿,临行前特地叮嘱旧邸侍从:我的旧邸保持原样,等皇帝有了子嗣,我还要回来的。

从3岁到30岁,赵曙的皇子身份一波三折,他都被折磨“熟了”,既期盼又害怕。不过,这次的折磨没过太久,七个月后,宋仁宗驾崩了,赵曙继位登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42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