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雍正的大哥被囚禁20年,乾隆也不为他平反

众妙之门 2023-06-18 04:47:00

雍正的大哥被囚禁20年,乾隆也不为他平反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乾隆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1735年,58岁的雍正皇帝突然去世。随后,25岁的乾隆皇帝继承了皇位。俗话说新潮新气象,乾隆皇帝上台以后,放出了当年被雍正皇帝囚禁的叔叔伯伯们,例如老十和老十四等等。同时对那些已经去世的叔叔伯伯进行平反,但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自己的大伯胤禔。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们还要从雍正夺位的那个时候说起,当时康熙晚年的时候,出现了九子夺嫡的情况,就是九个皇子分帮拉派的要得到皇位。当时的太子是胤礽,他当时不是长子,但是由于她是皇后的儿子,于是,康熙就封他为太子了,他当时也是在太子之位上坐了三十多年,对于皇长子来说,还有其他的皇子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胤禔一直错误的认为只要太子胤礽垮台,那皇位肯定就是自己的。因此,老大开始暗中联络蒙古喇嘛,用一些邪术诅咒太子胤礽。这些东西虽然是封建迷信,但当时的人偏偏就喜欢这个。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老大的种种活动被老三发现。

后来,老大一直都上窜下跳,觉得皇位一定就是他的了,但是这个时候老三就给他致命的一击,他把老大做过的事全部都和康熙说来,康熙当时知道后十分的愤怒,也是就将老大关入了宗人府,后来也是一直都囚禁他。雍正即位后,他先后将曾经和他作对的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全部都关进了宗人府。

雍正皇帝一共做了13年的皇帝,到了1735年,58岁的雍正皇帝去世,年轻的乾隆皇帝继承了皇位。乾隆皇帝对当年遭受迫害的叔叔伯伯们都进行了平反,纠正当年的冤假错案。但是对于自己的大伯,则没有一点可怜。

乾隆皇帝最崇拜自己的爷爷,既然是自己爷爷的命令,乾隆皇帝当然不敢违背。

雍正才刚断气,乾隆就在丧期里为两位叔叔平反,他是大逆不道吗?

世人对历代的皇帝的功过是非,总抱有不同的评价,在封建且专制的社会背景下,客观评价一位皇帝的所作所为,需要从各个方面去了解和分析才能得出结论。而乾隆皇帝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人们对他的评价自然也是褒贬不一。说起乾隆皇帝,必定会提起他在自己的父亲雍正皇帝刚刚断气不久后,就为叔叔们开始平反的事,这样的行为让人十分不解,这是大逆不道吗?这就要从雍正皇帝说起了。





在康熙晚年时,由于夺嫡之战,诸位皇子互相伤害结下了很多的恩怨,雍正能登上皇位也十分惊险,还曾差点被老八、老九除掉。于是当雍正登上王位之后,他便开始了反击,不仅赐名给两人以此羞辱,还将他们的后代囚禁起来,甚至削除宗籍,发配到偏远地区。1735年8月23日,雍正驾崩,乾隆在雍正的密诏支持下,成为了皇帝。但乾隆却在雍正的丧期里,清算起了父亲的旧账,并为两位叔叔平反,让他们的子孙得以恢复自由和身份地位。




乾隆的这一做法,不禁让朝中大臣惊讶不已,这个经过雍正之手的案件,他的儿子却在他刚刚去世时,就考虑起了翻案,父亲还尸骨未寒,乾隆这样的行为是否有些大逆不道呢?乾隆当年或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就宣称是百官上奏,才让他做出的决定,不仅如此,乾隆还接着清查起了雍正时期的各种案件,让冤屈的罪臣,有了新的希望,不少大臣都得到了特赦。




甚至在乾隆元年时期,每颁布一道诏令,都会得到大臣们的一致认同,还将乾隆比作是尧、舜那样的明君。为何乾隆与父亲雍正的处事政策会有如此大的不同呢?




这是由于乾隆自小便与自己的爷爷康熙亲近,从而受到影响推崇仁政思想。对父亲雍正的政治理念,也早已有了不认同的想法,认为皇帝应该宽厚待人,才能受到百姓的爱戴和大臣的称赞,但这却为清朝朝廷的腐败埋下了隐患。




雍正时期对贪官污吏严厉打击的同时,还在发展经济,而到了乾隆时期,腐败的现象却再次盛行,导致国库亏空,清朝也就此走上了下坡路。

乾隆是雍正之子,为什么要为雍正的仇人平反?

想必大家通过看电视剧,对清朝的历史尤其是康乾盛世的历史很熟悉了。大家也都知道,历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雍正与八皇子胤禩、九皇子胤禟可谓是宿敌,在夺嫡事件中,雍正最恨他俩。


在雍正执政期间,以谋逆的罪名,把他俩开除宗籍,贬为庶民。雍正还把两个人的名字改为爱新觉罗阿其那、爱新觉罗赛斯黑(在满语中,阿其那和赛斯黑分别是猪和狗的意思),可见雍正对他俩的恨之入骨。但为什么身为雍正儿子的乾隆,却要为他爸的昔日仇人平反呢?


其实,乾隆虽然是雍正的儿子,但他却不认同他爸爸严苛的治理理念,他更偏向于康熙帝的治理方式,他十分崇拜他爷爷,想以仁治天下,令老百姓心悦诚服。因此,他上位后,废除了很多雍正时期的政策。他想展示给老百姓他仁慈的一面,从而赢得民心。

雍正不仅想得到民心,也想得到宗亲的认可与支持,这样他的皇位才会更加巩固。所以,他把被雍正囚禁起来的胤?、胤禵等人统统放出来,为他们翻案。这一招既稳定了宗室人心,巩固了皇权,又让老百姓看到了他公正无私的一面,一举两得啊。


对于胤禩、胤禟,其实,乾隆继位时就想释放他俩来着,但是刚上位就不断推翻先帝的决策,难免有些不妥,于是这件事也就搁浅了。等到乾隆四十三年,那段历史渐渐被淹没,乾隆就下旨,先说他俩的罪责,肯定了雍正的做法,接着又说他俩并不是罪大恶极,为他俩翻了案,并且收入宗籍。这样一来,既维护了雍正的颜面,又显得他很大度,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49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