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12岁权倾朝野,14岁被刺杀,如何评价高俨的一生

众妙之门 2023-06-18 14:26:17

12岁权倾朝野,14岁被刺杀,如何评价高俨的一生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高俨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公元561年,北齐孝昭帝高演病重,当时他的儿子高百年年仅5岁,当初,高演就是篡了自己侄子高殷的皇位,这才当上皇帝,为了避免自己儿子重蹈高殷覆辙,直接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高湛。

这北齐皇族高家的皇帝,不仅短命,而且一个个都是荒淫无道的暴君,高湛也不例外。

刚刚当上皇帝的时候,高湛还关心关心国家大事,但没多久,便觉得没意思了,尤其是逼迫皇嫂李祖娥后,便沉浸后宫温柔乡,不可自拔。

这高湛迷恋寡嫂李祖娥,免不了会冷落自己的胡皇后,为了不让胡皇后受委屈,便把自己的宠臣侍中和士开介绍给了胡皇后,二人成了“地下”夫妻。

高湛原先有气喘病,本不能饮酒,但当了皇帝的高湛,却肆无忌惮,酒色不忌,渐渐的,他的气喘病越来越严重,倒后来,为了根治气喘,高湛便让太医用钢针插入自己喉咙。

不能说话怎么办?必须找一个代言人不是?高湛对自己的第三子高俨很是器重,虽然当时的高俨还只是个10岁出头的小孩,如果放在现在,小学还没毕业,但高湛却把国家大权交给了他,侍中、中书监、京畿大都督、大将军、录尚书事、大司马,等到高俨12岁时,已是北齐权倾朝野的一代权臣。

公元569年,年仅32岁的高湛病死,太子高纬继位,高纬继位后,胡太后更加肆无忌惮,与和士开的关系公开化,有胡太后在背后支持,这和士开,成了与高俨齐名的北齐权臣。

本来,母亲胡作非为,作为皇帝的高纬,应该引以为耻,但高纬却是个懦弱的人,竟然不敢指出胡太后错误,但高俨却不一样了,老爹高湛活着的时候,便位高权重,如今这和士开想跟自己分权,如何能忍?

在得知和士开和胡太后的妹夫,也就是自己的姨夫冯子琮不和后,便与冯子琮一拍即合,二人派出心腹,将和士开杀死在了神兽门外。

高俨杀和士开一事儿,让高纬看清了高俨在北齐有多大能力,这和士开外人一个,即便他如何权势滔天,也不可能篡位,但高俨就不一样了,高俨与自己一样,也是高湛的儿子,同样有资格当皇帝。

想到此处,高纬是惊惧不已,慢慢积蓄力量,想要除掉自己这个权倾朝野的弟弟。

公元571年,高纬开始对高俨下手,虽然高俨接连几次躲过哥哥高纬的毒手,但依旧让他惊惧不已,无奈之下,躲进了母亲胡太后宫中。

虽然高俨杀了自己的“爱人”和士开,但高俨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不能见死不救不是?于是胡太后便收留了高俨。

躲在母亲宫中的高俨以为高纬不敢再动手,心思便放松了下来,开始整日与宫女胡闹。

几个月之后,高纬派来的“杀手”御前侍卫刘桃枝将高俨斩杀在胡太后宫中,死时,高纬年仅14岁。

令众人没想到的是,14岁的高俨,在胡太后宫中待的这几个月时间,竟然让4位宫女,怀上了他的孩子。

但可惜的是,高俨的这四位遗腹子,生下来后,全部被高纬幽禁而死,一个都没活下来。

权倾天下却全族被灭,西夏权臣没藏讹庞为何落得如此下场?

在中国历史上,外戚势力一直都是皇帝们所重点关注的力量,毕竟历史上因为外戚而落得亡国下场的朝代不在少数。不过尽管千防万防,各朝各代还是或多或少有着强大外戚势力的存在。而西夏虽然时间较短,但同样面临种种问题,外戚专政就是其中一个。

一、不满足做国舅爷西夏在中国历史上的存在感并不是特别高,直到现在都没有关于其的正史资料。不过在仅存的资料中,后族没藏氏是一个不得不提到的重要家族,毕竟在这个家族中有个极具存在感的人物,这就是没藏讹庞。

没藏讹庞是西夏开国皇帝宠妃的哥哥,本来就是一个地位极其之高的人物,其妹妹受到皇帝的专宠本就会福荫亲人。不过没藏讹庞的野心可不会止步于一个小小的国舅爷,他后来所做的给他带来了滔天的权势,但是也将他推入了万劫不复的地狱。

没藏讹庞的妹妹是李元昊的宠妃,这个李元昊虽然建立了西夏,但是却十分好色,虽然没藏氏已经给他生了一个孩子,但是新鲜感过去的他居然丧心病狂的看中了自己儿子,当时的太子宁令哥的老婆。其实这么说后来李元昊被篡位也算是罪有应得。

二、权倾朝野在威逼利诱之下,架不住自己父亲喜爱的宁令哥只能将老婆献给了李元昊。而没藏讹庞就借着这个矛盾在太子和李元昊之间挑拨,最后太子选择进宫刺杀。而此前就得知消息的没藏讹庞早早在宫中埋伏好,在太子杀死李元昊后就以弑君之罪将其就地正法。随后没藏讹庞就顺势将自己的侄子扶上位。

虽然此时的没藏讹庞在朝堂之上已经是权势滔天,但他头上毕竟还有着皇帝的威压,而拥有权力时间久了自然就会得寸进尺,他就开始计划着怎么除掉这个碍眼的皇帝。而在得知没藏讹庞的刺杀计划之后,皇帝就找了个借口直接处死自己的舅舅,没藏家族专政的局面就此结束。坦白说就是因为其权倾天下但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最后落得惨死的下场。

权倾朝野的鳌拜是如何被年轻的康熙拿下的,他的下场是什么呢?

公元1669年,这是康熙亲政后的第二年。但此年刚一开春,黑压压的乌云便迅速笼罩在紫禁城的上空!

朝堂上,端坐着年仅14岁的康熙,却发现群臣中突然少了鳌拜——这不科学!一丝不安袭来,果然很快就得到消息,鳌拜病了,请求其实就是要求,康熙前去探望!

康熙环视群臣,鳌拜再牛逼也是臣子,这个要求堪称无礼至极,难道就没一个臣子说两句吗?果然没一个人出声。康熙懂了,想想也对,老爸顺治帝给自己留下的四大辅臣。可如今索尼死了,遏必隆跟鳌拜狼狈为奸,至于苏克萨哈,也被鳌拜干掉了。

所以,现在已没人,再能挡在自己身前,去直面鳌拜!唉,这世上,啥都要靠实力说话,哪怕你是皇上!就这样,康熙应鳌拜要求,带着几个贴身侍卫亲自探望。



病床前,康熙问寒问暖,哪怕此刻他心里已问候了鳌拜全家八代。但哪料奇迹似乎发生了,康熙的语调竟越来越真诚,以至于都发自肺腑了。原来康熙看到,病床上的鳌拜,果然病得不轻,额头上冷汗直流,嘴唇哆嗦着,脸如白纸!

这明显是病得要死啊!康熙一时间真就对鳌拜产生出了怜悯。

就在这时,康熙身边一位叫和托的侍卫,却突然暴起一把推开康熙,随即另一侍卫护在康熙身前,和托则一把就挑开了盖在鳌拜身体上的被子,赫然里面是一把泛着寒光的钢刀!

侍卫就是侍卫,似乎有超常的直觉。鳌拜在康熙眼中病得要死,但在和托眼中却是心中有鬼,果然抓了个现行——这叫欲刺王杀驾,鳌拜,你死定了!

哪料鳌拜还没开口,康熙却大喝一声:“和托,退下!”

和托不解,但皇上发话了只得照办,却不忘拿走鳌拜身边的钢刀。

康熙满面春风地又坐在鳌拜身边,说:“随身带刀是我们满人的习惯,当年鳌大人驰骋沙场的时候你和托还没有出生呢!”(出自《这也是清朝 盛世雄音》)

那天,康熙背后的内衣都被冷汗塌透了,几乎都不知道是怎么离开的鳌拜府!显然,鳌拜要求自己探病是图谋不轨。满人虽有随身带刀习惯,却从没有把钢刀带入被窝的习惯。

那么为何康熙当时不借机拿下鳌拜?

一则是在人家府内,鳌拜必有周密安排,太冒险。二则就是,康熙虽有了除掉鳌拜之心,却知道一旦跟鳌拜发生“火拼”,内忧外患中的大清国就崩溃了!所以他必须要忍!

那么鳌拜此举,显然已定了杀康熙的谋反之心,却为何没敢动手?以至于被康熙身边的侍卫和托察觉?

其实这个问题,虽有鳌拜自己的原因,但关键之处则是,在康熙身后站立着两个女人:康熙的祖母孝庄太后,康熙的皇后赫舍里氏。但若想搞明白这一切,却要从清兵入关时说起。

清兵之所以能横扫中原,多尔衮堪称是居功至伟。且多尔衮也曾差点抢了顺治帝的皇位。这其实就反应出了一个问题,在清朝入关初期,皇权是相当弱的,想当皇上就必须有八大旗主的点头。

所以,顺治留下的四大辅臣中,首辅索尼代表着正黄旗。

遏必隆则代表着镶黄旗,苏克萨哈代表着正白旗,鳌拜属于镶黄旗,这也是为何遏必隆跟鳌拜两人搞在一起的真正原因。

那么多尔衮呢?是正白旗的旗主。而苏克萨哈却是靠出卖多尔衮发家。这也是为何鳌拜打击苏克萨哈时,索尼不吭声的原因,毕竟名声臭了。且正白旗在清朝建立后,得到了利益最大——正是在多尔衮的操作下,使正白旗进入上三旗,而将正蓝旗降入下五旗。

看清康熙登基前后这格局,其实就能得出一个结论:这四大辅臣,分为三派,代表着三股势力,在互相制衡,这才能使得小康熙能坐稳。其中是以索尼的力量最大,毕竟是首辅,可惜他老了。

显然对于康熙来言,想拿回皇权,就必须要跟这三派中的一派合作,但选择谁呢?康熙太小,这个问题就只能是孝庄太后来权衡。

孝庄太后能在清初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不是因她长得漂亮,而是娘家势力太猛,这就又引出了清初时另一个,几乎能抗衡满族八大旗的势力——蒙古势力!清初的皇后至孝庄为止,都是来自蒙古科尔沁草原的女子!

如今,康熙身后,率先站定了以孝庄太后为代表的蒙古势力,就等于拥有了绝对的外部力量!只要再从那三大势力中选定一势力,就奠定了康熙几乎不可撼动的地位?这就是孝庄太后的作用和要考虑的——选哪一旗?

显然镶黄旗要被排除在外,因为遏必隆和军方大佬鳌拜联手了,对皇权形成了巨大威胁,只能安抚不可合作!

二正白旗虽在多尔衮时牛逼得不得了,却被苏克萨哈给玩残了,自然也不能选择。唯有索尼为代表的正黄旗!

在康熙12岁时,在孝庄太后的主持下,就选了两位妃子竞争皇后。一位是索尼的亲孙女赫舍里氏,另一位是遏必隆的女儿!但最终却定了赫舍里氏为皇后!

这可是破了满清祖制的事,前面提过“至孝庄太后为止,皇后一直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女子”。可想而知,索尼孙女为皇后的消息颁布后,引发了多大震动。

对索尼来言,这可谓是无上荣耀,由此索尼带着正黄旗,就毫不迟疑地就站在了康熙身后。

鳌拜更是意识到问题严重,亲自跑到孝庄太后跟前,表示:“满洲下人之女,不可立为皇后。如果这样做的话,恐怕会引发满人内部的叛乱啊。”潜台词就是,老太太啊,你玩啥呢?违背祖制不算,还把你蒙古特权给卖了!何必呢?

但孝庄太后却为了给康熙布局,完全不管这一套。

受到如此恩赐的索尼,自然要为康熙卖命。可惜此刻他的时间不多了,所以临死前一再上奏折,催康熙亲政。可康熙却犹豫了,没有回应。

但当索尼一死,康熙这才感到事态紧急,于是索尼去世9天后,康熙立刻亲政了,因为再不亲政,亲自站在前面对抗鳌拜,哪怕背后势力再强悍,你自己都扶不起来,谁还会搭理你?

这就是为何鳌拜明明准备好,要刺杀康熙却不敢实施的原因。因为,康熙背后这两个女人代表着康熙的绝对优势,在支撑着他,如今又亲政了

若一旦真杀了康熙,蒙古势力在外,正黄旗势力在内,再加上他又得罪苦了正白旗,鳌拜自己能有啥好果子吗?故而他一直在做思想斗争,以至于被和托看出破绽,抓了个现行!

这同时也是为何14岁的康熙,冒险带着几个侍卫,除掉鳌拜的主要动机。

不是康熙非要冒险,是他必须尽快行动!若还没作为,他背后这些绝对势力,还怎么可能支持他,怎么可能转化为绝对实力?

只活了二十八年的北齐王朝,到底有多荒唐?

北齐王朝只存活了28年,在此期间经历了六个统治者,而这六个统治者中大多都是荒淫无道的。几位真正的有才能、为百姓着想的统治者都被一些荒淫无道的统治者推翻了政权。那些没有才能的统治者上位后,残杀真正有才能的大臣,使得自己身边只留了一些没有什么能力的朝臣,对他的统治并没有起什么好处。



一开始文宣帝高欢夺取了东魏的政权,发展了属于自己的权力。高洋刚登基时,他坚持改革,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来治理国家。百姓们也都很喜欢他,觉得他做得很好,带领大齐的子民发家致富。可惜的是高洋统治后期他对人民很残暴,而且过上了荒淫的生活。他沉迷于歌舞,还会突然处置妃子,原因也只是他怀疑妃子对他不忠。他还在醉酒之时冲到岳母家,用箭射杀自己的岳母,简直是不可理喻。



高洋死后他的儿子是一个很有才能的君主,可惜的是他的命运不好,被他的两个叔叔杀害了。高演之后便是他的弟弟高湛继位,而高湛在位期间比高洋还要残酷。他为了防止自己的侄子们反抗他,找了借口将他们杀害。高湛的儿子更是一个荒淫无道的君主,他执政后先后杀了许多有能力的贤臣。



在这些君主的统治下北齐很快就衰弱了,国库空虚,内忧外患。一些不满于北齐统治的人选择了反抗北齐。最后北齐被北周军队灭国,至此,北齐覆灭,历史上再没有北齐这个国家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69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