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李治,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看看。
唐高宗李治常常被误解成一个懦弱的帝王,然而,熟悉唐朝历史的朋友就会发现,李治这个皇帝性格中有懦弱的一面,然而他和历史上大多数帝王一样,对于权力有着极高的欲望,李治在世的时候,武则天虽然从李治手中分得了一些权力,但那只是因为李治身体不好,出于制衡大臣的考虑,才和武则天结成政治同盟维护皇权。直到李治死后,武则天才真正拥有了至高的权力。不过,有的朋友可能会产生另一个疑问:李治身体不好,为什么不把权力分给自己的儿子,而选择了分给皇后武则天呢?
李治作为一个帝王,这样的决定背后一定考虑了多重因素,这些因素一一展开,恐怕无法穷尽。不过,其中有一个因素,一定是关键,而且这个因素还和李治的父亲,唐太宗李世民有关。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他于玄武门射杀了自己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政变发生时李渊正在宫内的海池上划船,李世民直接派尉迟恭身披铠甲,手握长予到唐高祖李渊那里,将玄武门之变定性为李建成和李元吉作乱,李世民被迫反击。
如果看懂李世民派尉迟恭全副武装去找李渊的用意,就看懂了玄武门事变表面上是李世民杀兄弟争储君之位,实际上是政变夺了父亲李渊的权,玄武门事变仅仅过了一个月,李渊就宣布李世民为太子,同时宣布以后所有的军国大事都由李世民来决断,彻底交出了自己的权力。几天后,李渊又马上说发布诏书给裴寂说:“朕应当加上太上皇的尊号。”表达了要退位的意愿。又过了一个月,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称帝。前车之鉴,怎能不让李治胆战心惊?如果将权力交给儿子,天下只能有一个中心,李治自己哪里还有容身之处呢?而如果把权力分给皇后,等到自己身体好一些,还可以将权力再收到自己手中,而交给儿子,就永远只能当太上皇了。
因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盛世,让后来人在看这段历史时,往往忽略了玄武门之变的背后的深远历史影响,殊不知身在其中的李唐王室所有人此后却都被笼罩在父子相疑、兄弟相疑的阴影之中,唐玄宗李隆基政变夺了父亲李旦的权,唐肃宗李亨又政变夺了父亲李隆基的权,要不是有李泌百般周旋调停,李亨和自己的儿子李适也得决裂。唐玄宗李隆基一日杀三子,唐肃宗李亨也杀了儿子李倓,这些都是玄武门之变后不到百年间发生的事。正因为看到了玄武门事变之后李渊的处境,李治为何宁愿分权给皇后武则天,也不放心将权力传给自己的儿子。从这个角度来看,武则天能够掌握权力,唐太宗李世民倒还帮了大忙。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君主。他60多岁才登基,在此之前已经做了唐高宗李治30多年的皇后。李治因为头风病经常目眩耳鸣不能处理朝政,这给了武则天向世人展示自己非凡治国才能的机会。她代替李治处理朝政,不仅将国家治理得非常好而且还重用上官婉儿这样有才能的女子为外相,使女子在唐朝的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所以纵观中国几千年封建历史,只有武则天一个女子称帝成功了。
做为中国唯一一位女皇,武则天对于权力的渴望远远大于其他人。因为女子称帝的道路要比男子艰辛百倍。为了称帝,武则天与她的四个儿子都曾经在这权力中心角力过。她的长子李弘是她最看重的儿子也是位非常勤勉且有才能的儿子。虽然李弘因病早逝武则天并没有跟他发生较大的冲突,但是李弘因为疾病还心心念念国家大事,作为母亲的武则天并没有给予他母亲的关怀。无情帝王家亲情在权力面前就显得非常渺小。
而武则天的次子李贤更是因为不满武则天的治国政策,与武则天嫌隙日益加深,最后发展到了母子相残的地步。李贤虽然有智慧与能力但毕竟没有武则天有更多政治斗争的经验,他最终被武则天给逼死了。武则天的三子李显与四子李旦都不是有才能之人,先后坐上帝位又都被武则天废掉。因为那个时候的武则天心中已经在构思自己的大周王朝了。虽然儿子是至亲骨肉,可是在权力面前武则天还是选择了至高无上的帝位。
武则天在唐朝基础上建立了大周王朝后,她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一展抱负,她成就了她一生的伟业。当然她那时已经垂暮老矣,可是她的江山总是需要后继有人的。最初武则天也不是很愿意将这江山还给李氏的,她在侄子们与儿子们中左右摇摆。究其原因,那时的武则天想传位给侄子们是想让她建立的大周朝万代的传承下去,这样她这位伟大的女君主将会被后人世世代代所铭记与歌颂。但是她也是位母亲,一位夺取了自己儿子江山的母亲。年迈的武则天这个时候也开始有些愧对自己的儿子们,也对儿子们动了恻隐之心。
所以她非常纠结与犹豫,这时,深受武则天信任的狄仁杰问武则天,如果传位给武氏侄子们,百年之后她的灵位还能安然配享太庙吗?武则天才顿然明白,她是李氏的儿媳,她只能受到李氏子孙的供奉,她若传位给了侄子们,武氏的太庙怎么会供奉她李氏的儿媳呀。就这样武则天最终将江山与权力还给了自己的儿子,也还给了李家。
对于武则天为何要杀死自己的二儿子,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母子夺权,而李贤正是武则天夺位路上最大的绊脚石,为了除去这个绊脚石武则天不惜杀子夺权,第二种说法是李贤并非武则天的亲生儿子,而是李治的私生子,因此武则天十分不待见自己这个儿子。
章怀太子李贤在武则天还未夺位之时无疑是她最大的对手,在唐高宗晚年李治的身体每况愈下,即便是有心治国,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维持国家的运作,李治选择武则天帮助自己处理朝政,并立二人的二儿子李贤为太子。李贤无疑是一位合格的太子,多次奉命监国,处理朝中政务也是井井有条,朝中的大臣对于李贤作为太子也是十分满意,这是李治乐于看见的情况。但是让李治想不到的是虎毒尚且不食子,武则天居然可以为了自己登位将李贤视为最大的对手,甚至为了不让李贤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杀死了李贤。
确实在继位之上,聪慧的李贤是武则天最大的对手,但是武则天对于其他儿子的做法远没有她对李贤那么狠辣,因此就有人猜想是不是因为李贤不是武则天亲子,武则天这才痛下杀手。在《沧州后集》中就有关于李贤身世的推测,书中猜想李贤其实是武则天姐妹韩夫人所生之子,是李治的私生子。当初武则天好心将自己守寡的姐姐接进宫中,自己的姐姐却与自己的丈夫私通,这让武则天无法忍受。养大丈夫的私生子还要看着他顶着自己子嗣的名号登上皇位,对于想要获得权力的武则天而言,李贤必须死。
无论何种原因武则天对于李贤都是忌惮的,她忌惮李贤的才能,忌惮李贤正统李唐继承人的身份,于是武则天便借着明崇俨之死,开始对李贤发难,一步一步铲除自己夺位之路上的绊脚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10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什么是阴晋之战魏武卒的巅峰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