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仆假冒俄国皇帝
这个奴仆假冒的身份便是季米特里,在沙俄的历史中,季米特里确实是一任沙皇的儿子,但是却很早的去世了,但是这个消息在那时候只有很少人知道,这个奴仆就是其中之一。
那时候,这个奴仆本来是逃亡了波兰,但是因为沙俄国内因为皇位的继承而闹得不可开交,所以这个奴仆便想到,为什么我不能假冒皇帝来登位,所以,这个奴仆就假冒了前任沙皇的儿子,也就是季米特里,这时候波兰意识到机会来了,可以借此机会将沙俄帝国搅乱,所以也承认这个假的季米特里是真的。
这之后,波兰人帮助伪季米特里继位,而伪季米特里也是一直在莫斯科重用波兰帝国的人,眼看着莫斯科就要挤满了波兰人,之后,伪季米特里还强奸了戈东诺夫的遗孤,查内娅公主,这引起了全国的不满。
之后就有大将发动了起义,杀了伪季米特里,同时也杀了在朝中的波兰人,这才让沙俄的历史恢复到正规。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奴仆成功假冒俄国皇帝(伪季米特里)
俄国历史上的几个时代。留里克王朝(862-1598年);大动乱时期(1598-1613年);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年);苏维埃时期(1917-1991年);新俄罗斯(1991年以后)。按照统治中心的变迁划分:
基辅罗斯时期(862-1240年)
俄罗斯国家形成于9世纪末。862年,留里克统治诺夫格罗德。882年,留里克的亲属、诺夫格罗德公国的奥列格大公征服基辅公国和其他一些部落,逐步以基辅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国家(史称基辅罗斯),取得基辅大公称号。伊戈尔(912-945年);奥丽加(伊戈尔之妻945-962年);斯维亚托斯拉夫(965-972年);弗拉基米尔(978-1015年在位)。从专制统治(862-1132年)到采邑统治贵族时期。13世纪初,基辅罗斯衰落,封建制度与诸侯分立。
蒙古人(鞑靼人)统治时期(1240——1480年)
1237年,金帐汗国入侵罗斯,攻占梁赞,1240年攻占基辅。诸侯割据与莫斯科公国的崛起。莫斯科大公伊凡·卡利达(1325-1340年)取得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称号,史称“伊凡一世”。伊凡二世(1341-1359年在位)。1380年,德米特里大公(1359-1389年在位)率军在顿河平原击败蒙古军,被尊称为德米特里·顿斯科伊(亦即“顿河的德米特里”)。莫斯科的王公还有:瓦西里一世(1389-1425年)、瓦西里二世(1425-1462年在位),伊凡三世(1462-1505年在位)。
莫斯科时期(1480-1703年):沙皇俄国
伊凡三世(1462-1505年在位)的历史作用:1472年,娶东罗马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非亚·巴列奥略格为妻,以双头鹰为国徽,开始自称沙皇。开始恢复君主制。于1478年吞并诺夫戈罗德共和国。1480年迎战蒙古军队,蒙古军因严寒不战而退,从此结束了长达二百四十年的异族统治,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独立的俄罗斯国家。开始逐步建立农奴制度。
瓦西里三世(1505-1533年在位)。
伊凡四世(1533-1584年在位),1547年正式加冕为沙皇,俄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绰号“伊凡雷帝”(Иван Грозный)。确立农奴制度。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在克里姆林宫戴上了罗马皇帝使用过的王冠,成为俄国的第一个沙皇,在俄语中“沙皇”的意思就是“恺撒”。
费多尔·伊凡诺维奇(1584-1598年在位),伊凡四世之子。
鲍里斯·戈都诺夫(1598-1605年在位)
伪季米特里(1604-1613年在位)“大动乱时期”,波兰、瑞典的入侵。
1613年1月,全俄缙绅会议选举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为沙皇(1613-1645年在位)。罗曼诺夫王朝建立。征服西伯利亚,并使农奴制度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阿历克塞(1645-1676年在位),费多尔(1676-1682年在位)。费多尔死后,他的两个儿子伊凡和彼得同时登基为帝。伊凡(1682-1696年在位)体弱多病,彼得年幼,实际权力掌握在长公主安娜手里。彼得成年后,放逐了安娜,夺取了政权,并把首都迁到彼得堡,由此开始了俄国历史的新时代。
彼得堡时期(1703-1917年):沙皇俄国晋升为俄罗斯帝国
彼得一世(彼得大帝1682-1725年在位)的改革与战争:通向西欧之路。对内励精图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对外发展与西欧的关系,加强俄国的实力,从而使古老的俄国逐渐摆脱了中世纪封闭落后的状态。1713年,彼得一世做出了一个对俄罗斯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决定,他放弃了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俄罗斯古老都城——莫斯科,在从瑞典手中夺来的涅瓦河口,重新建立了一个崭新的首都——圣彼得堡。 1721年获得皇帝称号。1725年1月28日,彼得一世去世了。
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1725-1727年)
皇帝彼得二世(1727-1730年)
女皇安娜(1730-1740年)
女皇叶莉莎维塔(1741-1761年)
皇帝彼得三世(1761-1762年被杀)
皇帝伊凡(1762-1764年被杀)
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的开明专制。 1762年,一位33岁的女皇登上了沙皇的宝座,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她在杀害丈夫彼得三世和竞争者伊凡之后,为争取贵族的支持,解放贵族,免除贵族的兵役,但强化农奴制度。引起普加乔夫起义(1773-1776年)。
保罗一世(1796-1801年被杀)
亚历山大一世(1801-1825年)的自由主义的细微改革。与拿破仑的战争(1812年)。十二月党人起义。俄国向何处去?
尼古拉一世(1825-1855年在位),“黑暗王国”;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斯拉夫派与西欧派的形成,思想论战。
亚历山大二世(1855-1881年在位),农奴制的废除(1861年俄历2月19日改革),革命民主主义的诞生和民粹派运动。
亚历山大三世(1881-1895年在位)的暴政;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尼古拉二世(1895-1917年在位)民粹派与无产阶级革命派的论战。
苏维埃时期(1917-1991年)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发展、衰落和联盟的解体。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 列宁(1917-1924年);斯大林(1924-1953年);赫鲁晓夫(1953-1964年);勃列日涅夫(1964-1982年);安德罗波夫(1982-1984年);契尔年柯(1984-1985年);戈尔巴乔夫(1985-1991年)。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社会改革:叶利钦(1990-1999年)普京(2000年以后)
一、历史分期问题
俄国历史上的几个时代。留里克王朝(862-1598);大动乱时期(1598-1613);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苏维埃时期(1917-1991);新俄罗斯(1991年以后)。按照统治中心的变迁划分:
基辅罗斯时期(862-1240)
俄罗斯国家形成于9世纪末。862年,留里克统治诺夫格罗德。882年,留里克的亲属、诺夫格罗德公国的奥列格大公征服基辅公国和其他一些部落,逐步以基辅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国家(史称基辅罗斯),取得基辅大公称号。伊戈尔(912-945);奥丽加(伊戈尔之妻945-962);斯维亚托斯拉夫(965-972);弗拉基米尔(978-1015在位)。从专制统治(862-1132)到采邑统治贵族时期。13世纪初,基辅罗斯衰落,封建制度与诸侯分立。
蒙古人(鞑靼人)统治时期(1240——1480)
1237年,金帐汗国入侵罗斯,攻占梁赞,1240年攻占基辅。诸侯割据与莫斯科公国的崛起。莫斯科大公伊凡·卡利达(1325-1340)取得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称号,史称“伊凡一世”。伊凡二世(1341-1359在位)。1380年,德米特里大公(1359-1389在位)率军在顿河平原击败蒙古军,被尊称为德米特里·顿斯科伊(亦即“顿河的德米特里”)。莫斯科的王公还有:瓦西里一世(1389-1425)、瓦西里二世(1425-1462在位),伊凡三世(1462-1505在位)。
莫斯科时期(1480-1703):沙皇俄国
伊凡三世(1462-1505在位)的历史作用:1472年,娶东罗马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非亚·巴列奥略格为妻,以双头鹰为国徽,开始自称沙皇。开始恢复君主制。于1478年吞并诺夫戈罗德共和国。1480年迎战蒙古军队,蒙古军因严寒不战而退,从此结束了长达二百四十年的异族统治,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独立的俄罗斯国家。开始逐步建立农奴制度。
瓦西里三世(1505-1533在位)。
伊凡四世(1533-1584在位),1547年正式加冕为沙皇,俄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绰号“伊凡雷帝”(Иван Грозный)。确立农奴制度。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在克里姆林宫戴上了罗马皇帝使用过的王冠,成为俄国的第一个沙皇,在俄语中“沙皇”的意思就是“恺撒”。
费多尔·伊凡诺维奇(1584-1598在位),伊凡四世之子。
鲍里斯·戈都诺夫(1598-1605在位)
伪季米特里(1604-1613在位)“大动乱时期”,波兰、瑞典的入侵。
1613年1月,全俄缙绅会议选举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为沙皇(1613-1645在位)。罗曼诺夫王朝建立。征服西伯利亚,并使农奴制度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阿历克塞(1645-1676在位),费多尔(1676-1682在位)。费多尔死后,他的两个儿子伊凡和彼得同时登基为帝。伊凡(1682-1696在位)体弱多病,彼得年幼,实际权力掌握在长公主安娜手里。彼得成年后,放逐了安娜,夺取了政权,并把首都迁到彼得堡,由此开始了俄国历史的新时代。
彼得堡时期(1703-1917):沙皇俄国晋升为俄罗斯帝国
彼得一世(彼得大帝1682-1725在位)的改革与战争:通向西欧之路。对内励精图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对外发展与西欧的关系,加强俄国的实力,从而使古老的俄国逐渐摆脱了中世纪封闭落后的状态。1713年,彼得一世做出了一个对俄罗斯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决定,他放弃了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俄罗斯古老都城——莫斯科,在从瑞典手中夺来的涅瓦河口,重新建立了一个崭新的首都——圣彼得堡。 1721年获得皇帝称号。1725年1月28日,彼得一世去世了。
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1725-1727)
皇帝彼得二世(1727-1730)
女皇安娜(1730-1740)
女皇叶莉莎维塔(1741-1761)
皇帝彼得三世(1761-1762被杀)
皇帝伊凡(1762-1764被杀)
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的开明专制。 1762年,一位33岁的女皇登上了沙皇的宝座,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她在杀害丈夫彼得三世和竞争者伊凡之后,为争取贵族的支持,解放贵族,免除贵族的兵役,但强化农奴制度。引起普加乔夫起义(1773-1776)。
保罗一世(1796-1801被杀)
亚历山大一世(1801-1825)的自由主义的细微改革。与拿破仑的战争(1812)。十二月党人起义。俄国向何处去?
尼古拉一世(1825-1855在位),“黑暗王国”;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斯拉夫派与西欧派的形成,思想论战。
亚历山大二世(1855-1881在位),农奴制的废除(1861年俄历2月19日改革),革命民主主义的诞生和民粹派运动。
亚历山大三世(1881-1895在位)的暴政;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尼古拉二世(1895-1917在位)民粹派与无产阶级革命派的论战。
苏维埃时期(1917-1991)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发展、衰落和联盟的解体。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 列宁(1917-1924);斯大林(1924-1953);赫鲁晓夫(1953-1964);勃列日涅夫(1964-1982);安德罗波夫(1982-1984);契尔年柯(1984-1985);戈尔巴乔夫(1985-1991)。联盟解体后的俄罗斯社会改革:叶利钦(1990-1999)普京(2000以后)
尼古拉二世(1868—1918年),沙俄最后一个沙皇.
1918年被推翻并被布尔什维克处决,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39)还有21年.
伊凡四世(1533-1584在位),1547年正式加冕为沙皇,俄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绰号“伊凡雷帝”(Иван Грозный)。确立农奴制度。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在克里姆林宫戴上了罗马皇帝使用过的王冠,成为俄国的第一个沙皇,在俄语中“沙皇”的意思就是“恺撒”。
费多尔·伊凡诺维奇(1584-1598在位),伊凡四世之子。
鲍里斯·戈都诺夫(1598-1605在位)
伪季米特里(1604-1613在位)“大动乱时期”,波兰、瑞典的入侵。
1613年1月,全俄缙绅会议选举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为沙皇(1613-1645在位)。罗曼诺夫王朝建立。征服西伯利亚,并使农奴制度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阿历克塞(1645-1676在位),费多尔(1676-1682在位)。费多尔死后,他的两个儿子伊凡和彼得同时登基为帝。伊凡(1682-1696在位)体弱多病,彼得年幼,实际权力掌握在长公主安娜手里。彼得成年后,放逐了安娜,夺取了政权,并把首都迁到彼得堡,由此开始了俄国历史的新时代。
彼得堡时期(1703-1917):沙皇俄国晋升为俄罗斯帝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1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历史上最命大的叛将(吕布是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