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项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项羽与刘邦相比,有着太多的优势。本来毫无败绩的他,最终却栽在了刘邦的手中。事后,人们在分析项羽失败的原因时,总结了很多。有说他刚愎自用的,有说他优柔寡断的,还有说他不珍惜人才的。而在诸多的原因中,有一条一定不能忽视,那就是项羽推翻秦朝后的定都问题。
公元前206年,项羽在打赢巨鹿之战后,带着手下将士来到了函谷关外。刘邦因为惧怕项羽的实力,所以主动向项羽服软认错,并封存府库等待项羽查验。项羽本来打算在鸿门宴杀了刘邦,一看刘邦这么识相,再加上当年的“结义之情”,便暂时放过了他。项羽领着诸侯联军大摇大摆地进入了襄阳城,在烧杀抢掠后,杀掉秦王子婴,一把火烧毁了秦王宫。之后他分封十八路诸侯,自己则作为“西楚霸王”返回了彭城。
关中土地肥沃,一直以来都是君王定都最好的选择,为何项羽不留在彭城呢?首先,项羽的故乡情结起了作用。当时韩生对项羽说:“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肥饶,可都以伯。”项羽看着被他烧得残破不堪的咸阳宫,然后缓缓地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在项羽看来,富贵还乡是传统习俗。自己带着江东子弟打拼这么多年,如果不回去让父老乡亲看看,谁知道他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呢?于是他便返回了彭城。
其次,项羽坑杀秦国二十万大军,纵兵抢劫、焚烧咸阳,为秦人所不容。项羽爷爷和叔叔都被秦兵所杀,所以他对秦人恨之入骨。巨鹿之战后,章邯投降,20余万秦军也归降了项羽。由于这些大军消耗太大,楚军无力负担,所以项羽便命人在晚上坑杀了这20万秦军。在进入咸阳后,诸侯联军在城中烧杀抢掠他也不管,所以咸阳百姓同样对他很憎恨。如果项羽定都咸阳,相当于在自己脑袋上悬了把利剑,不知何时就被秦人给杀了。
然后,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尽管项羽当时已经自封为“西楚霸王”,但名义上,他还有位上司,那就是楚怀王。尽管这位楚怀王啥也不会,但毕竟是皇族血脉。项羽在夺得真正的控制权之前,还需要牢牢将楚怀王掌控在手里。而当时的楚王就在彭城,所以项羽只能返回彭城。
最后,彭城当时的地理位置并不算差。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项羽选了一个地理位置不太好的地方定都。但大家别忘了,项羽当时身边还有范增,项羽对这些不懂,范增难道也不懂么?从项羽分封诸侯的地图来看,彭城正位于十八路诸侯的中间,占据了当时天下最佳的地理位置,可以随时到达任何一位诸侯的封国,这样也有利于他对天下的掌控。虽说关中平原土地肥沃,但楚国所处的黄淮海平原同样物产丰富。所以项羽才会选择定都彭城。
楚汉之争其实源自于一场约定,而这个约定是怀王约定的。
当初怀王明确约束:谁能够第1位打上咸阳城,谁能够第1位成为咸阳城的主人,谁就可以统领天下。
话说这个诱惑是巨大的,巨大到什么程度呢?刘邦一度迷失自我,以至于让自己差点死亡。
而最终的鸿门宴告此段落,至此开始,大秦帝国正式由项羽接管。
那有人说了,既然是由项羽来接管,那项羽就当皇帝就可以了呀,可历史并不是这个样子的,项羽接管之后天下爆发了楚汉之争,而在楚汉之争之后,大秦的帝国又再一次交到了刘邦的手里。
在楚汉之争这部电视剧当中,之前有人评论项羽的时候就摇了摇头,说:他打下天下来,却自己不当皇帝,他究竟想干什么?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说出这句话并不是为了气项羽,而是说出了一个事实,毕竟以当时的状态来看,天下只能有一个主子。
可是项羽并不想当这个主子,他不但不想当他还不让别人当,这也就激发了各个诸侯之间的矛盾。
但是这些矛盾都不可怕,因为当时的项羽一旦定都咸阳,从某种事实上来说,他就已经和秦帝国无差距了。
按照当时的状态来看,项羽只要定都咸阳,并且运用秦国的律法就可以一统天下,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秦国接班人。
而我们把视角移到当时秦国占据的咸阳那边,就不难发现咸阳一边是秦岭天险,一边又没有太多的敌人,可以说就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场所。
随便来一个人,只要能够守住咸阳,哪怕整个天下都丢掉了,仍然可以偏安一隅。
在楚汉之争的电视剧当中,刘邦就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把各个城门都关上,谁能奈我何?
可以说,咸阳是一个巨大的屏障,这个巨大的屏障能够保项羽多年的安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项羽抛弃咸阳的最主要的一点,那就是重感情。
按照项羽的说法,自己既然已经打下了天下,那就得让自己手下的这些士兵通通都回到之前楚国人的地盘上。
这是一个极其糊涂而且极其愚昧的事情,正是因为这个极其糊涂,而且愚昧的事情,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项羽的失败。
这一点颇为有趣,就像我们买了一辆豪车一样,一定要把这辆车开到自己之前的家乡,哪怕自己之前的家乡连水泥路都没有开通,就算抬也要抬过去向村里人炫耀一下。
当然,我们相信项羽未必是真的想炫耀,再加上项羽的贵族气质,他可能仅仅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士兵回到自己的家乡而已。
但这个时候,有这样的一种想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不适合当王了。
楚霸王项羽是秦朝末年起义军中非常有名的将领,他和刘备最终争夺天下,被刘邦打败。有的人认为项羽失败定都彭城有很大关系,认为放弃关中而定都彭城是自毁前程,因此错过了崛起的机会。还有的人认为定都彭城是项羽集团比较高明的一步棋。为什么会有人这么认为呢?因为彭城是项羽的大本营,他在彭城能够得到楚地百姓的支援。
一、项羽灭了秦国,纵容手下烧杀抢掠导致关中百姓对他没有好感。
项羽跟随他的叔父起兵造反,一直打入关中,打到了秦朝的国都咸阳,并且纵容手下烧杀抢掠关中百姓,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对项羽毫无好感。如果项羽定都关总地区,当地百姓不会服从他的领导,他无法让自己的统治稳固。因此他杀入咸阳抢劫一番之后,烧毁了咸阳,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彭城。
二、项羽的老家在彭城,定都彭城能够让他得到支援。
项羽是楚国人,他从楚国起兵反秦,他的亲信将领和士兵都是楚国人,他们打赢了以后自然会回到家乡,他曾经说过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他和他手下的士兵打赢了之后想的都是回到家乡。项羽在家乡能够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自己的统治也会更稳固。项羽自封为霸王,但是他上面还有义帝,名义上项羽还是他的臣子,他为了控制朝政也会回到彭城。
三、彭城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物资丰富适合定都。
彭城三面环山,只有西面一马平川,在彭城定都易守难攻。而且彭城地处东南,当地的农业比较发达,能够有粮食作为保障,当地的物资也没有因为战争遭到破坏。定都彭城可以让项羽迅速得到后勤补给并且不会有人轻易能够攻进彭城。
彭城不论从政治经济还是后勤补给都比较适合作为都城,因此项羽定都彭城是比较高明的一步棋。
咸阳做为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都城,也被称为天下第一帝都。咸阳没有成为后世王朝定都的选择,没有延续大秦时代的光辉,未免让人觉得遗憾。
咸阳名字的由来是什么呢?我国古代认为山南水北谓之阳。当时的咸阳地处渭水以北,九嵕山之南,山水皆为阳,故称之为“咸阳”。秦孝公变法期间,为了扩大秦国的影响力,营建咸阳,并且迁都于此,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间,咸阳一直都是秦国的首都。
秦朝时期,咸阳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城市,也是关中第一大城市。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以后,秦朝被推翻。项羽占领关中以后,大肆屠杀嬴氏后裔,并且焚烧了以阿房宫为首的咸阳。据史书记载,这场大火一直延续了三个多月。三个多月以后,咸阳基本上成为一片废墟。倒是咸阳附近的小城长安得以保存下来。当时长安属于咸阳下属的一个乡聚,和咸阳的距离非常接近。
汉高祖刘邦决定迁都关中以后,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问题是都城建在关中哪里。最后刘邦等人选定了咸阳下属的一个小城——长安。刘邦下令让萧何主持营建全新的长安城。萧何在小城长安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营造新都长安。由于原咸阳和原长安本来就离得非常近,萧何在营建新长安的时候,把原咸阳的一部分也划归为新长安。也就说咸阳的一部分,也已经变成了长安。或者可以说长安就是咸阳平移扩大的结果。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古咸阳和古长安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合的。
咸阳剩余的一部分,刘邦也没有浪费。刘邦把原咸阳剩余的一部分划到了咸阳原,成为西汉王朝的皇陵所在地的一部分。后来在咸阳原一带形成了繁荣富庶的“五陵”,继续咸阳昔日的繁荣。
汉朝以后,定都在关中的朝代基本上都在长安城的基础上修建新都城,也没有必要重新恢复昔日的咸阳城,其实延续长安城的光辉就等于延续咸阳的光辉。唐朝以后,由于关中土地逐渐贫瘠,加之南方经济的开发和繁荣,关中的位置变得越来尴尬,已经难以应对整个国家发展的需要。隋唐时期已经营建东都洛阳,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唐朝以后也没有任何朝代定都在关中,也没有朝代定都在长安,更不用说重建咸阳了。
现在我们讲到这个原因普遍的观点就是项羽没有政治远见,想要衣锦还乡。那么就要问个问题了:项羽是下相人,如果要衣锦还乡,也应该是下相才对,为什么项羽会选择彭城(徐州)定都呢?这一个细节让人开始怀疑项羽不愿定都关中或许没那么简单。现在,就让我们抛开历史的偏见去看看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项羽仇秦,秦民仇项当初秦国掳楚王,灭楚国后烧宫室,刨祖坟,于是身为楚国贵族之后的项羽就对秦朝有着深深的恨意,立志要灭亡秦朝。很快,他做到了,钜鹿一战他大破秦军主力,又杀秦兵20万,让秦王朝再无翻身之机,自己也一跃成为反秦盟主,这一年,他才25岁,这是他的大幸,也是他的大不幸。
我们还得先来看看他为何会杀秦降卒,根据《史记》记载,这些秦兵是既怕项羽入关,自己成秦奸;不入关,自己的家小不保,这就让身为反秦盟主的项羽很难办了,思来想去,项羽索性来个“快刀斩乱麻”,把这些秦兵全部杀死。
这件事反应出了当时的一个客观事实:人人自危,也就是这些秦兵和其身后的关中秦民都惧怕项羽,而项羽不但杀了降卒,他入关后做了和当年秦国灭楚后一样的事情,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如果秦始皇知道这些会是一种什么心情?
项羽的这些行为使得原本就惧怕他的秦民彻底崩溃,“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至此,项羽彻底失了秦民的心。
为什么我要说“彻底”?因为从项羽当上反秦盟主的那一刻起,关中的秦民就已经和他站在对立面了,要知道关中世代为秦啊,而项羽是盟军的头,搁现在就是董事长,是公司法人,一出问题不会去找你的手下,只会找你项羽。
项羽因秦灭楚,烧宫室,刨祖坟而仇秦,无法立足关中;秦民因项灭秦,烧宫室,屠咸阳而仇项,无法信服项羽。
悔恨不及,思念故土在《史记》中记载,是说有人劝项羽可以在关中建都以图霸业,被项羽拒绝了,原因是“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很多人只注意后面半句话,却不见前面的半句,以至于断章取义。
其实此时的项羽是很无奈的,看见秦宫因为自己的一时的泄愤而烧毁了,而自己又爱面子,不愿说自己错了,就编出一个:“衣锦还乡”的笑话来掩饰自己真实的内心,现在很多人也是这样,浑身上下嘴最硬。
东归并不仅仅是项羽一个人的意思,项羽军中多楚人,这更是其麾下将士们的心声,若不东归,军心必散,还怎么安心称霸。
天下未定,诸侯不服虽然项羽带头灭了秦朝,他是老大,军事也无敌,屁股后头有一帮诸侯,但是诸侯在心里是不服他的。而且现在还有一个老大哥:齐国,可以说它是现在唯一可以和项羽分庭抗礼的势力,项羽要安心称霸怎么能不把他制服。
如果项羽定都关中,从关中出兵,自西向东,太远了,而且关中又不服他,相反,彭城是自己家门口,四通八达而且又在东边,往来行军很方便,在他看来,搞定了这个大头,那么其他小诸侯也就不足为虑了,定都彭城,四战之地,却很符合项羽战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14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杨贵妃真的是自缢而死吗死因太悲惨!